- +1
生孩子一定很痛?其實有些痛根本不必忍
對很多女性而言,生孩子的痛難以言表,用“撕心裂肺”形容一點兒也不為過,太多太多的準媽媽因為怕疼不敢順產,懷孕開始就犯愁要順產還是要剖宮產。
但不同于我們的父母、祖輩們,如今的現代醫學發展迅速,讓各位媽媽們在生孩子這件事上有了不一樣的選擇。

在生孩子前,我相信所有的準媽媽都會考慮一下這個問題,那么痛,我該如何忍?忍還是不忍,我有沒有的選?有的媽媽可能希望避免任何用藥,硬把疼痛挺過來,而另外一些媽媽可能會因為知道有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減少疼痛而安心。
如果你知道有一種技術,可以做到阻斷疼痛,但是仍然保持清醒,可以感受到宮縮,可以用力,可以不痛地經歷生育的全過程,對寶寶非常安全,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幾乎都可以現場就解決或者產后短期內消失,你選不選?
如果把所有的鎮痛方式羅列出來,擺在媽媽們面前,許多媽媽一定會更愿意選擇——【無痛分娩】。

圖片來源:新聞截圖
新聞提到:
無痛分娩已在我國推行許多年,但目前我國平均分娩鎮痛普及率僅約 30%,很多女性依然要面對幾小時甚至十幾小時的分娩疼痛。
無痛分娩是什么?
我們平常所說的無痛,醫學上叫作分娩鎮痛,包括非藥物性鎮痛,比如精神安慰法、呼吸法等;藥物性鎮痛,比如笑氣吸入法、肌注法、椎管內分娩鎮痛法等。椎管內分娩鎮痛是目前國內外公認,經多年臨床驗證效果最為確切的分娩鎮痛方式,主要包括硬膜外鎮痛和腰麻鎮痛,國內開展的多數是硬膜外鎮痛。
在進行硬膜外麻醉的時候,小劑量的麻醉藥物被注射到脊柱硬脊膜外的位置。脊柱硬膜外空間充滿了體液,包圍著脊髓。向大腦傳導疼痛信號的神經(脊神經)在特定的位置和脊髓相連接。麻醉劑麻醉了脊神經,阻礙了疼痛信號的傳導。在生寶寶的過程中,麻醉藥物注射到腰部,也就是脊柱下部的位置。如果麻醉藥物正常作用的話,產婦就不再能夠感受到下半身的疼痛。如果麻醉劑的劑量較小,產婦還可以移動自己的雙腳,甚至在他人的幫助下起身,甚至行走。

給藥時,雖然由麻醉醫生來操作,但也需要產婦積極配合,所以現在提前了解一下也挺好,省得事到臨頭手足無措。
操作時,麻醉醫生需要將一根針從孕婦后背插入指定的硬膜外腔隙中。這個空隙非常狹小,需要麻醉師具備精湛的技藝,也要求產婦擺成一個大蝦米的姿勢——呈側臥位,讓自己的頭和膝蓋盡量貼近肚子,從而拱起后背。這樣,可以給麻醉醫生留出足夠的操作空間(骨縫)。
在給藥的過程中,麻醉醫生會講解自己的每一個操作步驟,直至孕婦感覺到有一股清泉順著腰部流向屁股的方向。這時,就代表已經給藥成功,接下來,孕婦能明顯感覺疼痛減輕。

不可否認,給藥之后,整個分娩過程會平靜很多。疼痛減輕后,孕婦會更加專注地配合助產士的指導進行呼吸和發力。是的,孕婦還是需要發力的,還得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
有時因為鎮痛的緣故,宮縮強度會下降,這時自己的努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有些時候,甚至還需要通過催產素來加強宮縮。
無痛分娩的優勢
1. 能夠有效地緩解生產時的宮縮陣痛;
2. 促使盆底肌肉放松,消除宮頸水腫,幫助宮口擴張;
3. 對于產程進展緩慢的孕婦,選擇無痛分娩可以得到休息的機會,為后續的生產積攢體力;
4. 對于高血壓孕婦而言,可以起到穩定產程中血壓的作用;
5. 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幫助產婦放松緊張情緒,緩解肌肉緊張,增強順產分娩的信心。

無痛分娩可能存在的風險
1. 產程延長:無痛可能會不同程度減輕宮縮的強度,延長宮縮間隔的時間。
2. 體溫升高:有研究表明,約 1/3 患者,在實施無痛分娩 5 小時后會出現發熱,產程中體溫可升高至 >38.0℃,通常產后 24 小時內可恢復正常。
3. 低血壓:通常是分娩鎮痛完成后短時間內的血壓下降,血壓可能小于 90/60mmHg,孕婦多無不適,經過靜脈補液大多能穩定,也有報道證實,血壓難以穩定時,可能需要剖宮產結束分娩。
4. 胃腸道反應:部分麻醉藥物可能會引起產婦產生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臨床并不常見,且這種反應可能跟產程中因過強的宮縮和長時間未進食引起的胃腸道反應相關。

5. 排尿困難:部分孕婦可出現解小便困難,甚至完全解不出而需要通過導尿幫助排尿,這與麻醉藥物使膀胱肌肉和尿道括約肌松弛有一定關系,停用麻醉藥物后大部分孕婦可逐漸恢復正常排尿。
6. 皮膚瘙癢:少數孕婦出現與麻醉藥物有關的皮膚瘙癢,可出現在前胸、腹部和四肢,通常停藥后癥狀即可逐漸消失。
7. 產后出現頭痛、頭暈等:極少數產婦可因麻醉師穿刺操作失誤,導致腦脊液漏發生,可出現頭痛、頭暈、嘔吐等癥狀,在靜脈補液的同時需要臥床休息數月方可治愈。
雖然無痛分娩的確存在一些風險,但媽媽們也不用過于擔心,常見的副作用在產后基本上都能很快自愈。

無痛分娩適用于所有孕婦嗎?
首先,無痛分娩最基本的條件就是孕婦必須可以進行陰道分娩。如果在專家評估的時候不建議陰道分娩,那就沒有必要嘗試了。
其次,對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全身感染或穿刺點感染、顱內高壓或中樞系統疾病、肥胖或貧血等情況的孕婦,都不建議嘗試無痛分娩。因為麻醉操作難度大,硬膜外穿刺術后并發癥多,風險會大大提高。
最后,對于胎盤功能不好以及胎兒情況不好的孕婦,也不建議嘗試。換句話說,如果孕婦已經有了剖宮產的指征,那就盡早安排手術。
本科普由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支持(項目編號:21DZ2312200)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