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不要總等到老師舍命救學生,才知道他們有多愛你孩子
安徽五河某學校老師因未及時回復微信群消息遭受家長辱罵和毆打。河南信陽一小學老師緊急關頭用身體擋住學生,不幸被撞身亡。
6月13日,先后傳出的兩條有關教師的新聞,引發了輿論熱議。前者令人義憤填膺,后者令人熱淚盈眶。
老師遭受家長辱罵毆打和老師舍命救護學生,雖然都不是常有之事,但透過現象看本質,個案背后亦折射了大問題。
提起老師舍命救護學生,很多人都會想到2013感動中國人物張麗莉。2012年5月8日,張麗莉在路旁疏導學生,一輛停靠的客車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失控,撞向學生。危急時刻,張麗莉向前一撲,將車前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被撞倒了,最后被迫高位截肢。事后有人問她是否后悔,她如是回答:“不后悔,這樣做是我的本能。”作為一名老師,我相信,如果舍命擋車救學生的李芳老師有機會發聲,同樣也會這樣說。因為,這是師者之本心!
有這樣本心的老師,可謂比比皆是。
2015年1月19日下午,都安瑤族自治縣大興鎮林堂小學蘇慧敏老師帶著學生過斑馬線,感覺到有一輛車快速靠近,迅速推開了快要被撞上的3名學生,她卻被撞成重傷。
僅10天后,揚州蔣王中學老師李俊,赴南京接參加藝考的學生回校,路上發生車禍。危急關頭,李俊用盡最后的力氣將學生“托”出汽車。學生轉危為安,他自己的生命,則永遠定格在了45歲……
誠如網友所感慨的:認真讀了李芳老師的事跡,發現她似乎沒有什么榮譽。但就是這樣千千萬萬普通的一線老師,托起了中國基礎教育的大廈。不夸張地說,絕大多數教師,在面對學生安全遭受威脅的關鍵時刻都會挺身而出。因為,將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是很多教師的本能。當然,這種“表現”機會并不多,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更體現在日常的點點滴滴。學生退步,老師比學生還急;學生進步,老師比學生還高興……一些家長或許不知道,有多少老師在偷偷愛著你的孩子。
老師和學生沒有任何血緣關系,卻能在危難時刻用自己的生命保護學生。老師和學生沒有直接利益關系,卻時時刻刻關注著學生。然而,兢兢業業的老師們,卻常常遭遇家長的不理解乃至無端打罵。
五河的那位家長,中午在微信群詢問孩子試卷是否下發,未得到老師回復就直接在群里爆粗口罵老師,另一名老師提醒她被罵的老師可能有事未能及時看到消息,但這位家長不僅沒就此收手,反而又沖到學校辱罵和毆打老師。有同校老師在朋友圈直言:家長的行為,不僅打擊了這名剛剛走上教師崗位、正對教育事業滿懷熱情的年輕老師,也讓其他老師感到“氣憤、委屈、悲哀,對孩子的一片赤誠被部分家長傷害得鮮血淋漓”。
很多人大概還沒忘記,就在幾天前,四川一班主任在高考結束當晚,就被家長帶人暴打,原因是班主任此前管教了孩子的諸多違規行為。
面對接二連三的老師被家長打罵事件,在調侃6月成了“老師被打月”的無奈和悲憤之中,不少老師紛紛感慨“老師成了高危職業”。
打罵老師的家長或許只是極個別,卻足以令老師們膽戰心驚,其造成的惡劣影響,實難估量。進一步而言,打罵老師的冰山一角下,隱藏著緊張的家校關系。
一邊是認真負責、愛生如子的老師,一邊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本應該通力協作,形成合力,何以會如此不信任乃至爆發激烈沖突呢?
毋庸置疑,教師群體中也存在一些缺乏職業操守甚至違法違規者,但大多數教師確實是盡心盡責、任勞任怨的,豈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
家校關系緊張,當然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讓家校關系回歸正常,也需要多方發力,但一些家長無疑要反思和改變。面對隨時準備舍命護孩子的老師,家長怎能忍心無情辱罵乃至暴打?心平氣和地與老師溝通交流,就這么難嗎?
請珍惜身邊愛孩子的老師,不要讓老師流血流汗又流淚。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