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賣不動的豪華車,卑微了

撰文 / 溫 莎
編輯 / 張 南
設計 / 師玉超
2022年11月,一家奧迪經銷商在窗戶外面用巨型橫幅寫下:“奧迪也有純電新能源”,引來一眾吃瓜群眾圍觀。經銷商的吶喊怎么聽都有些扎心,不知從何時起,高高在上的豪華車品牌開始低下高貴的頭顱,言語中透露出一絲卑微。
也許,是從銷量下滑的那一天。
2018年~2021年,在中國車市集體下滑的至暗日子里,傳統豪華車市場一路高歌猛進,始終保持著兩位數的增幅,奔馳、寶馬和奧迪更是幾乎月月增長,但在2022年,一切戛然而止。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整體豪華車市場銷量為309萬輛,同比增長6%。其中,傳統燃油豪華車市場整體下降4%,而新能源豪華車市場同比增長49%。
作為傳統豪華車市場的領頭羊,寶馬、奔馳、奧迪三大巨頭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寶馬在中國市場交付791985輛BMW和MINI汽車,同比下滑6.4%。在2021年短暫的沖破年銷80萬輛的里程碑后,寶馬再次回落。奔馳在華全年累計交付751714輛新車,同比下滑0.9%;奧迪在中國市場共交付新車642548輛,較去年同期減少了8.4%。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德系三強輪流坐莊,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三者之間的差距也逐漸拉開,寶馬冠軍的位置一時間難以撼動。
和所有企業一樣,豪華車三巨頭的下滑難免受到疫情和芯片等因素影響,但在2022年,他們是鉚足全力的,寶馬刷新了19款車型,奔馳更新了40款車型,奧迪改款和全新車型也有21款之多,都堪稱產品大年。

不僅如此,三家在2022年均給出了空前的優惠力度。寶馬3系的優惠幅度一直保持在2萬~5萬元,奔馳C級降幅直接達到了5萬~6萬元,奧迪A4L早早的給出了6萬元以上的優惠,這些還都是浮在水面之上的部分。
盡管有以價換量的嫌疑,但寶馬、奔馳和奧迪依靠厚實的家底和滿滿的“誠意”保持住了巨頭的體面,相比之下,二線豪華車市場的日子就沒那么好過了。
2022年,凱迪拉克全年銷量為18.53萬輛,同比下滑20.5%。有網友戲稱,凱迪拉克銷量是受疫情影響,洗浴中心沒有開門。進入中國19年后,總統座駕和美式豪華沒能深入人心,洗浴車的段子卻廣為流傳。玩笑的背后是品牌定位不清的困境,也有疫情實實在在的影響。
由于競爭對手們表現同樣拉胯,凱迪拉克依舊保住了二線海外豪華品牌的頭把交椅,但領先優勢只有微弱的1400輛。
雷克薩斯結束了在華連續17年的銷量正增長,2022年銷量為18.39萬輛,同比下滑18.6%,跌幅達到兩位數。過去需要長時間排隊等待的“加價神車”光環不在,旗艦車型雷克薩斯LS最高降幅一度超過20萬元,品牌最引以為傲的二手保值率也在幾個月內下跌10%。
沃爾沃全年累計銷售了16.2萬輛新車,同比下降5.4%,跑贏大盤。在一眾跌幅超過二位數的二線豪華品牌中,沃爾沃堪稱輸得少就是贏的代表。然而,2023年一開年,沃爾沃沒能延續好運氣。受春節影響,沃爾沃1月中國銷量為11783輛,同比下滑19.5%,是沃爾沃全球市場中的唯一負增長。
2022年,捷豹路虎在華零售銷量為134494輛,同比下跌17.4%。其中,進口車零售銷量為85266輛,同比下跌17.9%,國產車零售銷量為49228輛,同比下跌16.5%。
林肯汽車同樣結束了高增長的神話,2022年累計銷量79273輛,同比下滑13.4%,未能突破10萬輛大關。2014年重返中國市場后,林肯2019年開啟狂飆模式,2020年同比增長32%,2021年同比增長48;但在2022年,國產化后勢如破竹的林肯按下了暫停鍵。

他們還不是最慘的。日產高端品牌英菲尼迪年銷量為5687輛,同比下滑57.81%;本田高端品牌謳歌年銷量為2088輛,同比下跌68.14%。
2022年4月,廣汽本田宣布自2023年起不再生產及銷售謳歌品牌的現有產品,這意味著謳歌已經退出中國。廣汽謳歌官網及官方微信公眾號已經在2022年12月30日關閉。在確實的官方消息下,不知是誰買走了那2000多輛謳歌新車。
按照謳歌的結局,英菲尼迪也在退市邊緣徘徊,2023年是否會被東風斷舍離,似乎比銷量更有看頭。
在一眾下滑的豪華車中,紅旗成為萬綠叢中一點紅。繼2021年銷量實現突破30萬輛之后,2022年紅旗銷量到31萬輛。雖然只是同比微增3%,卻也是唯一正增長的傳統豪華品牌。在一線豪華與二線豪華之間的地帶,新紅旗已經站穩腳跟。
無論是增是降,擺在所有豪華品牌面前比銷量更嚴峻的,是電動化的轉型速度。

電動車,BBA是不想賣還是賣不好?
你想過有一天,開奔馳會被人群嘲嗎?
有網友講述了這樣一段經歷,在比較多款車型,包括試駕特斯拉后,他提了一輛奔馳EQC,結果在特斯拉回訪電話中,告知對方自己已經購買奔馳EQC后,“對方帶著冷笑和嘲諷說,‘呵,奔馳的電車,哎呀媽呀’。”
視頻中的網友表情有些懷疑人生,下面對高贊的評論同樣扎心,”別說特斯拉銷售了,你離開的時候,奔馳銷售都嘲笑你。”

在一些特定的人群中,購買BBA電動車,似乎已經和大冤種、人傻錢多畫上了等號。
2022年,在消費者尚未全盤接受的輿論環境下,BBA不約而同選擇了為電動車型降價。2022年,奔馳EQS降價超過20萬元,EQE降低超過5萬元的售價,進入40萬元區間之內。寶馬iX3降幅也一度達到10萬元,網上有車主曬出了25萬元的購車憑證。奧迪e-tron的折扣力度也達到了10萬元。
嘲笑歸嘲笑,電動化方面,BBA從2022年已經開始提速。
2022年6月13日,奔馳全新電動車EQE的正式亮相,對標奔馳辛德芬根56號工廠的北京奔馳順義工廠揭開神秘面紗;6月23日,寶馬在華最大的單一投資項目里達工廠落成,BMW首款純電動中型運動轎車BMW i3已在該工廠投產;6月28日,奧迪在華首個專門生產純電動車型的生產基地奧迪一汽全新PPE工廠在長春正式開工,新工廠將于2024年底竣工。
一個月之內先后亮相的三座工廠,投入分別達到了119億元、150億元、358億元。在巨大的銷量潛力面前,BBA早已經將中國視為第二故鄉,電動化領域的不吝投入是他們的用真金白銀表達出的態度,三家百億級別工廠背后是BBA對電動化轉型的迫切需求。

2023年之前,寶馬在中國市場已經先后上市了創新BMW i7、全新BMW i3、BMW i4、BMW iX和BMW iX3五款電動化產品,2022年純電動車型全年銷量4.19萬輛,同比增長91.6%,根據計劃,寶馬集團今年將在中國市場推出包括創新BMW iX1、勞斯萊斯SPECTRE、BMW Motorrad CE04等在內的6款純電動車型。
2022年,梅賽德斯-奔馳新能源汽車陣容(包含純電車型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年度交付同比增長達到了143%,新一年,奔馳則計劃將新能源產品矩陣拓展到17款,其中包括全新EQS純電SUV、全新EQE純電SUV、奔馳S級(混合動力車型)轎車、邁巴赫EQS純電SUV等6款全新純電車型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奧迪的電動化進程稍顯落后,按照其計劃,一汽新能源工廠落成之際,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奧迪A6 e-tron將于2024年正式投產;PPE平臺首款電動車奧迪A6 Avant e-tron概念車已亮相;未來三年,奧迪將為中國市場打造5款本土生產的高端電動車型。
奧迪經銷商“卑微”的聲音聽上去有些心酸,但打開賬本就會發現,一絲若隱若現的同情心實在多余。
根據已經公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寶馬、奔馳和奧迪三家的利潤率均在11%至14%之間。在中國智能電動汽車賣一輛陪一輛的時候,傳統豪華車巨頭們正賺得盆滿缽滿。
此前,有證券人士根據2022三季度財報統計,奔馳的單車利潤約為7469美元(約5.3萬人民幣),寶馬的單車利潤約為4747美元(約3.4萬人民幣);奧迪2021年的單車利潤為2.4萬元。
這也引發了一種聲音,BBA的電動化產品到底是不想賣,還是不能賣,是不是等電動車賺錢了,BBA就能賣好了?小孩子才做選擇題,利潤豐厚的燃油車市場和前景明朗的新能源市場,BBA們都想要,但想要就能有嗎?
2022年6月,理想汽車CEO李想在社交媒體發文直言:“最晚到2024年底,BBA國產后的中大型SUV主力車型價格將會低于50萬元”。此前,蔚來汽車也曾揚言,要把市場格局從BBA變成NBA。
雖說一時間地位仍難以撼動,但中國智能電動新貴們正摩拳擦掌,留給BBA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新勢力與豪華車終有一戰
柿子先撿軟的捏。
豪華車品牌百年積淀難以超越,但在智能電動化轉型的歷史時期,中國品牌還是迎來了換道超車的機會。
在盤點豪華市場時,如何劃分邊界已經成為一道難題:傳統豪華車和新勢力豪華車是否應放在一起比較?特斯拉是否應算入豪華車市場?不同的媒體和專家也有不同的選擇。
可以肯定的是,高端智能電動車和傳統豪華車的消費群體有相當比例的重合,尤其是在售價上。
根據蔚來統計,2022年,蔚來平均成交價已達到46.6萬元。同一時間,寶馬銷售新車的加權平均成交價是42.3萬元,特斯拉29萬,奔馳的加權平均售價為46.04萬元。按照理想汽車現階段的情況,旗下三款產品理想L9、L8和L7的平均售價在36萬~39萬元之間。

一線豪華向下擠壓,中國智能高端品牌向上沖擊,首先收割的是二線豪華品牌的市場。2022年底,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曾在采訪時表示,蔚來的競爭對手非常明確,就是油車,“雖然離BBA油車有點距離,但是明年銷量目標超雷克薩斯。”
雷克薩斯們不想坐以待斃。紅旗、凱迪拉克、雷克薩斯、沃爾沃等發布了明確的電動化時間表,一個比一個激進。
1月9日,紅旗品牌舉行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發布會,正式發布了紅旗品牌新能源品牌架構、品牌LOGO、設計語言、技術平臺、產品規劃。中國一汽董事長徐留平表示,紅旗品牌將All in新能源,并全域推動所有車型的電動化。
根據規劃,2025年紅旗品牌總銷量將達到100萬輛級,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50萬輛;到2030年銷量突破1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成為銷售主體,進入世界高端品牌的第一陣營。

凱迪拉克此前宣稱在2030年將實現全面電動化。2021年11月17日,凱迪拉克首款純電動SUV——LYRIQ正式在國內開啟預售,預售價格為43.97萬元起。新車基于全新的Ultium智能純電動平臺打造,是凱迪拉克向電動化轉型的首款車型。
從現在的結果看,凱迪拉克電動化轉型的起步在二線豪華中是最早的,速度卻并不快,2022年啟動交付以來,LYRIQ累計銷量為2538輛。
其他尚未交卷的企業勾勒出了美好的藍圖。2025年,雷克薩斯將推出所有車型的電動化版本;2035年,旗下車型100%電動化;2050年,雷克薩斯將實現每輛車型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沃爾沃將在2025年實現全面電氣化,屆時純電車型銷量占比將達到50%;2030年轉型成為純電豪華車企。在已經到來的2023年,沃爾沃將在中國發布四款電動車產品,進一步加速在中國市場的電氣化轉型。

2021年2月,捷豹路虎正式發布“重塑未來”全球戰略。按照規劃,2024年企業將開啟全面電動化,屆時攬勝和攬勝運動版都將推出純電動版本。未來十年之內,捷豹和路虎品牌的所有車型系列都將提供純電動產品,其中捷豹品牌將自2025年起成為一個純電動豪華品牌。公司計劃在2030年品牌純電動車型銷售滲透率達到60%。
……
掐指算來,離2025年只有22個月了。隨著中國品牌市占率的提高,全新高端智能豪華品牌仍在絡繹不絕的進入市場,一場后起之秀與傳統豪門之間的戰爭,一場燃油車和智能電動車的較量已經火花四濺,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二線豪華品牌首當其沖。
也許在多年后回望,2022年是一道分水嶺,豪華車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從那時起,他們在惴惴不安中躺著賺錢。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