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太平鳥業績失速又逢元老離任

《投資者網》丁琬瓔
今年以來,時尚服飾品牌寧波太平鳥時尚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鳥”, 603877.SH)并不“太平”。
扣非凈利潤首虧的業績預告發出一周后,董事兼總經理宣布辭職,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1月30日,太平鳥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度實現扣非凈利潤虧損0.14億元,同比減少103%,是公司于2017年上市之后,六年時間來首現扣非凈利潤虧損。
2月7日,太平鳥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陳紅朝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總經理職務,辭職后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在聘任新的總經理之前,將由公司董事長張江平代為履行總經理職務。
六年來扣非凈利首虧
官網顯示,太平鳥是一家時尚品牌零售公司,創立于1996年,并于2017年上市,成為2017年首家登陸A股主板的時尚服飾企業。
太平鳥旗下擁有太平鳥女裝(面向25-30歲都市女性)、太平鳥男裝(面向25-30歲男性),以及樂町(18-25歲少女)和太平鳥童裝(面向3-11歲兒童)等多個品牌。
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太平鳥的業績雖偶有波動,但總體依然處于上行通道之中。
細分來看,公司營收從2017年的71.55億元一路攀升至2021年的109.21億元,凈利潤從2017年的4.48億元增至2018年的5.72億元后出現小幅下滑,至2019年的5.52億元,此后再次上漲,增至2020年的7.13億元。
但進入2021年后,太平鳥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4.99%至6.77億元,而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6.0%至62.23億元,扣非凈利潤更減少了99.3%,只有0.03億元,全年業績遭遇上市以來扣非凈利潤首虧的窘境(見圖)。
太平鳥營收、歸母凈利潤、扣非歸母凈利潤趨勢



數據來源:Wind
對此,太平鳥在業績預告中解釋稱,2022年,受國內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公司零售業績出現下滑,銷售毛利同比下降。同時,公司店鋪租金、員工薪酬等固定性費用較大,導致公司扣非凈利潤出現虧損。
據公開信息,去年太平鳥旗下主要品牌的營收全部下滑,實體門店在前9個月合計新開521家,關閉871家。
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程偉雄表示,“三年疫情的沖擊使得消費端萎縮,不僅給太平鳥,同時也給整個鞋服行業、消費品、線下實體門店為主導的傳統時尚品牌帶來了較大的沖擊。”
進入2022年,太平鳥的日子確實不太好過。根據半年報,太平鳥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1.97億元,同比下降16.31%,歸母凈利潤1.33億元,同比下降67.57%。
作為時尚品牌,太平鳥非常重視營銷推廣,2021年,太平鳥的銷售費用為39.49億元,同比上漲20.65%,其中就包括公司加大品牌宣傳投入帶來的廣告宣傳費用增長。其中,廣告宣傳費為5.26億元。2022年上半年,盡管銷售費用有所下降,但明細中的廣告宣傳費仍高達1.92億元,換來的卻是2022年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16.31%。
大手筆的宣傳過后,營收同比下滑又是為何?
“重營銷輕研發”共性問題難克服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疫情僅僅是太平鳥業績下滑的一個因素而已,其業績增長放緩乃至出現虧損的原因,與其“重營銷輕研發”不無關系。
鞋服行業獨立評論員馬崗表示,快時尚本身競爭激烈,從產品力和營銷上都要差異化,太平鳥做了有益的探索,也有不錯的成果。
作為主打時尚的品牌,太平鳥在營銷方面動作不斷,近年來不僅接連推出與知名藝人、IP及設計師的聯名款產品,還先后簽下王一博、歐陽娜娜、虞書欣、白敬亭和楊倩等知名藝人、運動員代言,同時不忘在抖音、小紅書和B站等流量平臺推廣品牌。
然而在產品力提升方面,太平鳥仍待突破。
一位從事鞋服數字供應鏈的企業負責人表示,鞋服制造供應鏈,同質化嚴重。品牌需將原有消費群體細分,產品進一步個性化、差異化,做到小而美,小而精才能來實現對同質化的突破,打開未來的成長空間。
然而,相對于大手筆的銷售費用,太平鳥在研發上的投入可以用“微末”來形容。
根據財報,2019年至2021年,太平鳥的銷售費用分別為28.96億元、32.73億元和39.49萬元,研發費用僅分別為1.08億元、1.16億元和1.52億元,兩項費用的差距超20倍。
程偉雄認為,“重營銷輕研發,但這并不僅是太平鳥的問題,是中國鞋服行業的一個共性問題。當然太平鳥作為一個頭部企業,確實需要去思考,其實營銷、品牌和研發缺一不可。”
總經理辭職與人事震蕩
業績預減、扣非凈利潤首虧的公告發出不久,就傳出公司“二號人物”陳紅朝的離職公告。
2月7日,太平鳥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陳紅朝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總經理職務,辭職后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在聘任新的總經理之前,將由公司董事長張江平代為履行總經理職務。
資料顯示,陳紅朝于1974年出生,畢業于東華大學裝潢設計專業,此前曾擔任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部長助理,上海大雅文華發展有限公司營銷總監等職務。
根據公開信息,陳紅朝自2012年開始擔任公司董事,并在公司成功上市后的3個月后,于2017年4月就職總經理一職至今,且盡管離職,陳紅朝仍然是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截至2022年上半年,陳紅朝持股數量為4443.55萬股,占比9.32%。
事實上,2021年太平鳥業績創新高后,一批高管相繼離職。2021年3月,太平鳥公司副總經理申亞欣宣布離職,并在離職后的一年減持股份;同年10月,同樣擔任副總經理的戎益勤離職。此外,監事會主席王東鵬和職工代表監事裘頻伶,也是在2021年離職。而到了2023年,便是陳朝紅離職。
對于管理層的人事震蕩,太平鳥對外回應稱是個人原因,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年中,限售期剛過去,多位股東開始套現手上的股權。2021年,翁江宏減持179.42萬股,套現8141.8萬元;陳紅朝減持476萬股,套現2.53億元。
業績失速,“老將”們紛紛減持和離場,太平鳥困局該如何破解?(思維財經出品)■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