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土耳其地震破壞程度有多大?這組衛星圖揭示巨大地表變形
土耳其發生兩次強震。
2月13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獲悉,為了獲取本次地震的同震形變場,科學掌握地震的破壞程度,為震后救援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國防科工局、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調用了由八院抓總研制的陸地探測一號01組衛星,于2023年2月10日獲取了震后合成孔徑雷達(SAR)圖像,經過與震前SAR圖像(2022年4月11日)進行差分干涉處理,得到了兩次強震的同震形變場。
受益于陸地探測一號01組衛星L波段雷達載荷波長較長、具有較強的地表植被穿透性等優勢,相隔10個月的兩幅SAR圖像在對同震地表大形變區域依然保存較高的相干性。陸地探測一號01組衛星InSAR變形結果準確地刻畫了本次地震的破壞程度,為震后救援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
2023年土耳其地震同震形變干涉圖 本文圖片均來自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
從同震形變干涉圖可以看出,震中區干涉條紋非常密集(單個條紋代表地表沿視線方向變化二分之一雷達波長,約11.9cm),這揭示了兩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地表變形。
2023年土耳其地震同震形變場
從同震形變場圖像可以看出,兩次地震造成同震破裂的位錯量最大達到了4-5米,InSAR變形分布特征和紅線標識出的斷層左旋運動性質一致。
八院透露,陸地探測一號01組為分布式SAR衛星系統,由設計參數相同的兩顆L波段SAR衛星組成。該組衛星由八院抓總研制,A星和B星分別于2022年1月26日和2022年2月27日成功發射入軌,構建了全球首個用于地表形變干涉測量應用的L波段雙星星座,形變測量精度可達毫米級,可滿足國土資源、地震、防災減災、基礎地理信息獲取、林業等應用需求,對維護國家資源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八院同時透露,該組衛星已成功應用于山西大同煤礦形變監測、貴州六盤水滑坡形變監測等典型地質災害隱患易發區的形變監測任務,在2022年9月5日四川甘孜州瀘定地震等示范應用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