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什么是健康城市?| 綠會國際訊
【中國綠發會訊】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國際部從國際知名期刊獲悉一文《什么是健康城市?》(What makes a healthy city?)。中國綠發會國際部現將該文整理編譯如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考和了解。

(圖源:Shutterstock)
城市規劃和空間分析助理教授杰夫·波音(Geoff Boeing)是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的成員,該團隊最近在《柳葉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al Health)雜志上發表了一系列文章,探討如何創建健康和可持續的城市,以及研究如何為改善公共衛生的政策提供信息。
預計未來30年城市增長的大部分將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這些國家面臨著氣候變化的更嚴重后果,并受到包括傳染病在內的健康挑戰的不成比例的影響。該系列發表后不久,《柳葉刀》與研究人員共同主辦了兩次全球啟動活動,并在世界各地與城市領導人、研究人員以及健康和可持續性倡導者一起舉辦了十多次地方活動。
通信價格辦公室(The Price Office of Communication)最近與波音公司坐下來討論《柳葉刀》全球健康系列、“1000個城市挑戰”以及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這項研究是在《柳葉刀》上關于健康城市的早期系列論文之后進行的。你能談談以前的研究和最新情況嗎?
早在2016年,《柳葉刀》就發表了一系列關于世界各地城市設計、交通和健康的文章。其中一大收獲是,我們需要更好的證據基礎來支持設計良好、交通政策和城市規劃良好的城市。但這一證據基礎往往難以獲得。
在這一點上,我們知道健康的城市是什么樣子,以及它們如何為市民服務。例如,我們知道歐洲的城市往往比大多數美國城市有更好的步行可達性,更容易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和進入公共開放空間,而美國這些城市的特點是無規劃、無障礙和依賴汽車。
但我們也需要更好、更具體的目標。我們必須用實際的硬數字來表示,“如果你這樣做,那么我們就會看到這種與身體活動和健康的關系。”
我們的研究試圖更好地了解這些目標在25個城市的情況。我們評估了城市是否朝著改善人口健康和減少氣候變化因素的正確方向發展。我們創造了工具,讓世界各地的其他城市能夠復制這些目標。
如果你要創造一個健康、可持續的城市,需要什么條件?
世界各地有很多地理多樣性,以及不同的文化、習俗和政治治理形式。所以,沒有一個一刀切的方法。但是,關于什么使人類健康,有一些不變的原則,比如獲得健康的食物、健康的空氣和體育活動。安全和有避難所是至關重要的。
當涉及到公共開放空間時,是否有地方可以讓你到戶外活動、鍛煉和與孩子玩耍?你能滿足日常生活需要而不只是坐在汽車的方向盤后面嗎?
雖然我們無法捕捉到城市健康的所有方面,但我們能夠看到其中一些特定的公共衛生方面。
一個實例:鳳凰城滿足了一些居民需求,但沒有滿足其他哪些需求?
在像鳳凰城(Phoenix)這樣的美國城市,居民通常在他們住所附近一英里內有一些食物來源。但那是因為鳳凰城是建在這些一平方英里的超級街區上的,房子離購物中心很近,還有雜貨店和餐館。你可以步行到他們那里,但這肯定不是一次愉快的步行。
這就引出了城市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這是我們在這樣的研究中無法真正捕捉到的:步行環境的質量。這是未來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例如,人行道有多寬?那條人行道上有樹蔭嗎?是否有汽車以每小時40英里的速度在12英寸外的道路是疾駛,或者你作為行人受到保護?僅僅因為只需要半英里就可以買到食物,并不意味著這是在另一個城市的相同步行體驗。
讓城市更健康、更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有哪些?這些方案代價大嗎?
美國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在很多時候把健康的城市、積極的旅游和經濟適用房視為非法。例如,在洛杉磯的絕大多數地區,公寓都是被禁止的,只允許一戶人家居住。這使得建造更小、更經濟的住房變得更加困難。洛杉磯過去有更多的可步行街道,但在20世紀中期,我們拓寬了這些街道,去掉了人行道上的行道樹,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大部分主干道上設置六條行車道。
這些是我們做出的選擇。其中很多都很容易恢復。恢復受保護的自行車道要比修建新的高速公路容易。與加寬穿過奧蘭治縣的I-5高速公路相比,創建承載更多乘客的公交專用道更容易。這些基本上都是政策選擇,但其中很多都相對便宜。
我認為公共交通是解決方案的一個重要部分。
它起著很大的作用。但在大多數情況下,火車或公共汽車旅行,基本是以步行或騎自行車旅行開始和結束。這是最后一英里的問題,解決方案必須有用。通常,城市會把自行車道放在方便的地方,而不是全面考慮一個有用的自行車網絡是什么樣子。洛杉磯是這方面的典范;我們在一兩個街區的自行車道上看到了這些零散的馬刺和樹樁,然后它就停下來消失了。這不是一個全面的網絡。
類似地,城市在穿過工業區或高速公路中間帶的廢棄貨運軌道上修建新的輕軌,因為那里有一些可用的土地,或者他們可以使用這些土地,而無需獲得新的通行權。在這些情況下,他們沒有優先考慮可達性的想法。
請告訴我您為討論該系列的結果而舉行的發布活動。這是一個非常不尋常的后續行動;這是怎么發生的?
我們研究的中心目標之一是使這項工作對當地人有用。我們想把數據交給一個城市的市長,然后說,“這是你的城市與其他城市的比較。這是你可以改善市民城市生活的地方。”當地的啟動活動有助于利用這一點,將當地的利益相關者以及論文的一些作者聚集在一起,討論研究結果,那個城市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他們有什么樣的政策。
我們為每個城市生成了本地記分卡,其中列出了該城市的一些關鍵事實和數據,以及該城市相對于我們考察的其他地方的表現。目標是讓倡導者能夠將這些硬數字作為證據提交給他們的市議會,并說:“我們需要更安全的步行上學;我們需要更容易地滿足日常生活需要。”
此外,我們與《柳葉刀》舉行了一次全球發布會,以接觸更廣泛的受眾,并宣傳我們的軟件和數據是開源和可復制的。我們邀請了任何地方的人使用我們的工具。一旦他們生成結果并將其上傳到我們的網站,我們就可以將其構建成一個更廣泛的數據庫,對世界各地的城市進行基準測試。我們的目標是擴大到1000個城市。
這聽起來雄心勃勃。你們是怎么傳播的?
我們在所有這些論文中都有幾十位作者,每個人都在努力傳播信息。我們有幾百人參加了全球發布會。這與在這一可持續發展領域運作的市長聯盟以及與聯合國及其可持續發展目標有關。這有助于我們圍繞量入為出的全球議程開展大量工作,著眼于一個可持續的未來,讓我們都更加健康和公平。
你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這個項目的開放源代碼、開放數據性質確實打開了很多大門。這是第一次,我們能夠使用開源軟件和開放數據進行大量分析,這意味著這一切都是免費的,而且工作相對較低,您不必親自收集原始數據。
我們越能將所有這些東西投入到開放平臺中,比如OpenStreetMap,其他人就越容易訪問它,進行公民科學研究或使用這些數據進行宣傳。因此,除了城市規劃和公共衛生方面的問題之外,這也是我們論文的一大哲學重點:我們真的需要學習開放科學、開源軟件和面向所有人的開放數據的理念。
(本文僅代表原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
原文參看:
https://phys.org/news/2022-08-healthy-city.html

編譯/Daisy 審核/Maggie 責編/angel
本文轉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