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京碎尸案“兇宅”高價落槌:曾3次流拍,專家稱升值恐有限

成交價786萬元,南京一套被認為是“兇宅”的別墅終于拍賣成功。
6月12日上午11點13分,南京市秦淮區法院公開拍賣的瑞景文華小區一棟三層別墅,經過一天的競價,最終以786萬元成交。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這棟別墅在當地市場價格預估為1236萬元,因存在“重大瑕疵”,按市場價50%評估為618萬元。
該房產的“重大瑕疵”是指7年前在此發生的一起命案。當年南京一名商人在別墅車庫殺害女婿,背后牽涉500多萬元的“假死”騙保案。
138次競價786萬元成交,此前曾三次流拍
南北朝向,鋼混結構,花園式獨棟住宅——此次拍賣的房產位于南京市江寧區將軍大道,是2003年建成的一棟三層別墅,建筑面約422平方米。該房產目前的所有人朱某因為借貸訴訟被法院強制執行,別墅查封后進行司法拍賣。
這次在“阿里拍賣·司法”網絡平臺進行的公開拍賣,從6月11日10時開始,12日10時結束,共有11人報名競拍。
從競買記錄來看,拍賣開始3分鐘就有人以435萬元的起拍價出價,50分鐘后有人加價20萬元。為期一天的競拍過程共發生138次競價。6月12日上午拍賣截止之前,競買號為E2197的買家出價786萬元,最終拍得房產。
事實上,這棟別墅的拍賣并不順利。
澎湃新聞在網上查詢拍賣記錄發現,該別墅曾在2014年11月、12月和2015年1月,連續三個月公開拍賣。這三次均由南京市建鄴區法院在網上拍賣,但無一人報名,連續三場流拍。
上述三次拍賣過程中,所拍賣別墅的評估價均為820.17萬元,起拍價從820萬元先后降至657萬元、551萬元,均無人問津。
三年之后的這一次拍賣,南京市秦淮區法院將該別墅的起拍價降為435萬元,最終以786萬元的成交價拍賣成功。
“兇宅”車庫曾是碎尸案現場,專家分析升值空間不大
此次拍賣的三層別墅,從1200多萬元的市場預估價貶值約一半,與這里曾發生命案有關。先后四次的司法拍賣中,法院均在拍賣信息中注明,該房產地下停車庫曾發生過命案,故有重大瑕疵。
澎湃新聞梳理法院相關裁判文書發現,位于瑞景文華小區142號這棟別墅,曾在2011年2月26日發生命案:從事企業經營的被告人薛敬恭在別墅車庫內,用斧頭等工具將其女婿田某殺害并肢解尸體,然后與女兒薛萍(化名)將尸塊裝入垃圾袋運至山上拋尸。
據《檢察風云》雜志報道,田某的弟弟2006年因為所駕車輛自燃被燒死,田某和妻子薛萍商量后,制造自己死亡的假象,隱姓埋名遠走他鄉。此后,“死者家屬”薛萍騙取了500多萬元保險費——田某曾在日本購買意外人身傷害保險。
事發四年之后,厭倦“死人”生活的田某想變成“正常人”,而薛萍和薛敬恭擔心騙保之事暴露,密謀殺害田某。案發后,薛敬恭父女均被判刑。2016年9月,江蘇高院作出裁定,將1940年出生的薛敬恭的死緩刑罰,減為無期徒刑。
此后,發生命案的那棟別墅再無人居住。后來的產權所有人將其用于貸款抵押,2014年被法院查封拍賣。經過此前三次流拍后,這棟“兇宅”終于在2018年6月12日拍賣出去。
“所謂兇宅,主要是一種心理禁忌,一些人對此產生心理陰影,從而影響到房屋的價值。”在江浙地區從事房產評估的注冊房地產估價師黃孝紀介紹,房屋價值主要受地理區位、市場狀況和實物因素的影響,而“兇宅”會嚴重影響購買者的心理價位預期,“如果競買者沒有心理障礙,或者對房產有某種特別情感,也可能讓競拍價格上升。但這類房子一般升值空間不大。”
“這種房子要么用來投資,要么用來做貸款抵押。”在房地產經紀公司工作的置業顧問易建民認為,市場上的“兇宅”出租或銷售往往比較困難,但在交易之前公布“重大瑕疵”,可以避免事后的糾葛紛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