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景林最新美股持倉:拼多多新晉第一大重倉股,清倉蘋果、谷歌

千億私募景林資產(Greenwoods)最新美股持倉出爐。
2月10日晚間,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景林資產遞交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持倉報告(13F),報告期內景林資產整體持倉規模小幅上升至16.29億美元,總共持有31只美股標的。
根據SEC規定,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億美元的基金經理,必須在每個季度結束后的45天內,公布一份名為“13F表格”的文件,以披露股票、債券方面的持倉。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13F僅為景林資產境外主體直接持有的美股資產,不包括境內產品投資的美股。
拼多多升至重倉股第一位
景林資產在2022年第四季度一共增持了10家公司,并新建倉了8家,同時也減持了10家公司,另外有3家則遭到完全清倉。其中,前十大持倉標的占總市值的82.33%,上季度這一數據為84.87%。
具體來看,從景林資產的持倉偏好來看,可選消費、信息技術、通信類個股位列前三,占總持倉比例分別為46.81%、25.16%以及14.91%。在前十大重倉股中,中概股占據八席。
拼多多躍升成為景林資產的第一大重倉股。截至2022年年末,景林資產持倉拼多多約557.86萬股,持倉市值約4.55億美元,占投資組合比例為27.93%。與上季度對比,景林資產加倉了233.75萬股,較上季度持倉數量上升72%。這已是景林資產連續第二個季度大幅加倉拼多多,2022年三季度就曾大舉加倉了拼多多,增持123.39萬股,持股數量增至324.11萬股。
京東位列第二,景林資產持倉約313.3萬股,持倉市值約1.76億美元,占投資組合比例為10.79%。與上個季度對比,2022年四季度,景林資產增持約京東106.1萬股。
網易仍然位列第三,截至2022年末,景林資產持倉約173.38萬股,持倉市值約1.26億美元,占投資組合比例為7.73%。三季度景林資產對網易小幅減持約82.8萬股。
去年累計下跌達64%的“元宇宙”概念股Meta獲得景林資產逆勢加倉,空降前十大重倉股第四位。截至2022年末,景林資產持有Meta約93.04萬股,持倉市值約1.12億美元,占投資組合比例為6.87%,較上一季度加倉了約65.18萬股。
位居第五位的是BOSS直聘,截至2022年末,景林資產持倉438.8萬股,持股市值約0.89億美元,占投資組合比例為5.46%,較上一季度加倉了約113.43萬股。
位列景林資產的前十大重倉股的個股還包括:DoorDash、中通快遞、滿幫、360數科和貝殼。

整理、制表:澎湃新聞記者 孫銘蔚
新建倉方面,景林資產2022年四季度操作積極,共建倉8只股票,分別為臺積電、特斯拉、霧芯科技、摯文集團、再鼎醫藥、美光科技、“巴菲特云計算概念股 ”Snowflake,以及美國零售券商Robinhood。
清倉和減持方面,景林資產2022年四季度前五大賣出標的包括:貝殼、滿幫、“東南亞小騰訊之稱”的Sea、網易和富途。
其中,貝殼被大幅減持約1154.56萬股,持倉僅剩約478.6萬股,砍掉近七成倉位,持倉市值約6681萬美元,由第一大重倉股下降到第十位,占投資組合比例為4.1%。

景林資產資管2022年第四季度前五大減倉股,來源:Whalewisdom
此外,谷歌、蘋果和嗶哩嗶哩則遭到景林資產清倉。
對中國資產繼續保持樂觀
據澎湃新聞記者獲得的最新觀點顯示,景林資產認為,2023年是一個值得期待的雙擊之年,對中國資產繼續保持樂觀。
景林資產認為,首先,美國通脹見頂和經濟衰退會抑制美聯儲對流動性的收緊,中國國內為了經濟的復蘇所采取的一系列寬松和刺激政策會提供給股票市場一個相對寬松的流動性環境。在世界大部分主流國家或地區均繼續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下,中國是主流國家中為數不多仍在繼續保持較為寬松金融貨幣政策的國家。
“第二,從去年10月底以來,觀察到互聯網、房地產等行業的政策變化都是朝向更鼓勵發展和常態化監管的方向,過去兩年抑制宏觀經濟發展的部分重要行業性政策出現了明顯的拐點?!本傲仲Y產進一步表示,第三,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將加速我國生產生活秩序正常化的進程,這一政策調整將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不僅如此,在中國境外上市的資產也隨著香港市場的預期穩定、中美審計合作的有序推進而化解了系統性風險。中國資產相對于新興市場的估值水平仍具備吸引力,有利于全球投資者增加對中國股票的配置。
可以看到的是,景林資產在2022年四季度重點增持的公司都有比較亮眼的表現,整體對中國經濟和消費復蘇該私募保持較樂觀的態度。
景林資產指出,考慮到2022年的低基數、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和地產政策支持力度的大幅提升,中國有望成為2023年全球主流國家中為數不多的GDP增速加速的國家。
而從消費行業來看,今年春節是2023年第一個全面觀察疫后消費復蘇的時間窗口,消費信心恢復的節奏和力度都好于預期(如重點食品銷量、文旅數據及餐飲企業營收等)。整體上,中國經濟仍處于早期恢復階段,預期全年消費將持續改善,或迎來高質量的增長。
“近期市場估值有所反彈,但是大部分公司也只是爬出了恐慌性拋售的坑,以上幾個方面的變化會讓中國境內外上市公司的估值錨重新有了著陸點,但同時也必須注意到相關可能風險?!本傲仲Y產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