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研究揭示:打電游無損兒童認知

最新發表的一篇論文稱,家長不必太擔心喜歡電子游戲的孩子產生認知障礙。圖片來源:pixabay
人們過去認為,孩子玩幾個小時電子游戲,認知能力方面會出現不良后果。但一項新的研究打消了父母多年來的擔憂。
“我們的研究并未發現這樣的聯系,且不管孩子玩多長時間、選擇了什么類型的游戲。”美國休斯敦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副教授張杰(音)說。這項研究已在《媒體心理學雜志》發表。
研究人員調查了160名不同城市公立學校學生(70%來自低收入家庭)學齡前階段的電子游戲習慣。這是一個在之前研究中較少涉及的年齡組。參與調查的學生報告稱,他們平均每天玩電子游戲2.5個小時,其中玩游戲最多的學生每天玩4.5個小時。
研究小組分析了學生玩電子游戲和他們標準化認知能力測試表現之間的聯系,該測試被稱為CogAT,用于評估語言、數量和非語言/空間技能。與之前的研究項目依賴教師報告的成績或自我報告學習評估相比,CogAT更加客觀準確。
“總的來說,游戲時長和電子游戲類型的選擇都與CogAT測量結果沒有顯著相關性。研究結果表明,玩電子游戲和認知表現之間并沒有直接聯系。”伊利諾伊州立大學教學學院教授、該研究首席研究員May Jadalla說。
但這項研究也揭示了另一個問題。某些在營銷中被描述為能夠幫助兒童建立健康認知技能的游戲,并沒有顯示出可衡量的效果。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心理學系教授C.Shawn Green表示:“目前的研究結果與之前的研究結果一致,表明那些似乎能增強年輕人認知功能的游戲類型,對年齡更小的兒童沒有同樣的影響。”
專家警告稱,玩電子游戲會讓兒童從其他更有成效的活動(具體來說是家庭作業)中分心,心理學家將這一過程稱為“位移”。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參與者與同齡人CogAT認知能力測試之間的差異也很小。
“研究結果表明,家長不必太擔心喜歡電子游戲的孩子產生認知障礙,適量的游戲應該是可以的,只要留心他們的強迫行為就行。”張杰說,“說到電子游戲,在父母和孩子之間找到共同點已經足夠棘手了。至少現在我們明白,在兒童發展中找到平衡是關鍵,沒有必要過度擔心電子游戲帶來的問題。”
相關論文信息:http://doi.org/10.1027/1864-1105/a000364
(原標題《打電游無損兒童認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