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藍天救援隊第一梯隊十人出征,前往土耳其參加國際救援
數次大小余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地震發生后,藍天救援隊第一時間開始進行災情信息采集、向聯合國報備、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和組織全國有城市搜救經驗的藍天救援隊隊員報名,為前往土耳其參加國際救援做積極準備。

上海藍天救援隊出征。藍天救援隊 供圖
2月8日,上海藍天救援隊隊長助理兼外聯部部長高峰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北京時間2月6日,藍天救援隊從國家地震網監測到土耳其7.8級地震。作為聯合國INSARAG體系注冊隊伍,藍天救援隊已經啟動了國際救援報備,第一時間向聯合國救援體系和中國國內相關政府部門報備,報備后開始啟動救援準備工作。
隨著藍天救援隊的招募,報名的人也越來越多。高峰介紹,原本計劃第一梯隊26人,第二梯隊120人。考慮到涉及跨國救援,藍天救援隊招募也提出了硬性要求,包括:護照在有效期之內、根據土耳其當地溫度準備個人救援裝備、工作時間最少15天起,并且在救援的過程中,所有的費用、風險、時間要隊員自行承擔。
報名完畢后,上海藍天救援隊在第一時間集結了19人,最后根據要求篩選出10名隊員,作為第一梯隊前往土耳其進行地震救援。
篩選出的救援人員很多都有本職工作,他們要暫時放下本職工作,從上海出發,前往北京、武漢、廣州等地,按照組織的地點出發。還有的隊員從江西出發,直接到武漢和大部隊會合。
出征的10人中有兩名90后女生,一位是7日下午4點多拿到護照,由于趕飛機來不及,就只能乘火車8日早上6點多,到達武漢和大部隊會合。到達武漢后,由于飛土耳其的航班不多,現在有四名隊員8日凌晨兩三點,連夜訂好機票,從武漢轉機廣州,2月8日晚18:40,從廣州飛伊斯坦布爾。現在已到達廣州。
在輾轉中,藍天救援隊隊員要在中間協調資源,把壓縮餅干、飲用水、藥品、救援無人機、探測設備等十幾箱資源,從武漢運輸到廣州白云機場。還有個人防護用品,包括:頭盔、戰靴等。資源籌集完畢后,藍天救援隊分批從北京、廣州、武漢等地點,飛往伊斯坦布爾集合。
高峰說,伊斯坦布爾離受災區還有一千多公里,從抵達伊斯坦布爾后,就要與當地進行密切合作。“我們現在在做的很多工作,是上海的藍天救援隊伍聯系到土耳其當地的中方公司。”高峰說,其中有三一重工,是我國大型的重工機械,現在已和藍天救援隊對接,可以在土耳其當地為救援隊伍提供手機通信。
除此之外,還有大型的救援裝備,例如:發電機。“像這樣的大型裝備我們沒辦法從上海,就算能運也很麻煩,因為有電池,設備安檢非常嚴格。”高峰稱,特別是吊機、起重機、車輛,藍天救援隊除了和跟三一重工取得聯系,還聯系到土耳其當地政府、當地華人華僑、當地民企商務會長,可以助力其解決語言翻譯、救援車輛、大型裝備救援、電力保障及后勤保障等問題。高峰說,這些保障問題能解決,也能讓隊員專心救援。
高峰介紹,初步計劃第一階段救援人員先用生命探測儀進行地震埋壓深層人員的搜索。第二階段開展遇難尸體的摸排,同時做好防疫和消毒工作,最后再進行災心理安撫,“這種大的災難以后,心理應激的傷害蠻大的,尤其小朋友、老人比較脆弱的人群,所以我們也會派兩個女生去進行心理安撫工作。”
這些工作預計在15天之內完成,但也因人而異,“如果隊員覺得自己工作還沒做完,還可以再堅持,那這個時間可以延長。”高峰說,到了任務現場以后,藍天救援隊也會和土耳其當地及當地救援指揮部對接,按照國際救援標準、團隊要求、分工,來配合來開展任務。
高峰稱,藍天救援隊上海支隊在招募后都要經過一系列的培訓。培訓完合格后才會分配任務。在上海,這些隊員也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救援任務。包括:建筑坍塌、水域救援等,“在上海也會做溺水打撈工作,此次前往土耳其的也有參加過汶川地震救援的隊友。”
“危險性系數大家都已經清楚了,”藍天救援隊在招募時,所有的任務隊員也都清楚。大家在加入藍天救援隊時,就已經知道自己救援是面對著風險。所以他們在出發前,大家都囑托:“平安回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