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紀念|許子東談劉以鬯:他是五四跟香港文學的銜接和過渡
澎湃新聞記者 沈河西
字號

6月8日下午,作家劉以鬯于香港去世,享年100歲。
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許子東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回憶到,他與劉以鬯相識于上世紀90年代末,當時許子東要編《香港短篇小說選》。
“我第一個去找的人就是劉以鬯,他當時還在編《香港文學》。老先生非常好,跟我聊了差不多一個下午,而且是用上海話,因為他是上海人。他跟我講他怎么來香港,很辛苦,香港文壇的前前后后。從那個時候起,差不多二十年了。”
在許子東看來,劉以鬯是香港文學的代表人物。“前些年,嶺南大學開過一個關于劉以鬯的學術研討會,他也來了,我當時講了他對香港文學的三個貢獻。”
“第一個,他是五四中國現代文學跟香港文學的橋梁。他在上海開始文學創作,也認識很多五四作家,有的人還住在他家里。但他又是非常早來到香港。香港所謂的新文學,是從他這一輩人開始有了成績,所以他來了以后,就變成了公認的代表人物。所以客觀上說,劉以鬯是五四跟香港文學的銜接和過渡。
第二個,他的創作一開始就是意識流的、現代主義的,他決定了后來現代主義成為香港文學的主流,這個和內地很不一樣。現代主義在香港開始得最早,他的《酒徒》創作于1960年代初。臺灣那邊白先勇他們要晚一些,中國大陸的現代主義創作要到1980年代尋根文學才開始。所以兩岸三地,劉以鬯是現代主義創作最早的作家。
第三個,他在香港主編了一些報紙副刊。像《快報》的文藝副刊《淺水灣》,培養了一批香港年輕的作者,包括西西、也斯等人,后來這些人成了所謂的香港文學本土派的中堅力量。本土派作家都是在劉以鬯的扶持下成長起來的,所以大家為什么說劉以鬯是香港純文學界的大佬,就是這個道理。”
責任編輯:程娛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