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存款5萬要收入證明?銀行別自我加戲
近日,浙江湖州一女士發布視頻稱,去銀行存5萬元,被要求提供收入證明等材料。該女士表示,柜員問她在哪里上班、錢從哪里來,還要收入證明,讓她覺得像是在“審犯人”,很不舒服。于是直接抽了100元出來,存49900元,幾分鐘就搞定了,銀行還送了一桶油。
這個視頻在網上很快引發關注。一些網友表示自己也遇到過類似經歷,也有網友表示該規定不合理。只是存個5萬元,為什么還要提供收入證明?
先來看政策背景。2022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其中提到:金融機構為自然人客戶辦理人民幣單筆5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的,應當識別并核實客戶身份,了解并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在正式施行前,該《管理辦法》由于“技術原因”暫緩執行。退一步說,就算沒有暫緩執行,規定中提到的也是“應當識別并核實客戶身份,了解并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并沒有明確要求客戶提供收入證明。
事實上,相關規定的初衷是為了保障金融安全、遏制大額金融犯罪,這是對廣大儲戶負責任的態度。但以如今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來衡量,5萬元恐怕不能算金額特別巨大,而且應該是銀行向儲戶口頭了解,銀行進行“登記”的方式。讓儲戶提供收入證明沒有政策支持,只會給群眾平添煩惱,帶來不便。
報道中稱,目前浙江省執行的個人大額現金存取管理起點是30萬元,實際上各家銀行執行的標準不一。有的只是口頭問一下,有的則要求填單子,還有銀行表示,“存款5萬元不需要,但是30萬元需要登記。”無論如何,存5萬元就要求客戶出具收入證明,是不合理的。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多次發文集中清理證明事項,就是要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辦事少跑腿。金融機構對客戶進行盡職調查是分內職責,但在實際工作中不能用層層加碼的辦法給客戶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存取款有沒有問題,銀行工作人員應該結合多種因素進行判斷,也不應該單純依靠“審犯人”式的盤問來達到識別存款來源的目的。
總之,在落實央行及金融監管部門規定的基礎上,銀行日常工作理應遵循以人為本、方便客戶的原則。普通老百姓到銀行存取款,銀行不必自我“加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