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臺媒發文回顧:星云大師生前心系兩岸,盼親如一家

星云大師。中新社記者 呂明 資料圖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云大師2月5日圓寂,臺媒《中國時報》2月7日發文回顧道,星云大師生前心系兩岸,2005年曾到江蘇省宜興市復興祖庭大覺寺,并盼望兩岸能夠共同弘揚佛法。至于星云曾經被某些人批評為“政治和尚”,他的弟子、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解釋,政治是指“眾人之事”,星云法師是關心社會議題。
星云生前關心政治,支持對象不分藍綠,慧傳法師說,政治的含義是眾人之事,星云大師生前很關心社會議題,就像于1991年創立佛光會,推動素食與環保等社會議題。
此外,星云曾于2014年7月26日在佛光山接待時任江西省委書記強衛,行動不便的星云坐著電動輪椅充當地陪,為強衛導覽佛陀紀念館。
星云當時表示,希望未來兩岸能共同弘揚佛法,隨時敞開大門歡迎江西團擇日再造訪。強衛則表示,過去佛陀紀念館建造得到千家寺院、百萬信眾支持,江西3家寺院也出力協助建造,彼此都是“做好事、存好心、說好話”,都是為推動中華民族文化交流合作而努力。
另據臺媒2月7日報道,慧傳法師透露,星云法師是在眾弟子的念佛聲中安詳辭世,大師生前也強調來生要再當和尚,大家都替他感到開心。

封龕典禮
中時新聞網報道稱,寺方遵照大師交代,身后采“坐缸”方式圓寂,寺方弟子6日清晨舉辦大師法體真身封龕典禮后,移至云居樓開放信眾追思,寺方宣布2月13日在佛光山云居樓舉行圓寂贊頌典禮。
慧傳法師表示,每個人都會歷經“生老病死”,但星云大師將這個過程解讀為“老病死生”,意思是人都會不斷生死循環。星云法師認為自己并沒有病痛,而是比較“不方便而已”;他與病為友,也告知子弟,自己過世之后,任何事物一切從簡。
報道提到,“坐缸”是佛教僧人圓寂之后的儀式之一,經過幾年開缸之后,若肉身不腐壞,就會將金身塑造成“肉身佛”,而佛光山弟子6日清晨將大師法體真身封龕后,僅以類似“坐缸”方式圓寂,但并不會將金身塑造成肉身佛,仍是依佛教界“荼毗”(火葬)方式處理,隨后永久安葬于佛光山萬壽園。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