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收納成為妻子的自我修養(yǎng)?整理學會加劇性別不平等嗎?
當代人迷惑行為之一:
從超市里買一袋意大利面,然后把面從現(xiàn)成的袋子里拿出來,裝進專門為意大利面購買的容器里,還要給容器上貼一個“意大利面”的標簽,背后標記保質(zhì)期。
看著意大利面、蕎麥面、紅豆、綠豆……整整齊齊地排列在儲藏柜里,內(nèi)心獲得一種平靜、滿足和愉悅……
前幾天我們分享過一篇文章,整理女王不整理了。
雖然近藤麻理惠表示自己有點放棄整理這件事,讓大家聽著挺開心的。但是,你要知道,整理學這門學問,這兩年還是很流行的。
收納師成為了一個要價不菲的職業(yè),收納術(shù)成為社交媒體上非常流行的內(nèi)容,去淘寶看看,只賣收納盒的店鋪就有不少,還有人,沒能成為月入過萬的整理師,倒是成了“交學費過萬的整理師”……
所以,整理學究竟是如何成為一門顯學的?

01
萬物皆有標簽
網(wǎng)友們開玩笑說杰奎琳·倫德爾應該在亞當·倫德爾的腦袋上貼個標簽:“丈夫”。這個標簽將用極致完美的字體寫成,這款字體是杰奎琳根據(jù)自己的筆跡設計的。
大家(在TikTok上關(guān)注杰奎琳的40萬人中的一部分)覺得,亞當?shù)哪X袋上得有這么一個標簽,才能跟這對夫婦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家居風格完美匹配。
在這座位于英國埃塞克斯郡羅奇福德的房子里,從前門開始,標簽遍布在房間的所有地方。銀色的郵箱上貼著:“謝謝你,郵差”,句尾還畫著一顆卡通的心圖案。你或許要說,這也沒什么奇怪的。我們接著瀏覽,走廊里的抽屜里,分門別類地放著一些瑣碎的東西,上面標著“電纜”“電池”“工具”等。
要說在網(wǎng)上最飽受爭議的,那要屬倫德爾那間有六個門的儲藏室。從左上角開始,擺放著六個透明的容器,里面盛放著白色、棕色、粉色、黃色的粉末。每個容器都有自己的標識:“糖”“熱巧克力”“香蕉奶昔”等。下面有一個亞克力抽屜,里面是塊狀和條狀的香料。隔壁櫥柜的六個透明罐子上分別是“麥片”“寬面條”“意大利面”“貝殼面”“通心粉”,使用日期標注在背面。

再下面一個隔間放著洗碗機要用的鹽、去污劑、柔軟劑,它們被倒入軟木塞塞住的玻璃瓶里。冰箱里,一個無蓋的容器裝著蘋果,標簽上寫著“蘋果”。亞當?shù)霓k公房間里,有個抽屜,標著“領(lǐng)帶和袖扣”。
這對夫婦的女兒,西耶娜,知道自己的東西都放在哪里, 因為她所有的“衣服”“運動”“娃娃”等都有專屬的籃子,每個籃子都有自己的位置和標簽。
02
醒酒器時代
那么,我們該如何定義當下英國所處的時代呢?查爾斯時代?塑料時代?我覺得,我們可以強有力地爭辯說,我們其實活在醒酒器時代。我們會拆掉物品的包裝,然后將它們放到另一個收納袋里。有超過670萬人在YouTube上觀看科洛·卡戴珊在玻璃瓶里堆奧利奧,只因為看著好看。專業(yè)收納師近藤麻理惠銷售大約90種標簽,包括面包屑、奇亞籽、食用色素等超市里最難賣掉的東西。

在2019年的暢銷書《家庭編輯:如何組織和實現(xiàn)你的家庭目標》中,專業(yè)收納師者克萊爾·希勒和喬安娜·特普林開玩笑說如果要給自己的墓碑貼上標簽,那標簽大概是:“餐具室完美主義者,罐頭愛好者、唱片機擁護者,以及致力于給所有東西貼上標簽的女性”。
過度整理最初其實是超級富豪門的愛好(希勒和特普林曾經(jīng)整理過瑞茜·威瑟斯彭的衣柜,收取的服務費每小時超過200英鎊)。不過,如今這種習慣正在變得越來越普遍。平價家居用品連鎖店B&M的發(fā)言人說,家居用品的銷量在“過去幾年大幅增長”,而且“沒有停止的跡象”。透明的儲存容器尤其收到大家的歡迎,可嵌套的盒子可以讓消費者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
人們很容易認為這是一種時尚,但仔細看看架子上整齊排列的10個玻璃罐,你會看到自己的倒影。高度有序的家庭收納學的興起,其實揭示了當代人生活方式中某種更深層的東西——這與現(xiàn)代資本主義、家務勞動的壓力、社交媒體和不斷增加的焦慮是分不開的。

32歲的倫德爾說:“我覺得我的一天就是工作,然后回家、打掃衛(wèi)生、做飯、睡覺,這就是我的生活。”2022年4月之前,倫德爾一直是一名體育老師。為了維持生活的秩序,2021年,她每天凌晨4點40分起床——在丈夫和女兒起床之前,她會鍛煉身體、整理房間、洗衣服、洗澡。“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以時間為中心的,節(jié)約時間,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倫德爾說。倫德爾家里的食物是有組織的。她每個月會進行一次大批量的采購,然后做一次烹飪——飯菜都放在冰箱冷藏柜的抽屜里,上面標著星期幾。
現(xiàn)在她寫購物清單的速度更快了,因為她一眼就能看到什么東西快用完了。倫德爾說,多虧她的容器,她再也不用清理灑出來的面粉了。為了節(jié)省給西耶娜打包午餐的時間,所有的零食都被分門別類地儲藏。女兒的衣服也是每周日搭配好分別放在七個抽屜里,這樣每天早上給她穿衣服就方便多了。
當然,倫德爾承認,最開始的整理“確實需要一點時間”。一些批評者很堅決地認為。倫德爾應該“找份工作”,停止“浪費時間”。“人們沒有看到長期的好處,”倫德爾說——是的,她可能需要花一個小時來打開每月采購物資的包裝,周六要花六個小時來做大量的飯,但是“每天晚上,其他人都要去商店、做飯、做清潔,一周重復七次呢。”
倫德爾的人生“轉(zhuǎn)折點”是她19歲的時候,父親患膽囊癌在她懷里去世。“我意識到,事實上,我是不想浪費時間,我想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我不想只是照顧西耶娜,我想和她在一起。”
為了保持生活的組織性,倫德爾設計了自己的計劃本——它是粉色和金色搭配的,比大多數(shù)《圣經(jīng)》都厚。她在自己的網(wǎng)站上以48.99英鎊的價格出售這款計劃本,網(wǎng)站上還售賣標簽。疫情爆發(fā)后,這些產(chǎn)品銷售非常火爆,她的產(chǎn)品甚至引起了電視名人達尼·戴爾和艾莉森·哈蒙德的注意(倫德爾甚至拜訪了哈羅德的家,幫助整理她的櫥柜),倫德爾因此辭去了教學的工作。

不過,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倫德爾的生活方式。“我不明白為什么人們會這么生氣,如此生氣?”她說。倫德爾認為她的工作,就是教育那些充滿仇恨的評論者了解家庭收納的好處,但她知道他們有一點是對的:南瓜汁。在一個放著杯子的櫥柜里,倫德爾有三個塞著瓶塞的玻璃瓶,里面裝滿了紅色和黃色的液體;每個瓶子的側(cè)面都有一個白色的單詞:“南瓜”。“這是我唯一為了美觀而保留的東西,”倫德爾說,她承認把果汁從塑料瓶轉(zhuǎn)移到玻璃瓶并不省時。“這件事真的會讓人抓狂,我理解的。”
03
整理學為何興起?
很難想象,在一個沒有社交媒體的世界里,會有人把他們的南瓜汁從這個容器倒入另一個容器。雖然食品儲藏室曾經(jīng)是私人空間,但現(xiàn)在它們正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被分享。
2020年,歌手斯泰西·所羅門因分享了一段把薯片用伸縮桿掛在櫥柜里的視頻而走紅。她現(xiàn)在在BBC有自己的“整理”節(jié)目。
除了忙碌的父母,兒童和青少年也喜歡家庭收納的內(nèi)容,因為這會挑起一個令人愉悅的的自主感官經(jīng)絡反應(ASMR):當可可麥片被倒入塑料桶或蓋子上,傾斜而下的聲音會讓一些人感覺到愉快的刺痛。“令人舒適”這個詞在倫德爾的視頻中反復出現(xiàn)。

設計研究員麗薩·奧尼爾說,這都是“元消費”的一部分。奧尼爾解釋說,元消費者“消費有關(guān)消費的內(nèi)容”——Instagram上有近400萬個標簽為#整理的帖子,倫德爾每周會制作10個Tik Tok視頻。作家希勒和特普林在2020年受邀出演Netflix的一節(jié)目,而近藤麻理惠在她自己的兩部電視節(jié)目中展示了她的“近藤式整理術(shù)”。“理想之家的電視節(jié)目,會讓人們覺得,自己應該向往這些完美的家居生活方式,”奧尼爾說。
元消費還有另一個方面,奧尼爾將其描述為“消費為其他對象服務的對象”,或者說,為你的東西購買東西。在近藤麻理惠2010年最暢銷的家居圖書《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中,她告訴讀者將自己的物品收納在鞋盒里,如今,她在自己的網(wǎng)站上兜售30英鎊的竹制儲物箱。更別提,最近她表示,因為有了三個孩子,整理已經(jīng)不是自己優(yōu)先考慮的事情了。
解決過度消費的方法已經(jīng)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消費:如果你有太多的衣服和設備,只要買個收納箱把它們儲存起來就可以了。現(xiàn)在的整理涉及到獲取更多的東西——大量的儲物箱、收納盒和標簽。42歲的蕾切爾·伯迪特是萊斯特郡的一名專業(yè)收納師。她認為,由于亞馬遜的出現(xiàn),人們對她服務需求也增加了。她說:“買東西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了。”“我去過人們的廚房,到處都是亞馬遜的盒子。快速購物使得大家的家里到處都是東西。”

奧尼爾的碩士論文題目是《整理或者死亡:家庭收納工業(yè)如何制造元消費者》,她研究了哪些品牌在家庭收納的流行中受益。在美國,倉儲連鎖店Container Store的銷售額在2019年至2022年間增長了27%。約翰·劉易斯現(xiàn)在有一個家庭收納的專門購物列表——一個的谷物罐要20英鎊。2015年,大家做家庭儲物收納時,只能在當?shù)氐奈褰鸬暾业絻ξ锖校F(xiàn)在,這些東西,每家商店都有。
04
整理學是怎么來的?
那么,這一切究竟是從哪里開始的呢?80年代,荷蘭家居品牌Curver推出了第一個大塑料盒,這款奶油色的格子儲物盒現(xiàn)在可以在很多英國家居用品商店買到。日本品牌無印良品1991年進入英國,帶來了一系列亞克力收納盒,當時還上了Time Out和J-17雜志。2016年,宜家首席可持續(xù)發(fā)展官指出全球已經(jīng)到達物質(zhì)峰值狀態(tài)(大家不需要再買更多的燭臺和咖啡桌了),不過2022年,這家公司還是發(fā)布了Snurrad,一款售價29英鎊的透明塑料冰箱收納盤,可以旋轉(zhuǎn),方便拿取冰箱后面的調(diào)味品。這款產(chǎn)品在網(wǎng)上引發(fā)了火爆的關(guān)注,TikTok上的視頻分享獲得了280萬的點擊量。
倫德爾說:“你要對大家誠實一點,畢竟整理確實是要花錢的。”她告訴關(guān)注自己的用戶,可以去家樂福或者B&M購買收納盒。不過,對于那些沉迷于整理的人來說,他們不僅在投資自己的房子,還在投資自己的心理健康。對很多人來說,整理和收納是在一個日益失控的世界里,找回自己控制權(quán)的方式。

艾莉·基拉在第一個孩子出生后得了產(chǎn)后抑郁。她是自此開始愛上整理的。她來自薩默塞特郡,今年32歲,已經(jīng)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說:“在生孩子之前,我從未有過任何心理健康問題。”現(xiàn)在,她在YouTube視頻上發(fā)布家居整理視頻,“我的心情總是上下起伏,但是通過補充日常用品,清潔房間,我會重新獲得平靜和控制感——整理就是掌控。”
就像很多整理領(lǐng)域的博主一樣,基拉會儲存零食,將它們整齊地排列在自己家里的儲藏室里。整理讓她感到快樂,她把這種感覺比作健身的人所感受到的內(nèi)啡肽。患上產(chǎn)后抑郁后,她總是為孩子感到焦慮,不斷地擔心他們。如今,她把整理作為一種治療方式,“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這件事拯救了我。這就是我的療法。”
凱特·巴特利特對此表示同意。這位來自巴斯的營銷專家說,從學生時代起,她就將收納當成一種“應對機制”和“有創(chuàng)造力的釋放”。最近,整理還幫助她做好了當母親的準備。巴特利特說:“當我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時,我就為即將到來的失控而糾結(jié)。”她發(fā)現(xiàn)按照顏色來整理寶寶的衣服,對她緩解焦慮情緒有幫助。“我發(fā)現(xiàn),關(guān)注那些我能控制的事情,對我的精神有很大的幫助。”

李信軒是倫敦ESCP商學院的營銷學教授,她在研究近藤式整理術(shù)與幸福的關(guān)系。李說,許多人把整理自己的空間看作是整理自己的思想的方式。“有一個概念叫符號污染,”她說,“在家庭整理的語境中,這個術(shù)語指的是物品放在不合適的地方,這會違反了我們?yōu)橹車h(huán)境制定的規(guī)則……對一些人來說,清除污染和整理東西的過程讓他們覺得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不過,整理并不總是有益于心理健康。有一些人在清潔和秩序方面有強迫癥。心理學家塔拉·昆-西里洛建議人們要注意侵入性的想法,比如對細菌的過度擔憂。警告信號包括:因為優(yōu)先安排日常活動而錯過了重要活動;因為害怕家里變得臟亂而限制家里的活動;以及過強的儀式感(例如,在房間的同一個角落按固定模式吸塵)。
此外,觀看整理收納類的內(nèi)容也可能損害觀眾的心理健康——當觀眾遭受精心打造的完美內(nèi)容轟炸,一些人可能會感到自卑、焦慮、失控。2009年,美國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家做了一項研究。他們要求有工作的父母帶領(lǐng)大家參觀他們的家,并且檢測他們使用的有關(guān)“壓力”的詞匯,之后又測量了他們唾液中的應激激素皮質(zhì)醇水平。研究發(fā)現(xiàn),將自己的家描述為更有壓力的妻子,皮質(zhì)醇水平更平穩(wěn)。這些現(xiàn)象與慢性壓力、心理困擾和更高的死亡率有關(guān)。相比之下,丈夫的壓力狀況好很多。研究者認為,女性對家里的雜亂會感到更大的責任和更多的內(nèi)疚。網(wǎng)絡視頻中理想的家居整理可能會強化這種感覺。

05
整理學會加劇性別不平等問題嗎?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在這篇文章中,有一個明顯確實缺失的詞:“他”。2019年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女性仍然比她們的男性伴侶做更多的家務,即使當女人賺更多錢的時候。2014—2019年間,在家庭收入中貢獻更大的女性數(shù)量增加了30%,但45%的女性養(yǎng)家者仍然承擔了大部分家務,而男性養(yǎng)家者的這一比例為12%。因為要兼顧教學、育兒、烹飪、清潔和管理她的家庭規(guī)劃師業(yè)務,杰奎琳·倫德爾養(yǎng)成了更強大的管理習慣,而她的客戶“主要是女性和母親”。
當倫德爾的丈夫開了一家食品店時,TikTok的評論者稱贊他:“大家都說他太厲害了,他在做我每周都在做的事情!我卻得不到‘干得好‘的評價。”倫德爾說。那么,她有沒有考慮過通過為男性設計計劃本來重新平衡和挑戰(zhàn)社會的期望?““不,”倫德爾說,“因為我是我的目標受眾……我只是覺得我需要幫助女性,因為我們壓力更大。”

整理領(lǐng)域的博主們可能解決不了性別不平等的問題,那么她們的內(nèi)容會鞏固性別不平等嗎?
畢竟,當過度整理這件事變得不再稀奇,整理難道不會成為大家對女性對又一重期望嗎?倫德爾坦然表示,這的確是個問題(但她解決不了)。2023年,她想開始拜訪需要幫助的母親們,幫助她們免費整理房間。

編輯:南柯 排版:阿桃 監(jiān)制:April
原標題:《收納成為妻子的自我修養(yǎng)?整理學會加劇性別不平等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