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你扔掉的舊衣服,憑什么成了非洲街頭的爆款
你想過嗎,那些10年前被你扔掉的校服、五年前扔掉的工服,前年扔掉的過時短袖,最后去了哪里?
關于這個問題,或許接下來的內容能在讓你震驚的同時,回答一部分疑問。
看到上面這些圖片,想必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沒錯,無數由中國制造的舊衣服從此漂洋過海,前往了那片熱情的大陸——非洲,成為了不少當地人的日常穿著。
首當其沖的,就是那些曾經見證過我們職業生涯的工作服/文化衫,或者被我們無比嫌棄的校服。

圖源:網絡收集整理
▲身穿“華佗再造”的建筑工人,不免也讓人覺得他在拯救蒼生,還是在中醫館工作的那種

▲遠在非洲的兄弟,也不忘宣傳國美開業的好消息
01
被你嫌棄的舊衣服,
在這里大放異彩
雖然這些畫面堪稱“魔幻現實主義”,但或許很多人又會好奇:那些年被我們遺忘的舊衣服怎么就到了非洲去呢?
其實原因并不復雜,任意一件被我們扔在街頭垃圾桶的舊衣服,都有機會漂流過海去非洲尋得新主人。
除此之外,那些在小區和街道由企業設置的舊衣服回收箱,也是讓舊衣服飄向非洲的重要渠道之一。

▲圖源:Redian新聞
隨著脫貧工作的深入,處于貧困和低保的人群不斷減少,許多偏遠山區不再需要衣服或供大于求。
與此同時面對我國逐年攀升的廢舊紡織品,我國山區是根本無法全部消耗完畢的,這也催生了二手服裝出口的新興解決方式。

近些年來,中國二手服裝出口到非洲的規模,經歷了一場爆發式增長。中國在2020年反超歐洲,成為世界第一大二手服裝出口國,同時出口的規模接近美國的10倍。
目前,中國已是非洲最大的二手服裝出口國。
現如今,當我們幾年前捐贈的衣服出現在大洋彼岸已經無需感到奇怪,只能說這就是緣分的力量。

▲圖源:TexPro
在這些以噸位計量單位的衣服中,綜合算下來,一件二手衣服普遍只有幾毛錢,甚至更低。
非洲普遍炎熱且溫暖,因此輕便較薄的春夏更受歡迎。
甚至在部分熱帶國家的國民們,一年365天都是短袖短褲,往此類地區銷售的1噸衣服里可以涵蓋幾千件夏裝。

▲圖源:德國之聲DW
當這些衣服最后被投入非洲市場,僅有極少數有品牌且品相較好的衣服能售出百元高價之外,其最終售價也不過幾塊錢到幾十塊之間。
像前文中出現的大量校服和工作服,則明顯屬于后者,進入了非洲老百姓的衣柜,組成了街頭獨特的風景。

▲盧旺達首都內羅畢的一個名為Gikomba的二手服裝市場 圖源:BBC
受限于經濟條件,大部分人無法針對衣服進行精挑細選,跟我們熟悉的“逛地攤,買地攤貨”的感覺非常相似。

▲圖源:BBC

在非洲,以服裝市場進行交易的情況非常普遍,龐大的需求也滋生大量的就業崗位,僅盧旺達在2016年就有22000人直接在二手服裝市場內工作。
此外,美國國際開發署的研究發現,東非約有 67% 的人口至少從二手服裝市場購買了一部分衣服,因此二手的舊衣服簡直就是當地人的剛需。
▲有些商戶的選品則會更加聚焦,類似這位來自盧旺達的小販 圖源:BBC
綜合來看,二手服裝在非洲之所以會如此流行,核心原因還是在于經濟相對落后,有限的收入疊加不發達的紡織工業,使得人們只能被迫接受這一選擇。
在這里先提前祝愿非洲人民能夠早日穿上更好,更新的衣服吧,因為我們接下來要討論一些更加嚴肅的話題…
02
隱秘而未知的龐大
相信大多數人和言言一樣,在很早以前就被教育過環保的重要性,注重可持續發展的我們,也在很多小事上身體力行。
我們在購物時拒絕塑料購物袋的使用;關閉不必要的電源;保持空調溫度不過熱或過冷……但卻容易忽略掉這個始終存在于我們周圍的污染源——廢舊衣服。

▲你能預估今年跟你閨密逛街穿的裙子,五年后會在哪嗎 圖源:搜狐賬戶秀出新天地
數據顯示,中國每人每年平均丟棄3-5件舊衣物,2016年更是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2600-2800萬噸舊衣服產生。
在如此龐大的數量面前,襲來的自然就是那個避不開的話題——如何處置?如何面對環保問題?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報道提到,截至2016 年,服裝和鞋類行業占全球氣候影響的 8% 以上。是的,衣食住行的衣,比我們想象中的更有破壞力。

▲智利的阿卡塔馬沙漠,無數被拋棄的二手衣服正堆積成山,每年約有59000噸衣服運往這里,僅有少數會被有備而來的人帶走繼續利用,這正是龐大二手衣服歸處的一個縮影。 圖源:臺灣轉角國際
環保服裝機構greenofchange就有數據顯示,平均每生產1公斤的織物,就要消耗200升的水,有大量在清洗, 漂白,染色后產生的污水未經合格處理便被排放,成為水污染的原因。
同時在涂色、烘干和焗爐的過程中還會帶來VOCs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空氣,而這VOCs正是導致霧霾的重要有害物之一。

▲如何處理污水,無數服裝廠和紡織廠都在思考的問題 圖源:greenofchange

▲2019年汕頭日報報道 提醒污染距離我們并不遙遠 圖源:汕頭日報
更加糟心的是,服裝變成垃圾之后極難被自然講解,化為大量的固體廢態物。
就降解時間而言,尼龍材料需要30-40年,常見聚酯纖維需要幾十到上百年,而人造皮革可能需要500年才能完全降解。因此某種意義上,你的衣服比你“更加長壽”。
能大規模污染水和空氣的紡織工業,恰恰滿足的還是人類最基礎的需求,所以它的規模不僅居高不下反而與日俱增。

麥肯錫的一項研究顯示,服裝數量自2000年以來每年翻了一倍,也難怪greenofchange機構甚至直言“服裝工業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產業之一?!?/p>
當衣服穿著在身的時候它們裝點我們的美麗,被我們拋棄之后則會搖身一變成為危害環境的大兇手。那這些被人們丟棄的二手衣服,還有別的路可走嗎?
03
舊衣服遠比你想的更精彩
在茫茫多的二手舊衣服中,有一批特殊、獨特又高質量的存在,那就是Vintage。
Vintage一詞在時尚領域可被譯為古著,用較為嚴格的意義來解釋的話,Vintage指的是那些“有年份的、質量好的、同時帶有其生產年代特點的、多形容珠寶、服裝和箱包。“

▲圖源:VOUGE
Vintage和復古回潮在這些年,正逐漸成為不少年輕世代和時尚達人的心頭好,它們的走紅說明,過去的東西未必就是落后的,經典的東西總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美國歌手Zendaya在2022年穿著一件1998年Bob Mackie的復古禮服。對于歐美明星來說,穿著一件來自幾十年前的Vintage時裝并不意味著過時,反而意味著品味。圖源:getty image
年輕人們開始把幾十年前的款式穿戴在身,并樂忠于從舊衣服堆里挖掘驚喜單品。
這個風潮的流行正是年輕人的心態和文化認同變化的證明,在消費上更注重悅己而非炫耀,愈發不再盲目從眾。

▲左圖的一件來自1993年的Ala?a夾克,或許就能帶你傳回90s年代的晚會現場,想象右圖中攜手David Bowie的人是你吧 圖源:VOUGE
Vintage愛好者們比上一代消費者更注重環保,購買舊衣服助于防止衣物進入垃圾填埋場,部分愛好者甚至還有從爸媽手中“救下”某件衣服的經歷,一件爸媽20年前穿過的夾克,指不定就能搭配你的OOTD。
因此有人會說,Vintage文化的走紅是社會在變好的標志之一。

▲圖源:小紅書賬戶小眾表妹
其實不少中國人都對環境污染有著切身的體會,見證過霧霾天氣的那些記憶還并未遠去。
因此踐行和實踐環保,并非是一件遙遠且不重要的小事。不管是消費者還是品牌都應該相信,注重可持續性材料的發展,最終能讓我們共同獲益。
守護可持續燈塔,讓太陽照射下的土地不再一片滄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