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蘇中“建筑之鄉”謀求“二次騰飛”

2023年1月6日,江蘇省南通市,傍晚時分,工人們在建筑工地加緊施工。 視覺中國 圖
春節假期后第一周,蘇中多城不約而同召開建筑業大會。“要直面挑戰,加快轉型,再創南通建筑業黃金時代”“破解發展困境、加快實現海安建筑業‘二次騰飛’”“努力于變局中開新局、在危機中育新機,提升揚州建筑業整體水平”……危機中謀求再創輝煌,成為各地會議的核心關鍵詞。
以南通、揚州為代表的蘇中地區是建筑業發展高地,蘇中三市建筑業年產值長期占江蘇全省建筑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其中南通建筑業產值更是在全國地級市中首屈一指,堪稱建筑業“最強地級市”。
然而,受房地產行業下行等因素影響,建筑行業不同程度地遭遇了要錢難、轉型難等諸多難題,不少建筑企業尤其是民營建筑企業舉步維艱。
困境之下再出發,承壓前行的蘇中“建筑之鄉”近期釋放出的信心和決心,以及對建筑企業拓展發展空間、謀求“二次創業”的政策扶持備受關注。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一方面,蘇中各地政府均鼓勵建筑企業挖掘自身潛力,加快轉型升級,另一方面,也在加大企業金融支持、提升企業競爭力等方面明確予以支持。
開工第一周,蘇中聚焦建筑業再騰飛
春節假期剛結束,“推動建筑業再騰飛”在蘇中地區成了熱聊話題。盡管發展面對多重壓力挑戰,受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地方對建筑行業再創輝煌普遍持樂觀態度。
1月28日,也就是春節后上班的第一天,揚州市除了召開以做優營商環境為主題的“新春首會”之外,還召開了全市建筑業發展大會,黨政一把手均出席。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揚州市委書記張寶娟在大會上表示,2022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發展環境、超出預期的多重壓力挑戰,揚州建筑業企業在發展總量、貢獻度和發展質態等方面取得了極不尋常的成績。她說,要努力在變局中開新局、在危機中育新機,不斷提升揚州市建筑業整體水平。此后的1月29日和30日,揚州市邗江區、江都區也先后召開了推動建筑業發展的相關會議。
南通下轄的縣級啟東市和海安市,分別在1月30日和31日召開了建筑業發展工作會議。南通市副市長、啟東市委書記李玲表示,去年,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沖擊的不利因素影響下,啟東建筑業發展經歷了一段較為困難的時期,但從宏觀形勢、政策環境、啟東實際看,建筑業“穩”的基礎依然牢固、“進”的動力依然充沛、“好”的態勢依然清晰。
海安市則提出,要實現建筑業的“二次騰飛”,破解發展困境、厚植發展優勢,把“海安建造”這塊招牌做得更好、打得更響、擦得更亮。
南通市海門區也在1月31日召開了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并配套出臺了《關于促進海門區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在支撐建筑業企業經營發展、資質晉升、新技術運用、創新創優、人才培養等十個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2月3日,南通市召開全市建筑業發展大會,要求激發“四敢”精神,推進現代化“建筑強市”建設,匯聚起打造“新時代建筑之鄉”、再創南通建筑業黃金時代的合力。這也是南通時隔5年再次召開建筑業發展大會,也就是當地俗稱的“鐵軍大會”——“南通鐵軍”是南通建筑人共有的代名詞。
南通市市長吳新明表示,近年來,全市建筑業在多重困難挑戰中保持較好發展態勢,產業規模突破萬億,行業實力持續增強,“南通建造”享譽內外,轉型升級初見成效,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說,要堅定信心拼命干、找準方向勇敢闖,再造南通建筑業的黃金時代。
困境之下,如何再出發?
蘇中地區對建筑行業的關注度如此之高,與其取得的江湖地位密不可分。江蘇省住建廳、省統計局聯合發布的一份《2021 年度江蘇建筑業發展報告》顯示,當年蘇中地區(揚州、泰州、南通三市)完成建筑業產值20120.6億元,占江蘇全省比重達48.3%,幾乎是“半壁江山”。其中,南通市2021年完成產值 10612.2 億元,占全省比重為25.5%,不僅在省內穩坐“第一把交椅”,在全國地級市中也是冠軍。
2022年,南通建筑交出的成績單依然不俗。據“南通發布”客戶端2月4日報道,近五年南通建筑業總產值連續跨過三個千億大關,2018年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2022年達到1.1萬億元,在全省占比超過1/4;目前全市擁有建筑企業5000多家,其中特級和一級資質企業有433家、數量穩居江蘇第一;南通建筑業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是農村居民收入的3倍多;南通建筑企業目前已累計奪得122座中國建筑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獲獎數在全國地級市中名列第一。
另外,揚州市2022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5100億元,同比增長5%,總量居江蘇三甲,僅次于南通和省會南京之后。
不過,危機感也是如影隨形。
首先就是要錢難。近年來,南通已有數家明星建筑企業傳出面臨債務危機。“受房地產下行影響,特別是部分大型特級資質建筑施工企業受恒大等龍頭房地產企業暴雷的沖擊,全省建筑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今年江蘇兩會期間,致公黨江蘇省委提交了《關于引導我省民營建筑企業轉型 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并分析稱,雖經多方努力,受影響的部分企業流動性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由于被拖欠的工程款和在手商票數額巨大,要錢難的問題一時難以根本解決。
這還只是一方面。蘇中民營建筑企業前期依賴城鎮化紅利快速增長,企業在規模不斷擴張的同時自身也留下不少“硬傷”。上述提案稱,不少民營建筑企業還停留在傳統項目經理負責制模式,生產方式離現代企業管理差距較大。
還有“南通發布”的相關文章也提到,南通建筑企業在技術積累、裝備水平、人才儲備、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都還存在短板與不足,這導致南通建筑業長期局限在傳統的房建、土建領域,難以突破。
突圍:“等風來,更要乘風起”
困境之下,蘇中“建筑之鄉”并沒有選擇靜觀其變。“‘等風來’更要‘乘風起’,要在把握大勢、搶抓機遇中堅定發展信心。”南通海門區委書記郭曉敏表示,當前,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經濟回歸常態,市場復蘇明顯,產業鏈供應鏈運轉更加暢通穩定。她說,“新型城鎮化”加快釋放投資紅利,“保交樓”政策有力托底房地產市場,“上海大都市圈”促進要素流動互通,交通格局重塑帶來發展機遇,因此要用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困難和風險,進一步堅定信心、鼓足干勁。
蘇中多地也拿出了扶持建筑業發展的具體政策和舉措。
金融支持方面,南通本次建筑業發展大會提出,探索設立建筑業母基金,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防范金融風險,同時引導各級金融機構把更多優質金融資源投向建筑企業。南通市海門區鼓勵商業銀行加大配套貸款力度,保持建筑業貸款連續穩定、適度增長。
拓展空間方面,南通此次組建了南通建設交通集團,目的在于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幫助本土民營建筑企業更好參與基礎設施領域的市場競爭。張寶娟在本次揚州建筑業發展大會也提出,要在延伸發展上下更大功夫,推動特級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向“公鐵基”、城市更新、片區開發等領域拓展。揚州市邗江區鼓勵重點企業向設計、采購、施工、運營一體化的工程總承包發展,逐步從“建造房屋”向“經營項目”轉變。
人才建設方面,南通將發揮“教育之鄉”與“建筑之鄉”的疊加優勢,加快組建南通建筑工程聯合產業學院,為建筑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撐。海門提出,對引進的高級或專業的建筑業人才,按照該區人才引進政策進行獎勵。邗江推出的人才新政明確,要對建筑行業人才在引進培養、項目落地、購房租房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站在轉型發展的“十字路口”,建筑業已經到了“慢一步都不行”的危急時刻。好在,“優等生”紛紛拿出了辦法,展現了姿態。據“南通發布”報道,春節前召開的江蘇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南通團小組會議上,省人大代表、龍信建設集團董事長陳祖新說了一句話,代表了南通建筑業主流人士的信心。
“建筑業不能垮,也不會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