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環境司法保護湖南案例:“刑民齊下”,跨省倒危廢判刑還賠錢

澎湃新聞記者 譚君
2018-06-07 08:55
來源:澎湃新聞
? 法治中國 >
字號

一家湖北的環保公司,將其無法處置的377噸固體危廢物,交由他人跨省傾倒在湖南郴州多個鄉鎮的山地、鐵坑中,造成污染。

這起后果特別嚴重的污染案,公司及多名涉案人員因犯污染環境罪獲判之后,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法院再判其支付危險廢物處置、環境修復等費用265萬元。

涉案的武漢創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可謂“賠人又賠錢”。在這起環境污染案中,環保、公安、檢察、法院各盡其職,“刑民齊下”,使得環境違法者在受到刑事處罰后又被追究民事責任。

新聞發布會現場 湖南高院微信公眾號 圖

6月5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湖南高院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該案作為湖南環境資源司法保護的9個典型案例中的第一個被通報。

湖南高院審委會委員、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曾得志說,該案的辦結對推進全省檢察公益訴訟的審判工作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污染罪狀:環保公司跨省傾倒377噸危廢物

2016年5月24日,湖南郴州市環保局應急辦電話12369接到了一個投訴,該市宜章縣迎春鎮碕石村村民反映碕石村有外地車輛運輸不明桶裝固體至當地掩埋,下雨天桶裝固體被雨水沖刷出來,污染了周圍農田和樹木。

這個投訴牽出了一宗跨省傾倒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大案。

宜章縣環保局執法人員趕赴現場檢查后,現場散發出強烈的刺鼻氣味,填埋點附近還有大片樹木死亡,初步監測確認填埋的不明物體應屬危險化學品。

鑒于案情重大,經當地警方、環保部門聯合調查,核實廢物轉運填埋者為宜章縣長村鄉曹某有。隨后,涉案的武漢創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黃某等人被抓。

湖南高院通報的案情顯示,公司注冊地在湖北武漢的武漢創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07年11月5日成立,經營范圍為再生資源開發利用、再生物資回收、環保化工原料制造、銷售(不含危化品)等。創盛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對屬于HW12類危險廢物的油墨渣無法處置,而外運至有資質處置的宜昌危廢處置中心處置,費用太高,配額太少。于是,黃某要創盛公司生產部經理曹某威找人來回收,處置費用不超過600元/噸。曹某威通過王某新、王某福二人的介紹,聯系到了無危險廢物處理能力的曹某有。三方約定了油墨渣的處置費用。

截至2016年1月,創盛公司在未審查曹某有是否具備危險廢物處置能力的情況下,先后五次將案外人委托其處置的危險廢物HW12中的油墨渣以及少量的HW49中的廢抹布、手套共11車約377噸直接轉交給曹某有處置。創盛公司共支付處置費用213850元,其中,曹某有得處置費163190元,王某福得介紹費8710元,曹某威和黃某共得回扣41950元。

曹某有將從創盛公司拉回來的危險廢物隨意傾倒、堆放在湖南郴州市宜章、臨武的多個鄉鎮的山地、鐵坑中,僅進行了簡單的填埋處置,未采取任何防滲漏措施。

案發后,經宜章縣環境保護監測站、郴州市環境監測站出具監測報告,湖南省環境保護廳出具認可意見,傾倒、填埋在宜章縣迎春鎮山上村馬鞍山S354省道201KM路段東側山地的廢物取樣檢測出鉛含量為1.99mg/L,超過了國家標準,PH值為1.78,具有強酸性,系有毒物質;傾倒、填埋在臨武縣金江鎮鐵坑的廢物及土壤取樣檢測出鎘、鉛、鉻、銅、鎳、鋅含量均超過了國家標準。

經湖南省環境保護科學院研究院鑒定評估,本案對宜章造成損失共計人民幣1466929元。

刑民齊下:環保公司“賠人又賠錢”

2017年10月27日,宜章縣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刑事判決:武漢創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和黃某、曹某威、曹某有、王某新、王某福均犯污染環境罪。其中,創盛公司被判處罰金80萬元;黃某等5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到一年不等,并處罰金;被告人非法所得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這起環境污染案件并未止步于刑事追訴。在警方偵辦該案時,正值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修訂,正式確立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郴州市人民檢察院隨即立案并層報最高人民檢察院批準,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向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訴請創盛公司及黃某等被告承擔危險廢物現場清理轉運費和處置費、環境修復費、環境監測費、環境損害評估費等共計265萬余元。

該案也系湖南首例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案,各方高度重視。2018年5月3日,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全國首屆審判業務專家、郴州中級法院院長羅水平擔任審判長主審該案,郴州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劉力新出庭履行公益訴訟起訴人職責。

郴州中院認為,郴州市人民檢察院提起本案訴訟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創盛公司等被告實施了本案環境侵權行為,與環境損害的后果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均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當庭判決各被告承擔處置好傾倒于臨武縣境內的危險廢物、消除危險并修復被損害生態環境(須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民事責任,并連帶支付危險廢物處置費、環境修復費、環保部門處置環境損害的費用損失等共計265萬余元。

一審宣判后,各方當事人均未提起上訴。

跨行政區劃管轄環資案件,維護公共利益

在湖南高院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南高院審委會委員、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曾得志說,郴州市人民檢察院發現破壞生態環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并依法提起公益訴訟,屬于依法履行法定職責,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該案中,法院不僅判決各被告支付環保部門處置環境損害的費用損失,同時還承擔履行處置危險廢物、消除危險、修復生態環境等民事責任,判處金額達256萬余元,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損失填平,對推進全省檢察公益訴訟的審判工作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加強環境資源審判方能彰顯司法保護在環境資源保護和治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曾得志說,2016年以來,湖南法院立足湖南“三山四水兩湖”和“有色金屬之鄉”等地理與生態環境實際,全面謀劃全省法院環境資源專門化審判工作新格局,切實發揮司法保護環境資源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6年1月,湖南高院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庭,由此拉開湖南省環境資源專門化審判體系建設序幕,并推動全省法院科學合理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探索跨行政區劃管轄的專門化審判庭建設。

據曾得志介紹,目前,長沙、岳陽、郴州、永州中院環境資源庭,湘江、洞庭湖、東江湖三個環境資源專門法庭均已建成,重點管轄跨區域環境資源案件,其他地區法院在有關業務審判庭設立專門環境資源審判合議庭,管轄屬地一般環境資源案件,形成全省法院環境資源專門化審判體系新格局。

據曾得志介紹,兩年來,全省法院加大對環境資源案件的受理、審理和判決執行力度,全省法院共審結各類一、二審環境資源案件7221件。同時,把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的審理作為環境資源審判的一項重要任務,共受理各類環境公益訴訟案件8件,審結了4件。上述案件及時妥善處理,保護了湘江、洞庭湖流域水質安全,維護了環境公共利益。

    責任編輯:朱遠祥
    校對:劉威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昌市| 台山市| 木里| 娱乐| 桑植县| 珠海市| 河间市| 南靖县| 封开县| 喜德县| 道孚县| 安龙县| 逊克县| 四平市| 来安县| 余姚市| 图们市| 正阳县| 平舆县| 邢台县| 本溪| 商洛市| 罗甸县| 焦作市| 铁力市| 祁连县| 桐柏县| 保定市| 张家界市| 抚远县| 湘潭市| 嘉义县| 睢宁县| 名山县| 长白| 辉南县| 扶沟县| 太康县| 工布江达县| 新沂市| 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