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生貧病交加的她,卻是加拿大首屈一指的民間藝術家
《莫娣 MAUDIE (2016)》,這是一部讓人全程在笑又忍不住會落淚的片子。豆瓣評分達8.9分,卻有點冷門。這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藝術家傳記電影,又不同于以往的藝術家傳記片。由于貧窮和疾病,女主人公一生都沒有離開她生活的地方,但這不防礙她畫出對于世界的想象力。曾經的社會邊緣人莫娣成為了加拿大首屈一指的民間藝術家之一,她說:“浮生一切,都已被框成一幅畫。”

故事發生在加拿大風景優美的海邊小鎮(NOVA SCOTIA),小鎮的風景如畫,以至于影片每一幀都如畫般美。



而男主路易斯是一個流浪魚販,長年離群孤居,中年、單身、孤兒、脾氣暴躁、性格粗魯,魚販想要找個女傭幫忙清理家里,莫娣想要擺脫姨媽自食其力,兩個人開始有了交集:
但最初,路易斯并不想接受莫娣,明明是想找女傭幫干家務活,怎么能再找個自己都照顧不了自己的人?





偶然,一位來度假的美國藝術商人Claire Stenning發現并喜歡莫娣的畫,把它買回紐約,漸漸的莫娣有了名氣,很多人慕名過來小屋買畫,就連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尼克松都專門寫信索要莫娣的畫。
雖然并不懂妻子畫的是什么,但路易斯也慢慢變成了一個有點笨拙的寵妻狂魔:他雖然嘴上說著反對莫娣的話,但落實到行動上,都是按著莫娣的意愿行事。他摳門,但是舍得花錢給莫娣買畫刷顏料;當鎮上小販嘲笑莫娣的畫時,他還會護妻。嘴上一邊抱怨莫娣因為畫畫,都不打掃家里衛生,一邊拿起掃帚承擔起家里打掃的工作。莫娣說:“你去門外打掃,屋子打掃的灰把我的畫弄臟了怎么辦?”他就只好乖乖關上門到門外去打掃。莫娣創作的時候被蚊子打擾,她想要一個紗窗門,路易斯嘴上說不同意,但轉身還是為她裝上了紗窗。

全片沒有刻意煽情,真摯而自然、帶我們共同經歷了他們生活的四季輪回與變化。

男主伊桑?霍克,年近50的大叔,我個人認為被顏值拖累了演技,以至于影片后面真人莫娣和路易斯出現時,因為真人反差太大,我竟然覺得有點出戲。
故事也沒有大家期望的圓滿結局:莫娣因畫成名,但和丈夫的一生卻都在貧窮中度過:影片最后,她的風濕關節炎越來越痛,加之突來的肺病,1970年,莫娣帶著人生的遺憾永遠離開這個她為之摯愛的世界。
誠然,影片當然會有戲劇化的成分,以至于說大家真實的路易斯原型并不如電影里描繪的這般溫暖。
回到莫娣真人藝術創作的開始,孩童階段的她,大部分時間都是孤獨的,主要是因為她對其他孩子周圍的分歧感到不自在。她出生時幾乎沒有下巴,總是比其他人小得多。但她似乎是一直是個快樂的孩子,她喜歡與父母和兄弟在一起的時光。莫娣的母親開始繪畫圣誕賀卡出售,因此她的藝術生涯開始了。
她的生活和世界唯一延伸到迪格比縣,1935年-1937年,莫娣的父母相繼去世,根據當時家庭慣例,她的兄弟繼承了這個家庭。她搬到迪格比和她的阿姨住在一起,在那里,她遇到了流浪魚販埃弗雷特·路易斯,并于1938年結婚。
莫娣一生都與路易斯一起住在馬歇爾鎮的家中。盡管身體有瑕疵,但這兩個人卻被視為彼此強大的陪伴,由于莫娣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惡化,她無法做家務。路易斯照顧了這所房子,莫娣通過她的畫作作為家庭收入,他們是令人自豪的一對。
莫娣最出色的作品出現在她早期創作的圣誕賀卡中。從來自MAUD的問候以一系列筆墨卡片開始,她親自親手寫給家人和朋友的問候。
而當她的關節炎惡化時,她的風格發生了變化,她轉向紙板上的大幅油畫,這些創作一直持續到1970年去世。
她的人生經歷最讓人動容的是她對于繪畫與生活的這份熱愛:

如果你仔細看莫娣真人的這張照片,你會看到她的手的畸形其實很嚴重,你甚至擔心她能不能握住畫筆?但是,就是這樣一雙手,畫出了一張又一張,她想象中的美好世界與時光的畫面。
莫娣早期的贊助人,藝術商人Claire Stenning很早就發現了她作品中的美好:“莫娣的畫里有一種非常強大的純真感,沒有一絲一毫的陰郁,感覺所有的一起都是快樂的、晴朗的、活潑的。”

由于貧窮和疾病,莫娣一生都沒有離開她生活的地方,但這不防礙她畫出對于世界的想象力。





雖然他們住的房子很小,也缺乏室內管道和電力等現代化設施,但房子充滿著她的藝術。
那些看到她的路邊標志“出售油畫”后停下來的人,發現一個安靜的女人帶著愉快的微笑。她的笑容并非來自畫作的自豪感,而是創作行為本身以及其他人似乎從她的作品中獲得的樂趣。
她喜歡畫畫,畫畫可以讓她暫時忘記現實,沉浸在自己的想象的世界,畫著畫著,生活好像沒那么壞了,時間也不知不覺溜走了。通過報紙和雜志的文章以及電視紀錄片,莫娣變得眾所周知,她的聲譽在今天仍在增長。
在莫娣及丈夫死后,這個充滿愛意的彩繪房子開始出現惡化跡象,為了阻止這一現象, DIGBY地區的一群居民成立了莫娣·路易斯彩繪房屋協會; 他們唯一的目標是拯救這個有價值的地標。

經過多年籌款后,1984年,這座房子被賣給了新斯科舍省并轉交給當地Art Gallery of Nova Scotia進行保管。


1996年,利用加拿大聯邦財政部和私人個人資金,新斯科舍省開始了房屋的保護和恢復過程,最后經過全面修復的房屋在Art Gallery of Nova Scotia 永久展出。
莫娣克服了類風濕關節炎的身體挑戰,成為加拿大首屈一指的民間藝術家之一。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不藝。原題為《她一生貧病交加 卻是加拿大最有名的民間藝術家》。“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經授權轉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