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夜間7公司宣布預虧超百億,A股虧損榜前十或有四席易主
A股歷史虧損榜前10名或將重新排序。
1月30日晚間,多家上市公司密集發布了業績巨虧預告。Wind數據顯示,有400余家公司預計2022年虧損過億元,其中更有7家上市公司預告凈利潤虧損規模至少超過百億元。
其中,中國國航(601111)以至少370億元的預虧規模,成為2022年A股“預虧王”;中國東航(600115)緊隨其后,預虧規模至少360億元;南方航空(600029)預計至少虧損303億元。位居前三。
至此,截至1月31日16時(下同),包括1月20日發布預虧公告的中天金融(000540)外,共有8家上市公司預虧至少超百億。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按照目前已披露的預虧規模排名,A股近十年的虧損榜前10名將再次改寫。其中,中國國航、中國東航、南方航空、藍光發展(600466)將分別位居第5、第6、第8、第9名。
根據滬深交易所規則,1月31日是創業板公司和其他業績大幅波動的公司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的截止日。因此,大批A股公司趕在“最后一刻”披露業績巨虧預告。

三大航預虧均超300億
1月30日晚間,大批上市公司發布業績大額預虧公告。規模方面,截至目前共有8家上市公司預虧逾百億,其中“三大航”分列前三。
具體而言,這8家公司分別是:中國國航,2022年預計虧損370億元到395億元;中國東航,預計虧損360億元至390億元;南方航空,預計虧損303億元到332億元;藍光發展,預計虧損219億元;榮盛發展(002146),預計虧損190億元至250億元;海航控股(600221),預計虧損185億元至220億元;中天金融,預計虧損125億元至139億元;正邦科技(002157),預計虧損110億元至130億元。
中國國航成2022年度的“預虧王”,中國東航和南方航空同樣虧損居前。根據公告計算,三大航去年凈虧損至少1033億元,較2021年擴大152%。其中,國航去年凈虧同比擴大約122%至137%,東航去年凈虧同比擴大195%至219%,南航去年凈虧同比擴大150%至174%。
對于2022年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三大航均提及去年受到新冠疫情持續影響,旅客出行需求處于低位。同時,國際油價高企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等,也進一步加重了成本壓力。
此外,藍光發展業績預告稱,本期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系經營虧損、減值計提。公司2022年預計產生經營虧損約58億元;公司計提了約160億元的減值損失,主要為存貨跌價準備。
榮盛發展則指出,公司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度降低,主要受市場情緒持續低迷、資產減值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同時,由于2022年度結轉的開發項目利潤率下降,從而導致毛利潤同比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正邦科技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生豬養殖板塊銷售生豬844.65萬頭,銷售收入89.54億元,單頭銷售價格1060元,銷售規模及銷售價格較前一年均有所下降。
改寫A股虧損榜,三大航和藍光發展進入近十年虧損排行榜前10名
澎湃新聞記者統計顯示,2010年年報至2021年年報中,共有29家公司全年凈利潤虧損超過100億元。
其中,2012年、2014和2017年各有1家,2016年有2家,2019年有3家,2020年有8家,2021年有13家。
具體而言,Wind數據顯示,2012年年報中,中國中冶(601618)虧損104.55億元。
2014年年報顯示,中國鋁業(601600)虧損170.49億元。
2016年年報顯示,石化油服(600871)虧損161.45億元,中海油服(601808)虧損114.59億元。
2017年年報顯示,石化油服虧損105.83億元,再次排名第一。
2019年年報顯示,鹽湖股份(000792)大幅虧損466.62億元,排名第一。飛馬國際(002210)虧損123.26億元,眾泰汽車(000980)虧損111.91億元。
2020年年報顯示,虧損排名前10的公司中,有8家虧損規模均超過100億元。其中,海航控股(600221)虧損687.43億元,ST康美(600518)虧損310.96億元,虧損均超過300億元。
2021年年報顯示,虧損超過100億的上市公司增至13家。其中,ST易購(002024)虧損441.76億元,華夏幸福(600340)虧損398.36億元。

如果按照目前已披露的預虧規模排名,中國國航、中國東航、中國南航、藍光發展的370億元、360億元、303億元、219億元的最低虧損規模,將步入2010年至2021年年報虧損的前十名。
其中,中國國航、中國東航的虧損規模,將位居2021年的華夏幸福之后,分列第5、第6位。
中國南航將位居2020年的ST康美之后,排名第8位。藍光發展將位居2021年的正邦科技之前,排名第9位。

109家至少虧10億
整體來看,截至1月31日記者發稿,Wind數據顯示,共有2603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業績預警。其中,960家出現預虧。
規模方面,發布預虧公告的上市公司中,預虧虧損規模至少超百億的有8家。
50億元至一百億元的有18家,30億元至50億元的有28家,20億元至30億元的有50家,10億元至20億元的多達109家。
幅度方面,發布預虧公告的上市公司中,預虧幅度最高的是晉控電力(000767),預告凈利潤同比下行20929.54%,位居第一。
安奈兒(002875)、英力特(000635)緊隨其后,預告凈利潤同比下行8812.36%、8249.20%,均超過8000%。中成股份(000151)預告凈利潤同比下滑7377.29%。
亞星客車(600213)、春秋航空(601021)、華文集團(000793)、鼎龍文化(002502)預告凈利潤同比均下行逾6000%。*ST新海(002089)、中葡股份(600084)的預告凈利潤同比均下行超5000%。

1630家預增,中國石油、中國海油預告凈利潤最低均超千億
不過,在一片暴雷聲中,也有業績預喜的公司。Wind數據顯示,共有163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預增公告,2022年的預告凈利潤下限均為正數。
其中,規模方面,凈利潤預增最高的是中國石油(601857),去年凈利潤最少預增了1450億元,位居第一。
中國海油(600938)緊隨其后,去年凈利潤最少預增規模同樣超過1000億元,達1396億元。
中國神華(601088)、貴州茅臺(600519)預告凈利潤下限均超過600億元,分別為687億元、626億元。陜西煤業(601225)、兗礦能源(600188)去年凈利潤最少預增規模則均超過300億元,分別為340億元、308億元。
寧德時代(300750)、通威股份(600438)、天齊鋰業(002466)、紫金礦業(601899)預告凈利潤下限均超過200億元。

幅度方面,預告凈利潤同比增幅最高的是滄州大化(600230),高達7962.50%,位居首位。
寧波富邦(600768)預告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6000%,達6139%。滬光股份(605333)、上海誼眾(688091)預告凈利潤增長均超過4000%,分別為4171.20%、4102.90%。
融捷股份(002192)、嘉應制藥(002198)去年預告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3000%,分別為3707.33%、3419.94%。
吉翔股份(603999)、東方日升(300118)、普源精電(688337)、愛旭股份(600732)、電子城(600658)預告凈利潤增幅均超過2000%。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