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3年新低!三星上季度半導體營業利潤暴跌九成,尚無削減投資計劃

當地時間2023年1月5日,韓國首爾,三星電子公司出售的Galaxy Z Fold 4智能手機。人民視覺 資料圖
三星電子去年營收創歷史新高,但2022年第四季度因存儲業務收入急劇下滑,導致季度營業利潤大跌近七成。
1月31日,三星電子正式發布的第四季度和2022財年業績顯示,第四季度,銷售額為70.46萬億韓元,營業利潤為4.31萬億韓元,同比下滑68.95%。這也是自2014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跌破5萬億韓元,遠低于市場預期。
2022年三星電子全年銷售額為302.23萬億韓元(約合1.66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09%,創出歷史新高;全年實現營業利潤43.38萬億韓元(約合2380億人民幣),同比下滑15.99%;凈利潤為55.66萬億韓元,同比增加39.46%。
三星電子稱,由于全球經濟放緩,市場需求疲軟,公司第四季度的商業環境嚴重惡化,產品價格下跌和客戶繼續調整庫存,導致公司的存儲芯片業務的收益急劇下降。
半導體短期需求恢復令人擔憂,不削減投資
公告顯示:三星半導體業務第四季度的合并收入為20.07萬億韓元,同比下降23.6%,營業利潤為0.27萬億韓元,同比下降96.9%,這是自2009年第一季度以來出現的最低值。
韓國《朝鮮日報》稱,三星半導體仍以98.46萬億韓元的年銷售額穩坐全球第一。臺積電年銷售額仍然比三星電子低4萬億韓元左右。
三星稱,由于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劇,客戶繼續調整庫存,整體內存需求減弱。同時由于宏觀問題加深導致消費者情緒惡化,價格進一步下跌,加上大量庫存估值損失,結果與上一季度相比大幅下降。
展望今年第一季度,三星認為,隨著經濟不確定性的持續,客戶的庫存調整立場保持不變,短期內的需求恢復勢頭令人擔憂,但公司將通過積極應對高端產品的需求,繼續將不利影響降至最低。
三星近年加大了在芯片代工領域的投資,與臺積電爭奪芯片代工市場。三星表示,由于公司在先進節點產能擴張、客戶基礎和應用領域多樣化的支持下,代工業務第四季度收入創下新紀錄,利潤同比增長。全年銷售額也創下歷史新高。
三星披露下一代GAA工藝,其中3納米第一代工藝目前正在以穩定的產量大規模生產,并且基于第一代大規模生產經驗,3納米第二代工藝的開發正在快速進行。
三星預計,由于需求疲軟,第一季度的使用率將下降,收益也將相應下降。2023年,由于經濟放緩和庫存調整,上半年需求可能會暫時下降。公司預計市場需求將在下半年恢復,主要集中在HPC(高性能計算)和汽車行業。
三星表示,將努力為3納米第二代工藝贏得新客戶,專注于第一代2納米工藝的開發,并繼續開發專業和成熟的工藝,以實現汽車/物聯網等應用的多樣化。
由于半導體整體市場低迷,三星是否減產和減少半導體投資成為關注焦點。韓國《朝鮮日報》表示,去年,SK海力士宣布減少半導體投資和減產,但三星一直堅持“不會人為減產”的立場。證券界有預測稱,因半導體存儲器行業面臨史上最嚴重的低迷局面,三星電子有可能會宣布減產。因為有分析認為,今年上半年半導體寒冬仍將持續,三星電子半導體部門今年前兩個季度可能會出現虧損。一位證券公司人士稱:“如果三星電子參與減產,需求斷崖恢復時間有望提前,半導體存儲器漲價的時間也有望提前。”
不過,路透社31日報道稱,三星電子暗示,今年沒有削減芯片投資的計劃,盡管全球經濟疲弱令該行業陷入十多年來最嚴重的低迷。
路透社認為,三星沒有削減投資以應對需求放緩和價格下跌,而是暗示將通過生產線維護、設備調整和轉向先進的芯片制造工藝,抑制短期生產。該公司還表示,將提高用于研發的資本投資比例。
預計2023年智能手機市場需求將收縮
三星另一個重要業務是手機業務,主要是移動體驗(MX)部門。MX和網絡業務第四季度的合并收入為26.90萬億韓元,營業利潤為1.70萬億韓元。
三星表示,第四季度智能手機市場需求依然疲軟,由于持續的通貨膨脹和地緣政治不穩定,大眾市場急劇萎縮。MX業務報告稱,由于旗艦機型的新產品效應減弱,以及經濟放緩導致需求疲軟,智能手機銷量下降,銷售額和利潤均出現季度環比下滑。大眾市場智能手機銷量下降的影響比之前預期的更大,而旗艦手機銷量與市場預測相比保持良好。
三星還預計,由于持續的宏觀經濟不確定性,預計今年第一季度所有智能手機細分市場的市場需求將連續下降。三星還表示,預計2023年智能手機市場需求將收縮,預計大眾市場機型將受到最大影響,而消費者對高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需求預計將保持相對穩定。
三星計劃通過加強其高端旗艦產品的競爭力,提升銷售和盈利能力,而對于大眾市場,公司計劃與移動運營商合作開展各種銷售計劃,包括旨在擴大5G智能手機用戶群的計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