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讀圖 | 圖書館里的小旅行,與攝影師蒂博·波里爾同行
Melissa
“閱讀是孤獨的”,有感于卡爾維諾的這句話,法國攝影師蒂博·波里爾(Thibaud Poirier)用一年時間走訪歐洲各地有著不同空間美學、風格與文化的圖書館。利用圖書館閉館后靜謐空寂的氛圍,他用鏡頭還原出只有熱愛閱讀的人才能讀懂的,那種沉浸在自我空間里孤獨感。
蒂博·波里爾稱,每間圖書館都是一座自我發(fā)現(xiàn)的迷宮。“它們讓我們借著閱讀發(fā)展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敘事,從內(nèi)部探索自我,而正是這種內(nèi)在敘事,將我們塑造為如今的模樣。在我心里,‘去圖書館’已經(jīng)等同于‘去旅行’,而閱讀或許是生活中最重要、最可持續(xù),同時也最容易實現(xiàn)的旅行方式吧。”

若安妮娜圖書館(Biblioteca Joanina),又名大學圖書館,是葡萄牙文化名城科英布拉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它被視為歐洲巴洛克建筑的絕佳樣本,也是由眾多才華橫溢的藝術家通力合作、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世界上最非凡的圖書館之一。圖書館在1717年,為響應當時葡萄牙國王若昂五世號召而建,因為這一緣故,我們可以在入口門廊上找到王室紋章的雕刻。
著名建筑師加斯帕·費雷拉(Gaspar Ferreira)使用造型一致的拱門對內(nèi)部空間進行區(qū)分,帶來了閱讀空間與藏書室聯(lián)通的開放式結構。木質書架上的裝飾圖案,由曼紐爾·德·席爾瓦(Manuel de Silva) 耗時三年繪制完成,彩繪天花板則由來自里斯本的藝術家安東尼·奧希莫伊斯·里貝羅(Antonio Simoes Ribeiro)和文森特·努內(nèi)斯(Vicente Nunes)合力創(chuàng)作。在這些繪畫效果映襯下,室內(nèi)空間顯得開闊而通透。大廳里面的一堵墻上,我們還能找到一幅1730年的錦帛,上面畫著圖書館的第一代主人若奧五世的肖像。
作為歐洲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若安妮娜圖書館的古本書收藏自然不可小覷,目前,圖書館藏書量約為三十萬冊,主要集中于法律、哲學和神學領域,其中絕大部分出版于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而最古老的來自12世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地下室還有一座小監(jiān)獄值得一看,在過去被用于囚禁那些被科英布拉大學內(nèi)部法庭定罪的學生及學者。

圣熱訥維耶沃圖書館(Bibliotheque Sainte-Genevieve)位于巴黎最大最古老的修道院——圣日內(nèi)維耶修道院內(nèi),擁有超過200萬的藏書,也是巴黎深受觀光客喜愛的一處文化景點。圖書館于1843年動工,由法國著名理性主義建筑師亨利·拉布魯斯特(Henry Labrouste)操刀,基于學術圖書館蒙太古學院原址基礎上興建,而圖書館也繼承了前者自17世紀保存至今的眾多珍貴手稿和收藏品。
拉布魯斯特以善用鐵藝框架結構著稱,在這件作品里,他留下了一個使用18根細槽鐵柱支撐的氣勢恢宏的中央閱讀室,純黑色的細長鐵架順著屋頂中軸線向兩側延伸,曲線優(yōu)美的鑄鐵拱門上紋有精細的葉片及花卉圖樣,服帖而牢固地支撐起兩個桶形拱頂,讓整個空間看起來仿佛漂浮在天際一般。

同樣出自亨利·拉布魯斯特之手的黎塞留方院,之前曾以法國國家圖書館的身份招徠書友。1993年后,這里成為法國國家藝術歷史館駐地。2017年,由建筑師布魯諾·高帝(Bruno Gaudin)和維吉尼·布雷格(Virginie Bregal)主持的歷時6年的翻新工程暫告一段落之后,它又迎來了國立文獻學校圖書館這一“新房客”。自此,黎塞留方院作為三個知名文化機構的駐地,面向古跡文物愛好者和閱讀者開放。
位于建筑二層的拉布魯斯特閱覽室(Salle Labrouste),既是圖書館的對外名片,同時又是建筑師本人的標志性作品。拉布魯斯特又一次使用自己拿手的鐵藝框架結構,在10米高的寬敞空間里留下了16根直徑僅為一英尺的廊柱,由它們向上撐起9個深淺不一的穹頂。這里也是黎塞留方院菁華收藏品的集中展示區(qū),存放了包括手稿、地圖、硬幣、勛章、古董在內(nèi)的諸多寶物。

由建筑設計師馬科思·都德勒操刀的洪堡大學雅各布-格林中心圖書館(Jacob and Wilhelm Grimm Centre),在2009年建成當年及次年,曾拿下包括德國建筑師聯(lián)合會“尼克獎”、“柏林年度建筑獎”等多項榮譽。與常規(guī)圖書館將閱讀及藏書空間分散處理的方式不同,這個圖書館以中央閱覽室為軸,創(chuàng)造了一個集中、有透明感的室內(nèi)空間景觀。它允許讀者經(jīng)由中央閱覽室進入任意一個階梯式的閱讀區(qū),置身對稱分布的開放式書架中,也可以向下進入研習室,在不受打擾的學習隔間內(nèi)專注閱讀。圖書館匯集逾250萬份期刊雜志,以及至少12個院系圖書館體量的藏書,知識領域覆蓋教育、社會學、經(jīng)濟、歷史、哲學、考古、民族志等,跨度之大在德國無有可與之比肩者。
對于那些喜歡一整日“打書釘”們來說,這里也不失為一個理想的消遣場所。你可以隔著距離偷瞄自己上下左右閱讀區(qū)里的人來人往,也可以欣賞到室外景色以及不同角度的光線投射在這個恢弘無比的網(wǎng)格狀空間里的形態(tài)。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除了盛夏個別幾周中央閱覽室的屋頂會啟用遮陽設備外,在絕大部分的日子里,讀者只需要抬頭便能仰望藍天。

博爾赫斯曾說,“如果有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樣子”。造訪過斯圖加特市立圖書館(Stadtbibliothek)的人或許對于上述觀點也心有戚戚。這是一個最適合用“天堂”來形容的圖書館。它留給人的主要印象除了純凈以外,還是純凈。色彩極簡,形式極簡,就連光源也做到了簡約的極致,因為全館沒有任何直接照明。開放式書架像超市貨架一樣,五十萬本藏書一覽無余,同時又井然有序。
它的設計者,德國籍韓裔設計師李恩榮(Yi Eun-young)以牛頓紀念碑及羅馬萬神殿為靈感設計了這個通身白色的立方體,其結構就像洋蔥,一層一層剝開的話,最后會看到它的內(nèi)核——一個仍舊為白色的通透立方體。中庭天窗引入光線,地板中心有一個1米見方的噴泉,設計師將之命名為“靜默屋”。對于書蟲而言,這里可謂是至純至靜、遠離壓力源的所在。

附屬于國立博物館的研究圖書館(Rijksmuseum Research Library),前身為歷史悠久的庫伊普斯圖書館(Cuypers Library)。雖說它的名氣被國立博物館遮蔽,但對于懂行的藝術愛好者來說,這間圖書館可以說是是博物館最重要的一件展品。作為荷蘭藝術史研究領域的先驅,圖書館藏有30萬冊藝術史相關專著,以及超過3千種期刊、10萬份藝術品交易目錄。這里的閱覽室風格典雅靜謐,內(nèi)部裝潢至今維持著19世紀初建時的風貌,令人贊嘆。

與萬神殿和古羅馬遺址位于同一街區(qū)的卡薩納塔圖書館(Biblioteca Casanatense),得名于1620年至1700年在位的紅衣主教卡薩納塔。正是在此人授意下,這間原本隸屬于圣托馬斯學院、為修道士所建的圖書館,面向公眾敞開大門,成為后文藝復興時期羅馬最重要的文化活動中心之一。
在18世紀初,卡薩納塔圖書館的藏書量已經(jīng)高達2萬5千冊,后經(jīng)歷代管理者的不斷擴充,達到了40 萬冊的規(guī)模。除神學典籍之外,圖書館還收藏了大量與羅馬文明相關的典籍,更有版畫、 繪圖、 照片、古典家具,乃至環(huán)形球儀與天體儀等科學儀器的文物收藏。

安吉莉卡圖書館(Biblioteca Angelica)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公共圖書館,歷史比卡薩納特圖書館更悠久。它由奧古斯丁修會主教安吉洛·羅卡于1604年創(chuàng)辦,靠著主教本人及奧古斯丁修會會員不斷捐贈書籍,逐漸擁有了驚人的體量。館內(nèi)藏書涉及神學、音樂、文學、語言學、地理、城市景觀等不同領域,另外也存有大量逃過宗教裁判所審查的禁書。
位于圖書館一層的“瓦索”(Vaso)——一個以桶形拱頂為特色的矩形閱覽大廳,由深受羅馬教皇英諾森十世器重的建筑師弗朗西斯科·博羅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設計,之后由后輩建筑師在一個世紀后施工完成。“瓦索”毫無疑問是安吉莉卡圖書館最值得流連的角落。這里的書桌、扶手椅、黃銅燈,舉目所見幾乎所有物件都有來歷。而鑲嵌在這個溫柔空間外緣的迷人風景,是那些存放在木質書架里的逾萬冊教會歷書與搖籃本古籍。

作為與大英圖書館、牛津大學圖書館齊名的“歐洲三大圖書館” ,都柏林圣三一學院圖書館(Trinity College Library)一早聲名遠播海外,再加上電影《哈利波特》中的霍格華茲圖書館相關場景是在這里的“長室”閱讀大廳拍攝的關系,所以,無論何時,圣三一學院圖書館總是一幅游客紛至沓來的景象。
1592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出于“教化”愛爾蘭民眾的動機,參照牛津、劍橋大學的模式興建了圣三一學院。圖書館的建造,大大落后于圣三一學院主體建筑的施工進程,實際上到了1712年才開始奠基。但這一點并不妨礙它成為愛爾蘭最古老的圖書館。圖書館收藏了古本書近20萬冊,許多書籍都被列為愛爾蘭國寶級文物。其中,最珍貴的一件當屬《凱爾特經(jīng)典----走出黑暗,開啟光明》,它是公元9世紀由修士使用拉丁文寫在牛皮紙上的四卷福音書。據(jù)官方資料稱,僅靠這份手稿,每年就能吸引超過50萬名游客前來探訪。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