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桃園生物防治系列:生態農業可以簡單易行 | 綠會BCON-084
我今年擴大了一些地,其中有一片桃樹,一百五十多棵,以前連續兩三年沒有管理,荒廢了,同時生態也恢復了,去年冬天我接手,采取了生態管理模式,北面離化學植保的桃園有五十米,還受影響,假設生態果園有足夠大面積,效果會非常好。本視頻是桃園生物防治系列二。
生態農業可行嗎?今天是2022年5月9號,這是我們農場的一片桃樹,它遠離生活區,沒有雞鴨鵝的擾動,也沒有人的過多的干擾。它周圍的地也是我們農場的,也是采取了那種生態模式,不用化肥、農藥、滅草劑,所以我們這片的生態得以恢復。我們這里還是采取的那種不冬耕、保護天敵昆蟲越冬、表面施肥,蚯蚓還田等措施。在這里我們是比較有意識的加強和嵌入了蜜源植物,給各種昆蟲(包括所謂的害蟲提供棲息和越冬)的生活環境,我們還是利用了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平衡,達到不用農藥的目的。
視頻中可以看一下我們這個果園,我們這個桃園中,幾乎所有的桃樹看不到任何蚜蟲危害的跡象了。現在到了5月的中旬了,蚜蟲早已有了翅蚜兒,它具有飛翔的能力,往往在刮風的時候,它會往往從別的地方遷徙過來,所以在我們這個果園有可能在某一個面、在有順著風向的時候,有可能有蚜蟲危害的跡象,而這個時候(五月中旬)已經屬于蚜蟲危后危害的末期。你可以看一下我們幾乎所有的桃樹的葉子,非常好,看不到蚜蟲危害的跡象。
視頻中,你可以看到,這個地方有一點蚜蟲危害的痕跡,你可以看一下我們這個瓢蟲即將蛻變的若蟲,在這個地方。這說明一個什么問題?一個生態恢復的果園,一旦某些地方出現了所謂的害蟲,它的天敵昆蟲雖然有滯后性,但是隨之而來,又可以控制住害蟲。
假設我們不用農藥,我們甚至盡可能的減少人為的干涉,我們就可以把我們的人工成本(包括其他的成本)降下來,而我們桃的水果品質反而會提高,這種事情何樂而不為!
這是一個有蚜蟲危害的跡象的桃樹,這里面黑色的蚜蟲就是僵尸蚜,說明我們蚜繭蜂已經在這個地方繁殖和出現。我們非常敢肯定確定的是,蚜蟲危害一定會控制住的,我們可以去百度一下,蚜繭蜂控制蚜蟲的能力是非常強的。我們從那邊走過來到這里將近有六七十棵桃樹了,僅僅這一棵桃樹上有一部分枝葉有危害的跡象,同時它的天敵昆蟲同時存在,利用生物防治,利用生態平衡還是可以達到我們目的。
僅僅幾棵樹的個別枝條(有蚜蟲),我們屬于晚桃,八九月份成熟的,現在桃子的個頭也是非常好。

在我們這種生態農場,在利用生物防治的果園,我們的人工成本大概是普通防治成本的1/2甚至更少。
我們也很少來看我們這個桃園了,我們今天看這個地方就拍了一個視頻,邊看邊走邊拍共同完成。我們果園沒有使用化肥,所以它們現在沒出現太旺長的情況、旺長的春梢。(視頻中)這個地方又有一點蚜蟲危害的跡象,但是現在應該是屬于蚜蟲爆發的時間,但是又看不到蚜蟲,說明他在天敵昆蟲基本上已經控制住了。
這就是我們利用了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平衡管理的一種生態果園。我們幾乎不來照看的。但是我們這種效果,即使是你打藥,現在來說哪怕是在打了四五遍農藥的情況下,未必能達到我們這種效果。
我覺得我們順應自然,減少了人為的干涉,我們放平心態,我們就可以進行生態種植。
(注:本文為“桃園生物防治系列”視頻二。文章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和實踐。綠會融媒為生態文明的探索者、思考者提供傳播平臺。歡迎爭鳴,對話作者。請留言。)
文/王延靜 審/littlejane 編/angel
【往期報道】
BCON-081:《這場瓢蟲和蚜蟲的戰斗,猜猜最后結果會是什么?以生物多樣性之道,養萬物之生——桃蚜生物防治筆記》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2251821567409565
全國政協委員張威:關注生物防治,提案為可持續發展發聲(2020/5/20)
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854/12518.html
中國綠發會:《大力扶持生物防治事業并納入我國防災減災應急工作》(2020兩會提案建議稿)
http://www.cbcgdf.org/NewsShow/5022/12493.html
中國綠發會:《以生物多樣性之道,養萬物之生:CS012“文明驛站”王延靜的綠色果園蚜蟲防治記》(2021/5/16)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