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浪尖2023|韓璧丞:腦機接口產業發展進入加速期
【編者按】
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
站在2023年的新起點,澎湃園區懇談會推出新春特輯“浪尖2023”,五問經濟學家、產業專家、企業高管、投資人,尋求元宇宙、芯片、光刻機、氫能、自動駕駛、機器人、腦機接口、創新藥等產業的突破點。

傅小凡 制圖
澎湃新聞:您認為2022年中國腦機接口領域中最熱的關鍵詞有哪些?
韓璧丞:最熱的關鍵詞主要有兩個,一是“國家戰略”,一是“產業化”。
國家戰略方面,“十四五”規劃第一次將腦機技術明確寫入需要攻關的重點技術品類中,明確腦機融合是腦機技術的關鍵,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十四五”規劃后,各地大力拓展腦機接口技術,比如上海將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列為政府支持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杭州也鼓勵推動腦機接口技術。
這種重視程度與國外相比是非常罕見的,比如美國、歐洲、韓國都有自己的“腦計劃”,但大多用于基礎神經科學實驗室的底層科研中。因此,我認為,目前中國腦機接口處于一個非常好的發展環境。
產業化方面,我認為任何技術的目的都是對真實世界產生影響,技術最大的意義也在于此。我們觀察到,2022年是產業化非常重要的一個原點,中國有不少技術公司都完成了融資,很多實驗室的科學家也開始思考產業化的問題。就我們自己而言,團隊大多數人都曾是哈佛腦科學中心研究腦科學、神經科學的科學家,正是因為我們看到了腦機接口能對真實世界產生巨大影響,所以一直很關注產品的開發,并發現這項技術在中國產業化的速度非常快。
因此,無論是政策還是產業方面,腦機接口在過去幾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受到重視,也只有這樣的大環境才能帶動企業繼續發展。
澎湃新聞:選擇其中一個關鍵詞,說說這個新趨勢的進展?
韓璧丞:我想就“產業化”這個關鍵詞談一下。腦機接口技術和產業過去100年的發展,主要由世界非常頂級的十幾家實驗室所驅動,可以說是非常低產,從事該領域研究的人也不多,是需要經過嚴格訓練的“特種兵”一樣的存在。來到現在,這些腦機接口實驗室出來的人做公司,除了一部分是為科研服務,大多數公司主要還是關注產業化。
腦機接口是一個非常注重投入的產業,目前全世界范圍內融資超過2億美元的,除了我們還有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以Neuralink為例,公司成立的目的主要就是產業化,一方面研發出能完成大腦開顱手術的手術機器人,另一方面將腦機接口設備做成硬幣一樣大小,去取代人類的一塊頭蓋骨,這樣一來,腦疾病患者如癱瘓病人,就有可能在手術后實現與人交互、獨立行走。
我們做腦機接口的公司也很重視產業化,希望借助所研發的產品,殘疾人也可以靈活控制自己的手腳,像正常人一樣去生活,包括我們在自閉癥、多動癥,以及睡眠等方面的產品,也是為了實現腦機接口技術的實際應用。2022年,我們在全球的高精度腦機接口產品單品實現了10萬臺量產。
澎湃新聞:腦機接口產業在發展中還存在什么挑戰和困難?
韓璧丞:腦機接口在產業化的過程中也面臨挑戰,比如價格、良品率、穩定性等方面的問題,但其中最大的困難是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因為中國開始從事腦機接口方面的研究相對于美國來說起步較晚,這一行業不僅需要國家重視,還需要高校重視,并系統化地重點培養腦機接口人才,在我們看來,從研究技術到真正做產品,至少需要十年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腦機接口是一個非常綜合的、集成化的產業,所需人才既要對神經科學,以及與之相關的信號采集分析兩方面有所研究,還要對高通量超低功耗的AI芯片,以及與人體相容的材料學等相關領域都有所了解。因此,腦機接口本身是一個非常細分的領域,需要更細化、更精準的一群人聚在一起,才能把產品做出來,讓整個產業的科研水平有所發展。
澎湃新聞:2023年,您最看好中國腦機接口領域哪方面的發展機會?
韓璧丞:在我看來,腦機接口最大的價值在于,為腦疾病提供了可能的解決方案,這其中有很大的應用空間。事實上,人們在大腦、神經性問題的醫療花銷上大概有30%,但這方面的很多疾病依然無藥可治,這是真實世界存在的巨大問題。
我認為腦機接口領域,主要在醫療領域和下一代交互兩方面有發展機會。
首先,醫療領域分為嚴肅醫療和大健康領域。嚴肅醫療簡單講就是“治病”,比如,通過智能假肢這類醫療器械,幫助殘疾人恢復正常生活,我們現在也在做自閉癥、多動癥等方面的產品,希望未來能治療這類疾病;大健康領域則主要包括對失眠、焦慮、抑郁癥等癥狀的緩解和調節。
其次,在下一代交互方面也有發展前景,以Meta(原Facebook)公司為例,他們就在腦機接口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希望通過與VR設備結合,打造元宇宙中的真實體驗感。
澎湃新聞:從腦機接口領域角度展開,談談對新一年的期待?
韓璧丞:我們的夢想一直沒有改變過,那就是希望改變全球10億人的生活狀態,他們有著不同程度的與大腦相關的神經系統問題。2023年我們希望有更多人使用腦機接口產品,解決他們在肢體殘疾、自閉癥、抑郁癥、失眠等方面的問題。
腦機接口領域還有著無限想象力和爆發力,我覺得它就像“電”一樣。當初電被發明出來時,人們并不清楚它的應用之處,現在,我們在腦機接口方面的應用,也不過是星辰大海中的幾顆星星,它未來可能會顛覆我們對于整個世界的認識。比如,在很多實驗室中,通過功能性核磁共振可以掃描大腦信息,再經過深度算法的學習,就能解析出另一個人腦中想的是什么,這就會對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以說,如果我們還以此時此刻對現有世界的認知、邏輯和秩序去推測未來的話,永遠也想象不出未來會發生什么。科技是一路奔騰向前的,每一項新技術都有自己的時間發展線,目前腦機接口技術已經進入加速期,我相信有些難以想象的事情,在我們有生之年都有可能看得到。

海報設計 傅小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