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穿越海峽的新春祝福|臺灣97年女生錄拜年視頻,希望未來能留在大陸發展
“先和大家說一聲新年快樂,兔年就要說一些吉祥話,一拜兔年身體好,二拜全家沒煩惱,三拜困難少又少,四拜收入高又高,五拜平安福高照,六拜萬事順心意,祝大家兔年突飛猛進,突然暴富,兔年行大運。”1月21日,臺灣95后女生李依玲在社交平臺發布了新春拜年視頻。
“我是1997年出生,來自臺灣省臺北市,大學學的是新聞專業,目前在浙江做新媒體運營工作。”李依玲回憶,第一次來大陸第一站就是浙江紹興,“上大學的時候曾來到浙江紹興的一所高校做交流,期間參與了一個宣傳視頻的拍攝,認識了很多好朋友,也讓我對這邊有了非常好的印象。”
之所以選擇在浙江工作,李依玲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其中有一些淵源,因為我爺爺的祖籍就是廣東,我一直覺得我一定要來大陸,看看也好。加之當時臺灣的工作機會并不多,浙江的傳媒產業發展很迅速,新媒體行業的工作機會很多,我就決定來這邊工作了。”
“我已經兩年多沒有回家了,今年放開了,不用隔離了就可以回家了。”這讓李依玲很開心。但由于年前飛機票價上漲,“機票價格是平時的4-5倍,所以我決定除夕過后再返家。沒必要一定要在除夕夜飛回去,家人在一起就是過年嘛。”
除夕無法回家的李依玲,被熱情的同事和朋友邀請一起過年。“我去年也是在朋友同事家過的年。因為疫情沒辦法回家,只能打視頻電話和父母訴說思鄉之情。今年放開了,疫情也沒之前嚴重了,終于可以回家了,我很久沒有見到家人了。”
來大陸工作后,李依玲感受到很多不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移動支付,掃一個碼滴一聲,就付款成功了。在當時這對我來講是件很驚奇的事情,和大陸相比臺灣的移動支付非常不方便,所以我們出門還是會帶現金。”她回憶,“最開始我來大陸的時候沒有適應移動支付的速度,還在家練習,要裝得很淡定,如果很不熟悉就會很丟臉。”
除了生活方式的改變,語言表達方面也會有不同,工作中李依玲有更深的體會,“因為我們在臺灣學的是注音,大陸學的拼音,所以工作中我會帶自己的鼠標和鍵盤,因為輸入法不一樣。”除此之外,讓李依玲困擾的還有簡體字,“因為我學的是繁體字,這邊是簡體字,有些簡體字我會寫,有些我不會寫。”
在大陸工作生活時間長了以后,李依玲原有的很多習慣發生了變化,“打車用滴滴,點外賣用美團,鼠標不再叫滑鼠,U盤不再叫做USB,我覺得我被影響了。”
來大陸工作后,李依玲非常喜歡這邊的職場氛圍,“來這邊后我覺得同事之間的人文關懷讓我特別感動,這是很真實的感受,大家會很照顧我。”隨著在大陸生活的時間越久,李依玲也越來越習慣大陸的生活。她希望未來能一直在大陸發展,“我很喜歡當前從事的行業,我希望在大陸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去提升自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