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樹碑立傳丨甪直古鎮(zhèn)的銀杏樹
時間:2022/12/10 地點:甪直鎮(zhèn) 天氣:陰
一棵1500歲的古銀杏樹,
摸起來是什么感覺?
指腹觸碰到樹干表皮,料想之中的粗糙,卻也脆弱,生怕折碎幾乎被西風吹皺、吹得喪失了水分的木纖維。接著是沾到一些灰塵,混雜著一點點油漆、干木屑以及半濕的泥。抬眼看去,穿過層層枝椏,星星零零金黃的銀杏葉片,可望到蒙蒙的天。又是風起,在這冷冷冬日,只聽得樹的枝、葉順風搖曳,相互依偎的摩擦“簌簌”,伴著小孩兒在銀杏葉形成的小型“暴風眼”中追逐打鬧的歡笑聲。


這是極安靜的周六保圣寺,除卻一二工作人員外,所見訪客屈指可數(shù),其中便包括我們——樹碑立傳的三名志愿者,分別是項目負責人王老師、無人機組的陸老師以及文獻文案組的我,作為志愿者隊伍成立以后的第一次田野,樹碑立傳項目組將地點選在了甪直鎮(zhèn)上。

資料顯示,此處有四棵千年古銀杏樹,在氣溫尚未冷至零下,西風還沒有肆虐之際,銀杏作為最佳觀賞樹種之一,自然在本次田野的重點名目之上。此行,我們將完成樹木外觀的相片和視頻拍攝、口述史的采訪以及田野全程的文字與視頻記錄。

本次考察的四棵銀杏樹,編號吳中295、296、297、298號是它們的名,吳中295號已1200歲,后三棵長它300年,已是1500歲的高齡,換算成人類紀年,它們誕生時,中國正從南北朝邁向隋唐,在西方,西羅馬帝國滅亡,漫長的中世紀鐘聲敲響。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滄海桑田,不變的唯有它們自身的一枝一葉,和綿延不絕的、生生不息的根須。


保圣寺的三棵還算得保存完好,美中不足是菜園中的一棵正巧立于風口,葉片被吹落了大半,在另兩棵通體金黃、惹人眼目時,這棵便顯得蕭條了不少。不過,與之相比,名目上標注地點為“寺浜5號 老小學操場”的吳中298號狀態(tài)更是差了許多。

為尋這棵樹,我們頗費了些功夫。起初還是靠抬頭,相信借著目力所及,一棵高17米的銀杏必能從寺廟、各類樹木抑或是老房子的尖尖頂上脫穎而出,或是通過無人機的探查,讓我們能精準捕捉到附近的銀杏。

在畫面的右上角就是吳中298,可惜樹的生長狀態(tài)不好,最開始未能從航拍視角發(fā)現(xiàn)。
然而,當保圣寺工作人員指著殿后嘟嘟嘴巴說“喏,就在那后面”時,剛從大殿處回來的我們卻全然沒有印象。于是出寺,沿著寺浜路一直往前,遇到民居,有老人正燒柴火,詢問卻不得結(jié)果,至路盡頭左拐,映入眼簾的是一輛斜停的黑色轎車、一扇銹蝕的鐵門,以及門內(nèi)十幾米開外,被欄桿圍成一圈,無聲地佇立著的吳中298號。

很難去追認第一眼“發(fā)現(xiàn)”的感受,在這片荒廢的“老小學操場”上,依稀可看到堆積起的建筑垃圾,與之相應的吳中298號,似乎沒有名目上記錄得這么高,望不到也是有原因的——它的葉片幾乎快落光了,稀疏的枝椏,偶爾幾片顫動的黃葉竟像是巧合一般,自然的疏漏,提醒著過路的人們,也許還提醒著銀杏自己,在這個屬于銀杏的季節(jié)里,它還“生”著。

我們猶豫著,是否要飛無人機呢?它的俯視圖可想而知,沒有寺內(nèi)那幾棵擁有以古寺、老屋和各式樹木為依托的背景,吳中298號的零丁體現(xiàn)在它身后空曠的土地,體現(xiàn)在這扇上了鎖的鐵門隔開的我們與它的距離,體現(xiàn)在當我們詢問居民,所得結(jié)果“不知、不了解”的時候,它的存在似乎就這樣被遺忘,就像它所處的曾經(jīng)的老小學操場,剩下一點點記錄在案的文字,成為它與我們微妙的聯(lián)結(jié)。

不過,聯(lián)結(jié)不止于此處,口述史采訪環(huán)節(jié),從小生活在甪直鎮(zhèn)上的工作人員在腦海中搜刮樹的回憶時,依然記得小時候爬過操場上的銀杏樹,那時吳中298號還沒有圍欄,像很多民居里的樹木一樣,它的命運是被攀爬、被摘下果實,以樹的方式給養(yǎng)人們,這樣循環(huán)著秋冬春夏的記憶是脆弱的,就像被吹皺的樹皮,但以人為主體,當他有意識地串聯(lián)起自身與一件物的故事,隨之鋪展開來的,不僅是個人史,也是集體的、社會的歷史。曾經(jīng)在許多人記憶中閃耀過的銀杏,由此獲得它位置的標定。最后還是啟動了無人機,在電量耗盡前拍下了它的全貌,不禁好奇,我們之后,下一位與它不期而遇的人會是誰呢?

除銀杏外,本次田野順帶考察了幾棵三級(500年以下)保護樹,分別是枸杞、古羅漢樹和古皂莢樹。據(jù)工作人員回憶,保圣寺門口處的百年枸杞樹,并非一開始就栽種在寺內(nèi),而是上個世紀中旬,從甪直梅花墅移植過來的。



同行幾人撿到了掉在地上的百年枸杞樹的果子,在搞錯了樹木品種的情況下差點與古皂莢樹擦肩而過,并遇上了幾位熱情的當?shù)鼐用瘢蛭覀冋故诀詈诘脑砬v以及它的洗頭功效……可謂是不枉此行。



期待下一次田野,期待下一次與樹相遇。
文章:王靜
航拍:陸銳
速寫:吳安琪
視頻剪輯:周浦昱
統(tǒng)籌:吳文化博物館
技術(shù)支持:蘇州多棱鏡網(wǎng)絡科技
原標題:《樹碑立傳 丨甪直古鎮(zhèn)的銀杏樹》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