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浪尖2023|蔣媛媛:元宇宙急需標桿性應用案例釋放信號
【編者按】
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
站在2023年的新起點,澎湃園區懇談會推出新春特輯“浪尖2023”,五問經濟學家、產業專家、企業高管、投資人,尋求元宇宙、芯片、光刻機、氫能、自動駕駛、機器人、腦機接口、創新藥等產業的突破點。

傅小凡 制圖
澎湃新聞:您認為2022年中國元宇宙產業中最熱的關鍵詞有哪些?
蔣媛媛:近三年來,元宇宙吸引了資本市場和產業界很多注意力。在游戲、消費等領域,入口行業的VR、AR相關硬件取得了比較多的突破,大家對智能眼鏡等可穿戴設備也充滿了期待。在資本、產業的看好以及市場普遍熱潮下,國家層面也出臺了一系列元宇宙方面的政策,全國涌現了近20家元宇宙的產業園區,從政策到落地,正在穩步推進。目前不到四分之一的園區正在建設中,其他園區也都在招商、試運行或正式運行。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22年與元宇宙相關的關鍵詞也不少。我總結了這樣一些關鍵詞,一個關鍵詞是“搶跑”。東部的一些地區,包括國家的中心城市如武漢,西部的大都市如成都、重慶,都非常重視元宇宙的發展,都在搶這個賽道,想結合自己的產業,打造有城市特色的元宇宙產業,占領元宇宙發展的市場。
第二個關鍵詞是“開拓”,就是把元宇宙從技術層面推向可穿戴設備、各種應用場景,消費元宇宙、工業元宇宙,甚至還有元宇宙市政廳,韓國首爾的案例已經進入試運行階段。
第三個關鍵詞是“跌宕”,我們看到META受整體世界經濟和自身戰略上冒進的影響,導致它的股價距峰值已跌了70%左右。雖然作為世界各國未來產業賽道的一員,但作為一個前沿產業,在它的產業化、市場化過程中依舊充滿非常多的不確定性,需要我們持續探索。
還有一些關鍵詞,如吸睛(金)、熱潮等,也能從一些側面反映元宇宙在過去一年中如火如荼的趨勢。
澎湃新聞:您覺得其中哪一個關鍵詞最能反映當下元宇宙發展的趨勢?
蔣媛媛:如果讓我選擇,我會選擇“開拓”。元宇宙的核心在于創新,而創新正反映在不斷開拓之上。元宇宙目前正處在產業化落地,應用場景不斷產生,范例不斷形成的階段。所謂元宇宙的開拓,就是拉近現實,就是把元宇宙和我們現在的市場、人們的生產生活,還有我們的環境發展相結合。目前,元宇宙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非常多樣的賽道,并且我們可以看到全國各地這么多的元宇宙園區,也通過不同的角度,結合自身發展的基礎和優勢,各展其能,各施所長,不斷推動元宇宙的發展,開拓元宇宙的下一片藍海。
澎湃新聞:2023年,您最看好怎樣的元宇宙企業?元宇宙又會在哪些領域發力?
蔣媛媛:我認為平臺型的元宇宙企業是不可或缺的。元宇宙的很多企業,它的產品和服務落地是一個賦能的過程。數字經濟是實體經濟發展的數倍,但目前數字化轉型處在一個轉型關鍵期或者說是陣痛期,并不是所有消費者,特別是企業都能對元宇宙的發展趨勢有一個比較清晰和準確的判斷。而大眾更多的關注點,可能集中在元宇宙入口,如AR、VR設備,或者游戲方面,沒有看到其實元宇宙在工業領域,以及文旅、醫療、教育等其他領域,存在廣泛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們需要很多現象級,或者說一些標桿性的行業應用案例,來給市場釋放這樣一個信號——元宇宙能為您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幫助您降低成本,成為一個生產力的工具,幫您創造價值。另外,元宇宙很多項目,不是由一家元宇宙企業能夠單獨完成的,比如做一個數字商圈,通常需要牽動十幾家企業來共同完成。這就涉及到元宇宙生態層面和商業運作的問題,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從我們的調研和企業的訪談,可以感覺到,這一塊是相當缺乏的。
總體來說,元宇宙落地需要一些標志性的場景和解決方案給到市場,另外需要探索一種平臺型的組織提供服務的新模式。
此外,元宇宙企業需要跟現實世界結合,所以數字孿生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蛋糕,它的應用也非常廣泛。
以工業領域為例,一些頭部企業通過元宇宙,可以遠程操控外地工廠,安排工業機器人來進行生產。生產者在外地,也可以看到總部管理者的3D形象親臨現場,這就是元宇宙下的混合生產環境。
3D內容也具有巨大市場潛力。在工業領域、消費領域、醫療教育等領域,都對3D內容有著非常大的需求,哪怕是META 這樣的頭部企業,原來的形象也只是一個半身人,后來得到優化。所以在3D內容方面,我們是有巨大市場空間的。我們已經看到這個需求了,比如我們要迭代web 3.0的話,我們每個人在社交領域都需要一個數字身份或者分身,這可以說是非常龐大的市場。
另外,在交互方面,無論是虛實交互或者線上交互,通過設備來實現消費者或生產者沉浸式體驗,目前也取得了一些突破,現在已經從視覺拓展到了味覺、觸覺,而未來我們也將通過元宇宙,更多地調動我們的感官,讓元宇宙的體驗更具沉浸感。
澎湃新聞:目前中國元宇宙產業園區發展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是什么?需要從哪些方向解決這些問題?
蔣媛媛:目前元宇宙園區主要有三種類型,除了產業園區外,第二類叫集聚區,第三類是元宇宙基地。在東部,元宇宙園區一般是源于企業和產業基礎相關的軟硬件集聚,有一定基礎。但是,對于那些新規劃的園區,我是比較擔心的。例如廣州南沙元宇宙集聚區,它離都市是比較遠的。我認為元宇宙產業本身是都市型產業,即使現在有相對便捷且強大的網絡基礎建設,但是市場的交互仍然不可或缺,這樣的選址可能在最初就埋下了一些問題。
第二是產業基礎的問題。元宇宙園區的未來發展,肯定與當下的產業或本地市場基礎有關系,而很難無中生有。目前,中國數字經濟的核心發展區域主要還是集中在北京、長三角、珠三角等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元宇宙、XR產業、擴展現實產業,大概有六成的企業是集聚在長三角的。其他區域即使是當地的核心城市,有一定資金和用地的支持和優惠,由于它們產業根基稍微落后,對于初創企業的吸引力仍顯不足,需要這些城市更好地規劃引導。
第三個就是外部氛圍的問題。有一些城市與省份的元宇宙創意其實不錯,如河南、成都的一些元宇宙項目,是結合了自身的歷史文化深厚積淀、區域品牌和豐富的旅游資源,來發展文旅相關的元宇宙產業。但目前他們主要還是吸引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的元宇宙企業去那里設立分公司,由于人才短缺,即使在政策傾斜下,競爭力可能仍不如東部。其實這就需要培養相關數字發展的思維,積極推動改變,形成元宇宙外部發展環境,找到一些代表性的元宇宙與現實產業的結合點,推動當地企業把元宇宙作為一種工具,應用到生產,提升整個市場的接受程度。
未來,元宇宙還有一條漫漫長路要走。在技術突破后,元宇宙在硬件層面也需要進一步跟上,同時必須考慮到消費者的承受能力。據最新國外消費者調查,35%的消費者可以接受700美元到1000美元的可穿戴設備,但距離普羅大眾能承受的千元(人民幣)級還有很大差距。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現在并不缺解決方案,而是缺市場的肯定,尤其在整體宏觀環境、全球市場都處于低迷狀態下,如何解決初創企業在進行元宇宙相關投資時存在的壓力問題,需要我們仔細斟酌。
澎湃新聞:從元宇宙行業進一步發展的角度,談談您的期待?
蔣媛媛:首先產業將進一步升級,元宇宙在下沉開拓方面,在工廠類應用領域有著跨場景的特點。過去三年,我們利用全球疫情窗口期促進了數字化轉型,也給元宇宙在中國的發展帶來了紅利。未來,隨著市場慢慢回暖,元宇宙也將參與到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成為可靠的生產工具。蘇州有一家做數字出版的初創企業夢想人,它將AR的一套解決方案成功應用在了汽車設備維修,實現了一次大跨界。
另外一個愿景是消費升級。在第二代消費互聯網紅利淡化,以及常規直播等流量經濟趨于成熟、飽和的前提下,需要有更多數字主播,或者元宇宙主播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體驗和感受。元宇宙還可以通過一些消費業態,促進新一波紅利。元宇宙的一些產品,包括數字資產、NFT等,也會產生一波市場行情。雖然存在一定風險,比如某華人歌手投資的元宇宙NFT的那塊地皮已經跌了80%,但也不失為一種嘗試。它在揭示風險的同時,也提供了一種新的參與感刺激,同時可以起到鯰魚效應,讓整個市場更活躍,釋放積極開放信號。
最后,在政府領域,我們國家在2022年也出臺了數字政府的發展指導意見,全國各地都開始出臺了數字政府的規劃,有著積極的態度。首爾的元宇宙市政廳已經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良好的范例,它們通過這一形式,將文旅、教育、醫療相結合,來促進元宇宙在這些領域的發展,讓市民在元宇宙里辦事,更有利于大家近距離接觸元宇宙、認識元宇宙,并且推動“萬物皆可元宇宙”的趨勢,我認為這也是值得期待的。

海報設計 傅小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