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支援巴基斯坦,重構地球韌性 | 周晉峰致辭“氣候與變化”慈善活動
交流,深化中巴友誼,1月16日,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聯合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舉辦的“氣候與文化:共創生態文明共享美好未來”系列慈善活動啟動儀式于線上舉行。中國綠發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晉峰作致辭發言,現將發言內容整理分享如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代表胡德平理事長、胡昭廣理事長、謝伯陽理事長向所有為本次會議成功舉辦付出了辛勤勞動的方方面面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所有參加本次活動的朋友們、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為了巴基斯坦今年遇到的特大災害,我們聚合在這里,共同做出我們的努力。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巴基斯坦的災害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天災。是的,它是氣候災害,很大程度上屬于天災。但是,為什么會發生氣候災害?這和傳統的氣候災害有哪些不同呢?我們知道,今年的巴基斯坦氣候災害和未來的若干年的極端氣候災害,都直接地源于氣候危機。氣候危機是人類在過去的幾百年,特別是近幾十年間,大量地使用化石燃料,制造了大量的溫室氣體,使得地球溫度持續地升高而導致的,這也是工業文明發展打破人與自然平衡,突破生態安全邊界后造成的最直接的影響。我們過去的200年,享受了工業文明創造的財富和價值,也承受了由于工業文明對自然過度開發利用而帶來的自然災害。人類是災害的制造者,我們都有義務、有責任來共同舒緩、解決災害。同時,氣候危機造成的傷害不只是歷史的,它也是當前的。
當前,我們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在持續地進行碳排放,在持續地為碳的增量,為氣候的危機,為極端的天氣做出來自于人類的影響。因此,我們每個人也是危機的制造者,這是我們共同要承擔的責任。我們的衣服、食品、房子,我們的供暖和空調,我們的交通所產生的碳排放,無一不會給氣候危機雪上添霜,甚至于持續地經濟增長也與碳排放密切相關。因此,我們應該在降低碳排放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包括采用清潔的技術,降低能源消耗等方式,共同去努力減緩氣候災害。那么,在減緩災害的同時,我們常說的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地球生命共同體。我們幫助巴基斯坦災后重建,使得它的土壤和環境得到恢復,這也是我們人類棲息地重建的一部分。
我們知道,農田在應對氣候危機中的積極作用,我們也知道周邊的自然的環境,包括草的生長,樹的生長,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長等等,這一系列的變化都是我們應對氣候危機的重要的過程和內容,這也是我們幫助巴基斯坦災后重建的重要意義—即幫助我們自己來重構地球的韌性(resilience),使得它在面對氣候危機的時候,能夠減緩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仍能維持其主要功能和運轉的能力。
與此同時,我們要面對的不僅是氣候危機,還有愈發凸顯的生物多樣性危機。這需要地球上每一片土地,每一國人民,每一個族群,大家手拉手,共同努力之下來強化共同體意識。所以,我們今天援助巴基斯坦,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地球生命共同體的重要手段。我們為自己,也是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生存和可持續生計而做出這樣的努力和嘗試。所以,我們今天聚在這里,共同來討論,共同來參與,盡我們自己的所能來支持巴基斯坦的災后重建,這是我們支持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地球生命共同體的實際行動,也是我們共同完成雙碳目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共同完成生物多樣性新的目標而做出的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唯如此,我們才能夠走出危機,才能夠有美好幸福的未來,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視頻內容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整理/Cherry 審/Tammy 編/angel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