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遂古之初”圖像展:走近13位中華人文始祖
澎湃新聞獲悉,“遂古之初——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展”近日在上海新華文創(chuàng)·光的空間·心廳展出,展覽從“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系列著作中選取了13位最重要的中華人文始祖的代表性傳世圖像85幅,例如東漢畫像石拓片中的中華始祖和歷代帝王圖、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唐代絹本設色伏羲女媧圖、美國納爾遜藝術館藏清代綾本設色女媧煉石圖。展覽力圖打破歷史、文學、藝術等學科間藩籬,引領觀眾進入悠久的中華文化史。
展覽現場
展覽名稱“遂古之初”取自屈原《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選取的十三位最重要的中華人文始祖,按照神話敘事的時間譜系,分別是盤古、伏羲、女媧、西王母、炎帝、黃帝、嫘(léi)祖、顓頊(zhuān xū)、帝嚳(kù)、堯、舜、禹、倉頡(jié)。展覽脈絡根據這些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表現形式的發(fā)展流變,以創(chuàng)作時間與媒介的演變梳理出五個單元來呈現。五個單元分別為——漢晉墓葬和祠堂出土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唐宋絹麻紙本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元明寺觀壁畫中的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明清絹紙本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歷代版畫中的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
展覽現場
展覽的主要內容是基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組織實施的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學術研究工程之人物圖像系列研究成果。該工程作為“開天辟地——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文藝創(chuàng)作與文化傳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整理編纂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資料,研究梳理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脈絡和體系,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研究工程”系列叢書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陸續(xù)出版,其中“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系列目前已出版10冊,與展覽同步在新華文創(chuàng)·光的空間呈現給觀眾和讀者。
“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研究工程”系列叢書,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學術顧問、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田兆元曾在著作中提及,上海是中國現代神話學的發(fā)祥地之一。中國第一本神話學著作《神話學ABC》(1928年)為大夏大學謝六逸先生所撰,在上海出版。茅盾先生的《中國神話研究ABC》(1929年)也在上海撰寫和出版。呂思勉和楊寬先生在光華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前身)的著作為神話研究做出了很大貢獻。可見上海有悠久的神話學傳統的積淀。
展覽的第一單元是“漢晉墓葬和祠堂出土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
兩漢是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敘事主干形成的重要時期,主要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事跡及其形象已基本定型。相傳漢景帝之子魯恭王曾建造了一座龐大輝煌的靈光殿,殿內摹繪了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系列圖像,可惜時間太久遠,今人僅能從參觀過此殿的東漢辭賦家王延壽所作的《魯靈光殿賦》中領略一二。幸好,漢晉人為了祈求死后得到護佑,習慣將祖先神形象刻畫在墓室和祠堂內,為我們保留了早期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的形象及其事跡。

中華始祖和歷代帝王圖,東漢畫像石拓片,山東嘉祥武氏祠出土
中華始祖和歷代帝王圖位于山東嘉祥武氏祠西壁第二層,原畫像石人物從左到右依次為:伏羲和女媧(組合)、祝融、神農、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桀。

西王母,東漢畫像石拓片,山東濟寧微山縣兩城鎮(zhèn)出土
西王母端坐中央,頭上有一鳥(與座下二鳥共同組成神話中服侍西王母的“三青鳥”),背后有類似云氣的紋路,猶如兩翼一般向兩側延伸。西王母身旁有兩位隨侍的神人,各執(zhí)一便面。二神人身下延伸出蛇尾,在西王母身下纏繞,最后與二神鳥尾部相連。

執(zhí)耒鍤大禹,東漢畫像石,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藏
此畫像石為長條形大禹治水畫像石中的一部分。大禹頭戴斗笠,身披蓑衣,雙手執(zhí)耒鍤,是經典的大禹治水形象。
展覽的第二單元是“唐宋絹麻紙本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
唐宋時期集中出現了大量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繪畫作品,從材質上看,既有繪在絹、帛等較為昂貴的絲織物上的,又有畫在較為廉價的麻織物和紙上的。從內容上看,既有以教化民眾為目的的“畫像贊”圖像(人物圖像配以贊、頌、傳等文字),又有體現生殖崇拜、天體崇拜等信仰觀念的隨葬圖像。

盤古,宋代紙本設色,佚名
《盤古圖》又名《盤古化生圖》,被張大千先生認定為宋人作品,描繪了盤古開天辟地以后,五岳四瀆、三皇諸圣因之而生的神話敘事,表達了時人對于盤古為最早祖先的認同。

不同形象的伏羲女媧,唐代,新疆吐魯番出土

伏羲女媧5,唐代絹本設色,新疆吐魯番出土
伏羲、女媧均為人首蛇身,蛇尾三次相交。伏羲、女媧上身皆著對襟寬袖上衣,下身共穿喇叭裙。伏羲一手持矩,女媧一手執(zhí)規(guī)。伏羲、女媧頭部上方、尾部之間分別有日輪和月輪。整個畫像飾以星辰。
展覽的第三單元是“元明寺觀壁畫中的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
在長期傳承傳播過程中,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敘事還被道教吸收,西王母、伏羲、炎帝、黃帝、大禹等祖先神先后成為道教重要神靈。他們作為道教神祇的事跡和形象在留存至今的不少元明時期的大型宗教壁畫中有所反映。

西王母,元代壁畫,山西省芮城永樂宮
此圖為壁畫《朝元圖》的一部分,西王母頭戴冠冕,冠冕中心有坤卦圖案,手持玉笏,衣著華貴,表情肅穆安詳,端坐于寶座之上,座后有侍女執(zhí)扇,其身型明顯大于周圍的神仙、侍女,尊貴地位一覽無遺。

伏羲,明代壁畫,山西新絳稷益廟
此圖為壁畫《朝圣圖》的一部分,整幅壁畫以三圣殿為背景展開畫面。三圣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伏羲氏位居中央,呈帝王相,兩旁及左右?guī)恐惺膛h(huán)繞,文武百官朝賀。
展覽的第四單元是“明清絹紙本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
明清是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的豐富發(fā)展期,主要表現在:第一,隨著繪畫藝術的成熟,畫家自由創(chuàng)作的、藝術水平較高的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繪畫作品增多;第二,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安定社會秩序,具有教化功能的“畫像贊”式圣賢人物肖像畫(本展覽第二篇章的人物圖像大多屬此類)和圣賢人物事跡畫也大量涌現,其中不乏名家作品。

盤古,年代不詳,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藏《推背圖》插圖
圖中盤古坐于石上,左手擎日,右手擎月,脖頸與腰間都圍有草編衣飾。圖像上方寫有讖詩:“自從盤古得希夷,虎斗龍爭事可悲。萬代興亡誰是主,且將武后定玄微。”

女媧煉石圖,清代綾本設色,美國納爾遜藝術館藏
此圖為清代畫家任頤的名畫,畫中女媧面容莊重,凝眸沉思,衣裙下端露出蛇尾,衣紋方硬剛直,暗示著女媧補天之志堅比巖石。

炎帝,明代絹本設色,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為明代仇英所繪《帝王道統萬年圖》之一,圖中盤腿坐于地上者為炎帝,表現了炎帝教民稼穡的功績,圖左有贊詩曰:“五谷初藝,百草初嘗,長養(yǎng)仁壽,俾熾而昌。”
展覽的第五單元是“歷代版畫中的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
雕版印刷技術的發(fā)明和成熟極大地促進了木刻版畫形式的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的發(fā)展和傳播。宋代的一些書籍中就出現了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插圖。此后在宋元講史話本的影響下,誕生了大量從盤古開天辟地講起的融神話、傳說、歷史為一體的演義小說,往往配以大量版畫插圖,其中就包括不少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從數量來看,在今日所能見到的全部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中,以木刻版畫形式存在的圖像占絕對優(yōu)勢。

盤古,明代版畫,《開辟演義》插圖
圖中盤古形象較為原始,頭上長角,口露獠牙,下半身圍以獸皮。

炎帝神農氏,明代版畫,《歷代古人像贊》插圖
圖中神農頭上有角狀凸起,額頭有皺紋,濃眉環(huán)眼,須發(fā)茂密,身著草葉衣,正在辨嘗植物。圖像左上方有榜題曰:“藥石權輿農商宗祖,夭札全生饑寒脫苦。”

神農教民起土耕田,明代版畫,《盤古至唐虞傳》插圖
此圖描繪了神農時代民眾在神農氏的指導下初步掌握了以耒耜(lěi sì)掘土耕田的早期農業(yè)生產技術。
十三位中華人文始祖

十三位中華人文始祖
展覽選取了十三位最重要的中華人文始祖的圖像進行呈現,按照神話敘事的時間譜系,他們分別是盤古、伏羲、女媧、西王母、炎帝、黃帝、嫘(léi)祖、顓頊(zhuān xū)、帝嚳(kù)、堯、舜、禹、倉頡(jié)。

“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系列
展覽圖像選自“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系列(“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研究工程”系列叢書),此系列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著作如下:
田兆元、唐睿、畢旭玲:《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譜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12月。
蘇娟:《盤古創(chuàng)世神話圖像譜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
王均霞:《伏羲女媧創(chuàng)世神話圖像譜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
劉捷:《西王母創(chuàng)世神話圖像譜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
田兆元、李悅:《炎帝創(chuàng)世神話圖像譜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
覃霄、張毅:《黃帝創(chuàng)世神話圖像譜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
程鵬:《嫘祖創(chuàng)世神話圖像譜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
唐睿:《帝舜創(chuàng)世神話圖像譜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
張晨霞:《帝堯創(chuàng)世神話圖像譜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
畢旭玲:《大禹創(chuàng)世神話圖像譜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

遂古之初——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人物圖像展
展期:展至2023年2月12日
地點:新華文創(chuàng)·光的空間·心廳(上海市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7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