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提升農村地區新冠重癥救治能力?權威專家解讀

2023年1月11日,石家莊,欒城區冶河鎮大營村,鄉村醫生正在該村衛生所接診。視覺中國 圖
1月8日起,我國對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實施“乙類乙管”。隨著春節臨近,城市務工返鄉人員增多,基層衛生機構醫療服務能力受到廣泛關注。如何提升我國基層衛生機構患者救治能力和農村地區新冠重癥救治能力?針對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作出解答。
問:如何提升基層衛生機構患者救治能力?
答:一是以科學安排班次輪換、臨時招聘、組織二三級醫院下派、互助支援等方式,穩定和擴充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隊伍。制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基層診療和服務指南(第一版)》,加強基層醫務人員培訓,重點提高早識別和早轉診的能力。
二是建立監測和調度機制,動態掌握鄉鎮衛生院的藥品儲備和使用情況,及時進行通報和提醒,督促加強藥品配備。目前,鄉鎮衛生院藥物配備狀況持續改善。
三是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氧氣袋、氧氣瓶、制氧機、指脈氧等儀器設備的配備和使用。會同相關部門為每一個村衛生室免費配備指脈氧2個,共發放117萬個。
四是縣域內建立重癥患者轉運專班,每個鄉鎮衛生院至少配備一輛救護車,組建非急救轉運車隊,保障普通患者轉運需求。
問:如何提升農村地區新冠重癥救治能力?
答: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是農村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重要的基礎。我們圍繞“早發現、早識別、早處置、早轉診”,主要采取以下幾個方面措施:
首先,充分發揮縣醫院龍頭作用,做好床位、設備、設施及人員準備,提升重癥救治能力。
其次,依托已經形成的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機制,所有城市三級醫院分區包片,和縣醫院建立一對一幫扶關系,要求城市三級醫院和縣醫院24小時連通遠程醫療服務。在特殊時期,如春節期間,城市三級醫院要派駐醫務人員到縣醫院定點駐守。
此外,加大對農村地區的巡回和巡診力度,早期發現重點人群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的變化,確保能夠及時送醫就診。建立城市和縣域之間支援和轉診機制及綠色通道,確保農村的重癥患者能夠及時轉診、收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