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天降祥瑞之后,1000多顆人頭落地

2023-01-16 13: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大唐,冬日長安城,一個看似平常的上午。

掌握禁軍軍權的大宦官、左神策中尉仇士良像往常一樣參與早朝,他沒有想到的是,一場針對他和整個宦官群體的刺殺行動,即將在腥風血雨中展開。

這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剛剛列班排定、正準備早朝的百官,此時突然聽到金吾衛將軍韓約上奏,說大明宮內的后院,有石榴夜降甘露。

天降甘露,在古人看來是一種祥瑞。

于是,宰相李訓隨即率領百官向唐文宗道喜“稱賀”,并勸唐文宗前往觀看,“欣然同意”的唐文宗于是先派出宰相等人前往查看,過了很久,宰相李訓等人返回通報說,“臣與眾人查驗,恐怕不是真甘露,不可馬上向眾人公布。”

作為唐文宗與宰相李訓等人事先排練好的戲出情節,假做驚訝的唐文宗于是馬上發話,命令掌握禁軍的左神策中尉仇士良、右神策中尉魚弘志等人率領宦官們前去查驗。

宦官們前腳剛走,宰相李訓急忙召喚已經準備好的邠寧節度使郭行余和太原節度使王璠,沒想到王璠臨時退縮不敢進內,只有郭行余和幾百名河東鎮的兵卒入宮領命。

刺殺行動即將展開。

千鈞一發之際,大宦官仇士良等人則按照唐文宗的命令,來到了號稱“夜降甘露”的金吾衛仗院,面對大批宦官,事先準備好的金吾衛將軍韓約突然臉色劇變、流汗不止,對此仇士良還奇怪地問道:“將軍為何如此?”

此時,突然一陣風起,將金吾衛仗院的帷幕吹開,仇士良等人則驚訝地發現,帷幕后竟然埋伏著一大幫手持兵器的士兵,見狀不妙,仇士良急忙向外狂奔,把門的士兵想要關閉大門,卻被仇士良一頓怒斥嚇呆了,于是,士兵們不敢再關大門。

宦官們集體逃出。

仇士良等一大幫宦官頓時懵圈,此時,他們還不知道唐文宗正是此次刺殺行動的總導演,于是急忙奔到含元殿,向皇帝報告說有兵變發生,并抬起唐文宗直奔后宮,宰相李訓急忙上前阻止,也被宦官打倒在地。

此時,參與誅殺宦官行動的幾百名士卒也涌入含元殿,打死打傷了十幾名宦官,沒想到宦官們卻手腳利落,一下子就將唐文宗擁入了后宮,還關上了大門。

作為刺殺總導演的唐文宗,卻被宦官們控制了,見狀不妙,作為刺殺行動總指揮的宰相李訓,于是也急忙換了一套普通小吏的衣服,騎馬狂奔出城逃命。

總導演和總指揮一個被宦官控制、一個拋下隊伍出城逃命,于是,參與刺殺行動的其他朝官和幾百名士卒頓時群龍無首、亂成一團。

仇士良此時突然反應過來,醒悟到扭扭捏捏的唐文宗正是此次“兵變”的總導演,于是,惱怒的仇士良一邊對唐文宗破口大罵,一邊馬上聯合魚弘志,各出動500名左右神策軍,全副武裝殺向文官們辦公的南衙等各部門。

大屠殺開始了。

當時,很多官員并未參與刺殺行動,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事的百官們,此時還集中在南衙各個部門,沒想到此時禁軍突然殺到,神策軍在仇士良等掌兵宦官的授意下,不分青紅皂白,見人就殺,于是,沒有來得及逃出皇城的600多名朝官和吏卒慘遭屠殺。

但宦官們并未停手,他們又命令神策軍關閉各個城門,在長安城內大肆搜捕各位朝臣,此后,又有1000多名官員和其家人相繼遇害,整個大唐帝國在京的官員們,幾乎被集體斬殺一空,而四位宰相李訓、王涯、舒元輿、賈餗,以及重要朝官李孝本、王璠、郭行余、韓約等人則被滅族示眾。

當時,長安城內一些亂兵和流氓惡少也乘機到處殺人搶劫,甚至相互攻殺,長安城中亂成一片。

試圖誅殺宦官的文官集體謀事不成,反而幾乎被斬盡殺絕,此后,大唐帝國上至皇帝、下至宰相群臣,生殺廢立大權全部被宦官掌握,“天下事皆決于北司(宦官),宰相行文書而已”,而“迫脅天子,下視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的宦官們,則在這場被后世稱為“甘露之變”的劇變以后,幾乎全面掌控了大唐帝國的朝政,并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為驚心動魄的宦官掌權時代。

而在這場腥風血雨的劇變之后,如果說大唐帝國的外圍是藩鎮掌控的世界,那么在長安城內,發號施令者,儼然已經是宦官的世界了。

▲一場政變,在帝國都城爆發。圖源:影視劇照

作為刺殺行動的總導演,唐文宗并非沒有想到這個結局。

此前,唐文宗的爺爺唐憲宗李純,和唐文宗的哥哥唐敬宗李湛相繼被宦官所殺,而宦官劉克明等人在刺殺唐敬宗后,又與宦官王守澄等人發生內訌火并,導致本來計劃接位的絳王李悟被亂兵所殺,于是,作為唐敬宗李湛的弟弟,江王李昂才在稀里糊涂中登上了帝位。

盡管自己也是被宦官擁立,但熟讀史書的唐文宗李昂明白,從中唐時期開始不斷坐大的宦官們,已經到了任意刺殺皇帝、廢立皇帝的驕橫跋扈地步,因此,唐文宗也一直在謀劃著,如何才能鏟除宦官這顆危害大唐帝國的頑固毒瘤。

但說起來,宦官們的坐大,其實也正是唐朝皇帝們一步步縱容扶持的結果。

早在安史之亂以前,宦官高力士就已經參與政事,當時,甚至連太子、后來的唐肅宗李亨,都要稱呼高力士為“二兄”;而諸王和公主們,則稱呼高力士為“阿翁”;駙馬們則稱呼高力士為“爺”。

而導致安史之亂發生根本逆轉的前奏,就是因為作為前線監軍的宦官邊令誠,因為私怨誣陷潼關守將高仙芝和封常清,導致兩位名將同日被處死,此后,接替高仙芝和封常清守衛關中門戶潼關要塞的哥舒翰,迫于宦官的中傷和唐玄宗的壓力,不得不倉促出兵迎敵,從而導致潼關失守、關中門戶大開和長安淪陷。

唐玄宗從長安出逃后,宦官李輔國慫恿太子李亨分兵北上自立稱帝,是為唐肅宗,此后,擁立唐肅宗的宦官李輔國被唐肅宗“委以心腹”,還被任命為兵部尚書,統管軍隊大權,以致連出身山東士族的宰相李揆見了他都要行弟子禮,稱之為“五父”。

唐肅宗死后,李輔國甚至殺掉張皇后和越王李系等人,改而擁立唐代宗李豫,仗著自己有“定策之功”,李輔國甚至驕橫地命令唐代宗說:

“大家但內里坐,外事聽老奴處置。”

唐代時,也稱皇帝為“大家”,盡管唐代宗“怒其不遜”,但也只能對李輔國等宦官忍氣吞聲,且被迫將李輔國“尊為尚父,政無巨細皆委參決。”

▲宦官與藩鎮,是危害大唐帝國的兩大毒瘤。圖源:影視劇照

從安史之亂的李輔國開始,唐朝宦官們此后開始掌握軍權,為了奪回禁軍大權,唐代宗則發動反擊,誅殺了繼李輔國后掌握禁軍的宦官魚朝恩。此后,唐代宗和唐代宗的兒子唐德宗一度禁止宦官掌兵。

但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當時涇原鎮的士兵受命前往前方平叛,他們路過長安時原本希望受到賞賜,結果唐廷不僅沒有賞賜,反而以粗茶淡飯打發這些將士,涇原鎮軍士于是在一怒之下發動兵變、攻入長安,當時,唐德宗在倉惶之下召集禁軍御敵,沒想到典兵的白志貞平時經常收受賄賂、吃空餉,很多名義上的禁軍士兵,竟然根本沒在皇城當差,由此導致涇原鎮士兵攻入長安時,根本沒有禁軍御敵。

狼狽之下的唐德宗于是倉惶逃出長安,此后,唐德宗對將領們失去了信任,并再次起用作為“家奴”的宦官統領禁軍。由宦官們統領的神策軍作為禁軍不斷崛起,當時,駐守外地的軍隊衣服糧食多不充足,但神策軍的待遇卻特別好,待遇起碼是普通軍隊的三倍,于是各個邊地駐軍也紛紛依附宦官,改名為神策行營,以致宦官們掌握的軍隊,高峰時達15萬人之多。

唐代時的禁軍不僅掌控著長安等京畿地區的禁衛、戍守,而且承擔著討伐藩鎮、四處征戰等多重職能,憑借著軍權的護衛,宦官群體開始扶搖直上,并開始掌握政權。

從唐憲宗時代開始,唐廷又開始設置左、右樞密使,并不斷侵奪宰相的行政權力。此后,由宦官們專任的掌控軍權的左神策軍中尉、右神策軍中尉,以及宦官們掌控政權的左樞密使、右樞密使四個要職,被合稱為“四貴”,這“四貴”分別掌控軍權和政權,任意擁立皇帝、任免宰相、處理軍國要務,成為此后整個大唐帝國的實際最高決策者。

而從唐順宗開始的唐朝最后11任皇帝中,有8人是因為宦官的擁立才得以登上帝位,另外唐憲宗、唐敬宗都是被宦官所殺,還有研究者認為,唐順宗,以及策劃甘露事件的唐文宗也是被宦官所密謀殺害。

▲唐文宗形同傀儡,郁郁寡歡。圖源:紀錄片截圖

宦官勢傾帝國,甚至左右皇帝的廢立和生死,一想到自己的爺爺唐憲宗李純,和哥哥唐敬宗李湛都是被宦官所殺,再聯想到自己也是在宦官的血腥屠殺和弄權下才偶然登上帝位,唐文宗李昂這個皇帝當得,也是膽戰心驚。

此前,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涇原兵變以后,在唐德宗的扶持下,宦官們再次執掌禁軍大權。此后,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唐德宗病死,隨后唐德宗的長子李誦即位,是為唐順宗。

唐順宗上位后,隨即起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劉禹錫等人進行改革,并試圖打擊宦官勢力,但宦官們隨即發動反擊,使得唐順宗在位僅僅8個月就被迫“內禪”退位,隨后,王叔文、王伾等“二王”,以及柳宗元﹑劉禹錫等八人,統統被貶到各個偏僻州,擔任閑官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

45歲的唐順宗反擊宦官失敗,幾個月后也莫名其妙死去。

考慮到前車之鑒,唐文宗于是更加謹慎謀劃,當時,唐朝內部以李德裕為首的士族門閥,和以牛僧孺為首的代表進士出身寒族新貴,紛紛依托不同的宦官勢力,在唐朝內部斗得不可開交,史稱“牛李黨爭”,以致唐文宗哀嘆“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

鑒于朋黨官員與宦官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于是,唐文宗又將眼光轉移到翰林學士宋申錫身上,并與宋申錫密謀如何鏟除宦官勢力,為了響應唐文宗的計劃,宋申錫在被提拔為宰相后,又聯絡了一批朝官壯大勢力,以求暗中抗衡宦官。

宋申錫聯絡的朝官中,就有吏部侍郎王璠。

而正是王璠的兩次出賣,最終導致用人不慎的唐文宗,計劃一再落空。

在知曉唐文宗和宋申錫的計劃后,王璠轉身就向統領禁軍的宦官王守澄告密,王守澄則密不聲張,轉而誣陷宋申錫密謀擁立唐文宗的弟弟、漳王李湊為帝,缺心眼的唐文宗很快中計,他原本怒火中燒之下想殺掉宋申錫,由于部分朝臣發覺異常堅決阻止,唐文宗這才改而將漳王李湊貶為巢縣公,宋申錫則被貶為開州司馬,而牽連此事被處死和流放的有一百多人,此后,宋申錫最終死在開州(今重慶開縣)。

▲唐文宗李昂(809-840年)。圖源:網絡

本來想依托宋申錫等大臣鏟除宦官的唐文宗,沒想到卻被宦官施了反間計,但他并沒有長記性,此后,他又開始起用鄭注等人對抗宦官勢力。

作為江湖游醫出身的鄭注,曾經治好過雪夜取蔡州的名將李愬的病,由于宦官王守澄曾經在李愬軍中作為軍隊監軍。鄭注又因緣際會認識了王守澄,并被王守澄引為親信帶到了長安。

鄭注雖然是游醫出身,但醫術確實有一套,當時,唐文宗突然中風口不能言,御醫們都治不好,沒想到吃了鄭注的藥以后卻頗有療效,于是,鄭注又從大宦官王守澄的心腹,轉身成了唐文宗的寵臣。

當時,鄭注還與唐肅宗時的宰相李揆的族孫李訓交好,由于李訓精通《易經》,經常為唐文宗講學,因此鄭注和李訓都被唐文宗引為心腹,并秘密授以鏟除宦官的重任。

當時,鄭注等人依托大宦官王守澄的勢力,經常為非作歹,因此外界都將鄭注、李訓等人當做宦官勢力,沒有想到兩人竟然是唐文宗的暗樁。

在鄭注、李訓的謀劃和配合下,唐文宗先是提拔宦官仇士良為左神策中尉,來分解王守澄的軍權,隨后又將王守澄明升暗降,并派人毒殺了王守澄。

盡管大宦官王守澄被殺,朝野內外歡呼,但朝官們對于鄭注和李訓作為宦官親信反復無常的陰險狡詐也感到不寒而栗,這也為后來甘露之變中,李訓和鄭注因為勢孤力單最終失敗,埋下了伏筆。

王守澄死后,宦官仇士良的勢力又開始做大,于是,唐文宗又與鄭注和李訓密謀,計劃徹底鏟除宦官勢力。在此情況下,謀求宰相一職不成的鄭注,改而被唐文宗外派到毗鄰長安的軍事重鎮鳳翔,出任鳳翔節度使,當時,鳳翔鎮擁有強大的軍力,唐文宗試圖以此為鏟除宦官勢力的外部屏障。

鄭注出任鳳翔節度使后,李訓被唐文宗任為宰相,有了內外勢力的依托,唐文宗于是決定孤注一擲,發起兵變,徹底絞殺宦官勢力。但在當時,禁軍中的左神策軍被宦官仇士良掌控,右神策軍又被宦官魚弘志掌控,面對遠水救不了近渴的局面,唐文宗與鄭注、李訓等人本來可以像對付王守澄一樣,慢慢圖劃分解宦官勢力,但急功近利的唐文宗和鄭注、李訓等人等不及了,他們決定,要迅速發起反擊。

于是,鄭注與李訓商定,由鄭注從鳳翔鎮率領500親兵趕赴長安城郊,趁著王守澄下葬、宦官們集體送葬的時機,將宦官們集體鏟除。

沒想到計劃商定后,李訓卻覺得如果此事成功,功勞就全歸了鄭注一人,于是李訓決定召集朝中同官,搶先發動兵變。

于是,倉促上陣的李訓聯合唐文宗,搶先在朝中動手,這才有了本文開頭的甘露之變。

謀誅宦官不成后,作為總指揮的李訓隨后逃到終南山,投奔僧人宗密,宗密本想為李訓剃發,將其裝扮成僧人藏在寺院中躲避,但由于宗密的弟子們堅決反對,李訓無奈下只好出山,打算逃亡鳳翔逃奔鄭注,沒想到半路上李訓就被逮捕押送京城。

當走到昆明池時,不甘心被宦官毒打侮辱的李訓于是對押送他的人說:“現在無論誰抓住我,都可以得到重賞,聽說禁軍現在到處在搜捕我,他們肯定會在半路把我劫走,你們不如直接把我殺了,將首級送到京城謀求富貴。”

押送他的人聽后,立即同意了李訓的建議,隨后,李訓的人頭被割下送往長安。

甘露之變發生時,鄭注正率領500名親兵趕赴長安,得知兵變失敗后,鄭注又率兵返回鳳翔,隨后,鄭注被軍中監軍宦官和叛將聯合謀殺,所率領的親兵也被斬殺殆盡。

至此,唐文宗的計劃全部失敗,而仇士良等掌軍宦官則在甘露之變后“氣益盛,迫脅天子”,還動輒引用李訓和鄭注的事訓誡宰相和朝臣,此前,文官集體在長安城內的南衙辦公,宦官們在長安城內的北司辦公,南衙北司之間經常明爭暗斗,而在甘露之變后,代表文官集體的南衙最終在政治斗爭中全面落敗,并在朝中淪落成為北司宦官們的附庸。

事變發生后,唐文宗則被宦官們軟禁,為此,唐文宗李昂經常流露出苦痛的心情,在一次緬懷甘露之變中罹難的重臣時,唐文宗寫詩道:

輦路生春草,上林花滿枝。

憑高何限意,無復待臣知。

此后,唐文宗經常飲酒求醉,賦詩遣懷。在一次與當值學士周墀對話時,唐文宗哀嘆說,“朕真是比周赧王和漢獻帝還不如啊,他們只是被列強諸侯所挾持,我卻淪落到被家奴控制!”說完,唐文宗潸然淚下,周墀也伏地痛哭流涕。

此后,唐文宗不再上朝,甘露之變五年后,公元840年,史書記載唐文宗最終抑郁而終,而有研究者則指出,唐文宗應該也是被宦官所謀殺。

▲甘露之變后,唐文宗被宦官挾持。圖源:紀錄片截圖

在甘露之變中,寫過“七碗茶歌”,被稱為“茶仙”的詩人盧仝(約795-835年)也慘遭毒手。

作為普通詩人,盧仝當時恰好在宰相王涯家中做客,當宦官派出的神策軍沖進王涯家中搜捕同黨時,盧仝大聲喊冤,說自己只是“山人”匹夫而已,對此宦官怒斥說:“山人何用見宰相?”

當時,跟朝中四位宰相有關聯的各個受害者,頭發都被反綁在柱子上,然后雙手雙腳被釘上釘子方才行刑,盧仝由于沒什么頭發,竟然被歹毒的宦官下令在腦后釘入一顆釘子,“人以為添釘之讖”。

盧仝無辜慘死后,好友、詩人賈島寫下了《哭盧仝》為他鳴冤:

賢人無官死,不親者亦悲。

空令古鬼哭,更得新鄰比。

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

天子未辟召,地府誰來追。

長安有交友,托孤遽棄移。

冢側志石短,文字行參差。

無錢買松栽,自生蒿草枝。

在日贈我文,淚流把讀時。

從茲加敬重,深藏恐失遺。

與盧仝同為布衣詩人的賈島,在40歲的好友盧仝遭遇橫禍后,經常拿出盧仝寫給他的詩,在淚眼模糊中賞讀,而甘露之變中宦官幾乎盡誅長安朝臣的恐怖政策,也震撼了整個文官集團。此后,文官們自宰相以下,幾乎全仰宦官鼻息,在恐懼中明哲保身,不敢妄議朝政。

▲“茶仙”詩人盧仝,無辜慘死于甘露之變。圖源:網絡

當時年過六旬、居住在東都洛陽的詩人白居易,更是在《贈客談》中寫道:

上客清談何亹亹,幽人閑思自寥寥。

請君休說長安事,膝上風清琴正調。

此前的公元815年,宰相武元衡因為力主削藩,而被藩鎮派遣刺客殺害,白居易由于親眼目睹現場,并上書請求緝捕真兇,而被另有想法的唐憲宗貶黜為江州司馬,此后,白居易日益明哲保身;

武元衡之死后二十年,公元835年,朝堂中又發生了宦官血洗文官集團的甘露之變,人生中兩次遭遇巨變,幸運躲過禍害的白居易,此后日益消沉,在尋樂中遠離政治朝堂,在《看嵩洛有嘆》中他寫道:

今日看嵩洛,回頭嘆世間。

榮華急如水,憂患大于山。

見苦方知樂,經忙始愛閑。

未聞籠中鳥,飛出肯飛還。

在殘余文官幾乎集體噤聲的沉默中,只有當時年僅二十多歲的年輕詩人李商隱(約813-約858年),直白地寫下了《有感二首(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詩成二詩紀甘露之變)》:

敢云堪慟哭,未免怨洪爐。

……古有清君側,今非乏老成。

……誰瞑銜冤目,寧吞欲絕聲。

長安朝官飛來橫禍、幾乎被掃蕩一空,但宦官們卻大多善終,主持在甘露之變中大肆殺戮的宦官仇士良,此后又在唐文宗死后,頒發偽詔廢掉太子李成美,改立潁王李瀍為帝,是為唐武宗。

唐武宗上位兩年后,最終施計剝奪了仇士良的兵權,改而任職其他宦官,而當年作為屠夫的仇士良此后告老還鄉,竟然得以善終。

在離開長安前,仇士良向送行的宦官們傳授秘訣說,“大家想聽聽我怎么控制皇帝嗎?”宦官們紛紛點頭,于是仇士良說:“不能讓皇帝太閑,皇帝閑了一定會看書,見儒臣,然后納諫,智深慮遠,減少游玩和親近女色,所以各位一定要以侈靡和球獵聲色,來蠱惑皇帝的心神,則必斥經術,阇外事,萬機在我等控制之中。”

宦官們聽后紛紛點頭稱贊,說仇公公真是深得精髓啊,于是,宦官們集體“眾再拜”。

但宦官們的好日子即將走到盡頭,到了天復三年(903年),軍閥、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挾持唐昭宗到了鳳翔,引來另外一位大軍閥、黃巢的叛將朱溫進攻鳳翔,并迫使李茂貞送出唐昭宗。

▲朱溫畫像。圖源:網絡

回到長安后,朱溫聯合宰相崔胤,將以第五可范為首的700多名宦官全部斬殺,只留下幾十名小太監灑掃庭院,隨后,朱溫又以唐昭宗之命,傳命各地藩鎮,將在各地監軍的宦官全部直接就地殺掉,至此,困擾大唐王朝一百多年的宦官之禍終于被徹底根除。

但宦官的集體毀滅之日,也是藩鎮日益做大之時,朱溫盡誅宦官后,又在第二年(904年)強迫唐昭宗遷都洛陽,此后,朱溫下令誅殺唐昭宗,在得知唐昭宗已死的消息后,朱溫還假惺惺地倒地大哭說:

“奴輩負我,令我受惡名于萬代!”

到了907年,朱溫又逼迫唐哀帝“禪位”于他,并建國號大梁,唐朝至此滅亡。唐朝滅亡的第二年,唐哀帝被朱溫下令殺害,時年僅17歲。

至此,在宦官與藩鎮的交替禍害中,大唐帝國最終走向毀滅的深淵。歷史的車輪,滾滾進入了五代十國。

參考文獻:

(后晉)劉昫等:《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

(北宋)宋祁、歐陽修等:《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

司馬光等:《資治通鑒》,岳麓書社1990年版

杜文玉:《唐代宮廷史》,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年版

周智:《甘露之變對晚唐文人影響研究》,青海師范大學2012年碩士學位論文

原標題:《天降祥瑞之后,1000多顆人頭落地》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城县| 鄂温| 印江| 临桂县| 南城县| 荔浦县| 新营市| 商洛市| 池州市| 正安县| 井陉县| 连云港市| 西吉县| 吉林市| 芜湖市| 罗山县| 凤山县| 保山市| 高台县| 永年县| 兴山县| 鲜城| 乌拉特前旗| 乐至县| 米脂县| 社旗县| 益阳市| 陆河县| 田东县| 麦盖提县| 丰台区| 哈巴河县| 板桥市| 布拖县| 苍梧县| 资溪县| 页游| 龙川县| 勃利县| 高邑县| 徐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