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西警方今年破文物大案230起,追回大批商周珍貴青銅器

“以前我們在博物館看到的文物都是完整的,而這次展出的很多文物都是破損的、待修的、從盜墓者處拿來的,能讓人看到更多文物背后的東西。”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韓丙華博士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
5月27日,“守護文明,利在千秋:山西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成果宣傳”展啟動儀式在山西博物院舉行。此次成果宣傳展匯集了491組(4431件)珍貴文物,大多系黃河流域商周時代青銅重器,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5件,國家二級文物80件,國家三級文物199件。
“今年以來山西全省公安機關破獲了一系列文物犯罪案件,其追回文物數量之多、等級之高,都是多年來少有的”,山西省文物局長雷建國表示。
主辦方介紹,今年以來山西省公安機關共破獲文物犯罪案件23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6人,打掉犯罪團伙29個,此次參展文物均為山西公安機收繳文物中的精品。
當日上午,山西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商黎光,山西副省長張復明,山西副省長、公安廳長劉新云等省領導,出席了成果宣傳啟動儀式;公安部刑偵局局長楊東專程參加了啟動儀式。

山西警方追回被盜文物2525件(組),含國家一級文物25件(組)
5月27日上午10時許,山西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商黎光宣布,“守護文明,利在千秋:山西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成果宣傳”正式啟動。
隨后,山西副省長、公安廳長劉新云為啟動儀式致辭。劉新云在講話中指出,山西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是全國文物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位居第一。文物作為民族智慧的結晶,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確保文物安全,事關文化的傳承,事關文明的永續,是既要面對歷史又要面向未來的功德事業。
劉新云表示,站在對人類、對國家、對人民、對子孫、對未來負責的精神高度上,全省公安機關一定會以這次成果宣傳展為新起點,一定會始終以“零容忍”態度,堅決依法嚴厲打擊各類文物違法犯罪,堅決與一切傷天害理的文物違法犯罪作最堅決的斗爭,還祖國歷史文明以尊嚴,永遠做中華歷史文明和傳統文化的守護者、捍衛者。
據主辦方介紹,這次成果宣傳展,集中展示了2018年以來山西公安機關嚴厲打擊文物犯罪取得的最新戰果。山西省公安廳專門調集了各地公安機關成功追回的珍貴文物491組(4431件)參展。
此次參展展品中,國家一級文物25件,國家二級文物80件,國家三級文物199件。這些珍貴文物,大多系黃河流域商周時代青銅重器,都具有十分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主辦方介紹,這是20多年來山西公安機關向社會展示的追繳文物數量最多、文物等級最高的一次打擊文物犯罪成果宣傳展。
山西省文物局長雷建國在啟動儀式致辭中指出,今年以來,山西全省公安機關破獲了一系列文物犯罪案件,并且成功追繳回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其追回文物數量之多、等級之高,都是多年來少有的。
據主辦方介紹,針對一些地方文物犯罪多發態勢,聚焦文物犯罪背后隱藏的黑惡勢力和“保護傘”問題,今年以來山西省公安機關部署開展了為期三年的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提出了“三追一挖”(追逃犯、追文物、追資產、深挖案件“保護傘”)和“四不放過”工作要求,要求切實做到在逃人員不到案不放過、被盜文物不追繳不放過、經濟基礎不摧毀不放過、“保護傘”不鏟除不放過。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楊東為啟動儀式致辭,其在講話中高度肯定了山西公安機關始終把打擊文物犯罪作為重大職責使命,通過重拳出擊,為保護山西大地文物安全做出的突出貢獻。特別是堅持把打擊文物犯罪同“掃黑除惡”斗爭結合起來,有效實現了打擊文物犯罪與打擊黑惡勢力犯罪的深度融合、相互策應。
楊東強調,各級公安刑偵部門,為此都要清醒認識肩負的職責使命,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毫不動搖地在打擊文物犯罪中挖根打傘、斬網斷鏈、抓逃追贓,再創佳績。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次有分量、有質量的成果集中宣傳,進一步激發全社會都堅決同各類文物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啟動儀式結束后,成果展正式開展。據山西省公安廳新聞發言人介紹,此次展覽展期將從即日起續到8月底左右,本次展覽獲得了山西省博物院的大力支持。

專家:追回展品填補了商代晉南地區研究空白
主辦方介紹,今年以來山西公安辦案民警奔赴廣東、云南、上海、澳門等地抓逃追贓,不斷取得重大戰果。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機關共破獲文物犯罪案件23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6人,打掉犯罪團伙29個,收繳文物2525件(組),追回國家一級文物25件(組),二級文物80件(組)、三級文物199件(組)。這次公開展示的珍貴文物,就是從中精心挑選而出的。
此次展覽還展示了山西省公安機關近年來打擊文物犯罪的成果,2016年,全省公安機關破獲文物犯罪案件73起;2017年,全省公安機關破獲文物犯罪案件123起;2018年第一季度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已破獲文物犯罪案件230起。
今年4月下旬,山西省公安廳和山西省文物局,聯合從全國各地聘請文物專家,對今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成功追繳的涉案文物進行了專業鑒定,共鑒定文物2214件(組),其中,珍貴文物304件(組)。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韓丙華博介紹到,“在學術研究上,商代晉南地區是一個空白,但據甲骨文記載,晉南是一個非常繁榮、方國林立的地方。但是一直以來我們這方面的考古發現非常少,非常遺憾。而這次的發現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打開了一個很好的窗口,積累了非常豐富的資料。”
“這一組尊和卣,是我們整個展覽中最閃亮、最重要的一組文物。”韓丙華對澎湃新聞表示。在展廳內,一級文物“鳳鳥紋銅尊”和一級文物“鳳鳥紋提梁卣”被單獨陳列在玻璃展柜中。
韓丙華介紹,尊和卣是西周時期隨葬青銅器中的一個重要組合,一般成對使用。這次展出的這組尊和卣,其上有長篇銘文,共五行三十多個字,這在西周中早期并不常見。銘文記載了周穆王賞賜重臣懋、懋謝天子的史實。
“銘文中有清晰的穆王,應該稱之為穆王時期斷代的標準器,這對于我們研究西周時期的賞賜制度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韓丙華稱,這組尊和卣的出土地目前還難確定,據其判斷可能是在中原地區。
“很遺憾的是,青銅器出土都有一定的環境,對這些環境的解讀對于重建過去的文明有很大幫助,但現在這些青銅器都是零散的,這對于我們歷史研究、復原來說是個很大的遺憾。”韓丙華說。

山西警方掃除侯氏“盜墓黑幫”,曾豢養“盜墓高手”搶占地盤
“酒務頭墓地被盜,才牽出這一大串的案子。他們不僅在聞喜盜,在陜西、山東、安徽都盜過墓。”山西運城文物局總工程師李百勤向澎湃新聞介紹,此次展出的一些重要展品,即收繳自運城市聞喜縣酒務頭墓群。
據展品信息介紹,酒務頭墓地是晉南地區首次發現集中分布的商代晚期貴族墓地,屬商代晚期大型高等級貴族墓地,文化面貌屬于殷墟晚期。
2017年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對酒務頭墓穴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共發現商代墓葬12座,以及車馬坑等遺跡。除1號墓外,其余大墓均被盜掘,只殘留少量青銅器和陶器,大量歷史文化信息因盜擾而喪失。經搶救性發掘,1號墓共出土青銅器123件,陶器7件,骨器1件。
酒務頭盜墓案發案后,“6·03專案”一路突破。
據展品信息顯示,2016年6月,聞喜縣公安局在偵辦一起盜掘古墓葬案件中,發現以侯金發、侯金亮、侯金海、侯金江四兄弟為首的涉黑犯罪組織線索。
經省公安廳批準,市縣兩級公安機關為此成立“6·03專案組”,一舉打掉了這一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同時打掉了11個盜掘古墓葬團伙、25個賭博團伙和3個販毒團伙。
2018年1月,省公安廳專門成立了由劉新云副省長任組長的“6·03專案攻堅組”,抓獲犯罪嫌疑人159人,破獲案件133起,接連追回涉案的一級文物20件(組)、二級文物59件(組)、三級文物106件(組),還有一批文物等待鑒定。
李百勤介紹,此次參展文物,約半數都與侯氏兄弟有關。
據新華網今年5月報道,在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侯氏“盜墓黑幫”案成為山西“掃黑第一案”。

自1993年起,侯氏幾人通過收編、豢養“盜墓高手”,搶占“墓葬地盤”,“流水線作業”,形成了盜販文物的罪惡鏈條。侯氏“盜墓黑幫”搶奪了中條山下酒務頭村的疑似商代墓群后,就將此地霸占,如“做工程一樣”吃干榨凈。
據該報道,侯金發是上世紀90年代的十大文物逃犯之一,其時,山西省在晉南地區組織開展了一場打擊文物犯罪的“南征”專項斗爭,涉黑文物犯罪集團成員紛紛落網,侯林山、郭秉霖等多名首犯、主犯被執行死刑,但侯金發成了漏網之魚。
隨后,侯金發與其兄弟、公安部A級逃犯、曾涉嫌倒賣河南三門峽市虢國墓珍貴文物的侯金海再次“招兵買馬”,以盜販文物起家,發展成以侯氏四兄弟為首的公開開設賭場、吸毒販毒、敲詐勒索、無惡不作的黑社會性質組織。
該報道稱,侯氏專案中警方追繳回來的文物仿若一個“小型博物館”。數次前往聞喜的考古學家李伯謙看過被盜文物后痛心疾首:“有的一個墓的價值就等同于一個國保區啊!”
今年2月,山西省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侯金發、侯金海、侯金亮等9名被告人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盜掘古墓葬罪等16項罪名案件依法進行了公開宣判。他們共同或分別實施犯罪74起,違法行為14起。其中1人被判處死緩,侯金發、侯金海等4人被判處無期徒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