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用腦子打工后,我成為了“富一代”
新的生活正在徐徐打開。1999年,樸樹在《New Boy》里唱,“是的我看見到處是陽光,快樂在城市上空飄揚,新世紀來得像夢一樣,讓我暖洋洋?!?/p>
2023年,已經過去12天,我們再次邁進一種新的關口,想要施展蜷縮了多日的拳腳,生活還可以是什么樣子的呢?或許在朝九晚五、“996”加班、考試和中年失業之外,存在其他的分叉路。
澳大利亞,一位女生正在社交媒體上緩緩更新自己的打零工生活。在她的周記里,“成為富一代”高頻出現,她毫不掩飾地書寫著自己的真誠愿望,想要暴富,把錢用土種在桶里,取名“money樹”。
但她做的事情卻是樸素的,在海鮮廠給海膽掏糞,在果園里帶薪徒步,跟澳洲大叔比賽摘樹莓,把和藍莓在每年成熟期的遇見稱為“一期一會”。
俺陵容做過很多種不同的工作,她焦慮過、迷茫過,最終摸索出自己目前最想要的生活狀態——不用腦子打工。她覺得自己從未這么快樂。
本期“奇妙人生物語”,我們跟俺陵容詳細聊了聊如何開啟自己的零工事業,或許用雙手勞作不一定能創造意義,來農場打工也未必能治愈心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會自由。
以下是俺陵容的講述。奇妙人生開始了。
01.
每天都是周末
不少人說我的打工周記很有特點,因為常常會放一些“成為富一代”、“打工十四天,登上福布斯”之類的大話,但我也不確定這算不算是特點。自從開始給海膽掏糞后,我就靈感迸發,可能因為喜歡,在細節上面會寫得有趣。以前我也想當一個顏值博主,但是后來在海鮮廠打工就變成這個樣子了,人還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兒。

俺陵容在小紅書上的記錄
很多人好奇給海膽掏糞是怎么樣的,整個過程有點像流水線,但比普通的流水線有趣。首先會有專門的人去開海膽,拿一個工具敲一下,把它弄開,接著有人把它挖出來,端給我們掏。
其實海膽的糞是它的整個內臟,大部分都是海藻,還有腸衣,需要拿鑷子把它們揪下來,放在一邊,挺好玩的,可以治好強迫癥。海膽主要有兩個品種,長刺和短刺,現在是夏天了,長刺更多,會比短刺難掏,也臭一些,短刺不臭的。
之前我們自己就能完成,現在需要一組人先把大的部分掏走,再有另外的人處理零碎的東西。長刺的品種可能更貴,因為我們掏的時間久一點,按照馬克思的理論,價值應該更高吧。
給海膽掏糞是從去年開始的,但打零工的生活我差不多過了三四年,已經逐漸形成一套自己的規律。
冬天的時候我每周最多工作五天,夏天會拼一點,可能一周七天都沒關系。之前有一次我連續做了14天,幾天在海鮮廠,幾天去摘樹莓。因為我喜歡這些工種,又能賺錢,就會有動力去做。沒有動力的時候,讓我去也不會去。這是臨時工的好處。
老板召喚員工的方式很像上小學時候班主任會做的事,他會在下班前把第二天的工作內容和需要的人寫在黑板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就可以第二天來。但不來也沒事,老板實在需要的話會給你發信息。
不同的地方也會有不一樣的員工福利。在水果廠,可以邊摘水果邊吃,隨便吃。當然,不能站在人家那里狂吃,這樣不太好,有時候還能帶回家一些。海鮮廠逢年過節會發購物卡,茶水間有免費的熱巧克力、咖啡和牛奶,但不能隨便拿海膽。
因為海膽很貴,尤其是人工成本高,要有潛水員把它們抓來,有人開海膽、掏屎,隔一夜晾干水分后,還要把海膽們分質地和顏色包進盒子里,這都是一筆筆工資。所以我們不能隨便拿,不過可以用員工價買。

俺陵容在海鮮廠
(有無菌要求,所以沒有海膽掏糞現場圖啦)
這些工作開工的時間都差不多,一般我會在早上七點上班,下午三四點結束,也有時候中午就下班了,經常這樣隨意。偶爾周末會加個班,但時薪很高,平常27澳元一小時,周六是41,周日會更高,54、55左右,因為這邊大家可能會覺得周六工作一下也無所謂,但讓我周日來上班肯定要給我一個大bonus。
也有例外,比如農業,它是季節性的,每年需要用到人的時間只有兩三個月,所以周末不會有更多的工資。不過再高的時薪,都是按照最低工資標準來,能夠養活自己。
前段時間過圣誕節,海鮮廠很忙,每周末都有工作,我有時候會去幫忙裝三文魚。有專門的人把殺好的魚運來,每條三文魚都有我半個身子那么大,我們會把它們裝進箱子里推走,后面的人在那邊包裝。
有些人不喜歡這種狀態,很隨機,不穩定,但很適合我,我不喜歡一周五天、期待周末的感覺,我希望每天都是“周末”。就像我明天開始就要去做櫻桃,接下來是我最愛的藍莓和樹莓的成熟期,每天都有盼頭。
02.
幾年后的我,會快樂
一些朋友會問我,網名叫“俺陵容”,是因為喜歡安陵容嗎?
也沒有,我當時取這個名字就是想要蹭熱度(笑),后來發現她是那種從小家境不太好,想要一步步走上人生巔峰的人。我覺得她如果重生一下,變成我這個樣子可能會快樂一點。
我現在在塔斯馬尼亞生活,這是一個很偏遠的小島,在澳大利亞最南邊,再往南就是南極了,人口也不多,只有50萬人,有點像《甄嬛傳》里的寧古塔。
很多人覺得這里好冷,容易讓人抑郁,但其實也沒有很冷,冬天的溫度基本都在零上,偶爾會下雪,我還挺喜歡的。這里很適合我摘果子,夏天不太熱,摘果子就不會很痛苦。
很多人來這邊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經歷上的痛苦,我也不例外。
之前在國內的時候,我是一個普通的小白領,在大城市和小城市都工作過,也在穩定和自由之間搖擺。我大學畢業后,先在家鄉的銀行里工作了兩個月,后來辭職去了杭州,又去了上海,直到2016年離開。
那個時候還沒有“996”的概念,在上海的公司是一家大企業,我常常加班,工作越來越壓抑,朋友們也陸續回老家生活了。我擔心自己以后怎么辦,既沒辦法在上海立足,好朋友和父母又都在家鄉。再次回家后,我開始考公務員,這是當時的我能夠為自己做出的一個最理智的選擇。

《風平浪靜的閑暇》
但回去之后的生活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我沒能變得開心,公務員也沒考上。我當時太迷茫了,感覺自己的心理狀態出了問題,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在家躺著,拖拖拉拉幾個月,找了一份工作,還是不行。
我太需要一個換環境的契機了,偶然知道有一種簽證叫做打工度假簽,就申請來了澳洲。
剛到澳大利亞的時候,是2018年底,我還欠著兩萬塊信用卡的錢,基本上處于一種對這個世界失去興趣,認為做什么都一樣的狀態。但心里多少還是想要改變的,起碼先還清卡債,也可以看看能不能攢出一些錢來讀書。
為了達成目標,我做過很多種不同的工作。在墨爾本當過禮品店和咖啡店的店員,去餐館打工,做過Airbnb的客房清潔,在辦公室里做了幾個月的行政,還幫學校收過費。
過程中也遇到過困難。比如在禮品店的時候,我剛剛出國,英文不怎么樣,每天要面對很多客人,還要幫老板翻譯、訂貨,做得很吃力;后來去離家近的餐館工作,那里有點“卷”,可能老板需要10個人,卻只雇8個,導致每個人都很累,又要表現好。我有一種從國內“卷”到國外的感覺。
不開心的次數多了,我把目光放向了農場。我對大城市沒有什么執念,在打過的所有零工里,農場類的工作是我做過最多的。我去過玉米廠、四季豆廠、桃子廠、藍莓廠、櫻桃廠、葡萄廠和海鮮廠(姑且算在農場類里吧),曾經還在葡萄廠里工作過一年多,斷斷續續地把葡萄從生長、結果到處理樹枝的過程全走了一遍。這是我以前從未有過的體驗。

《風平浪靜的閑暇》
在不斷的嘗試中,生活漸漸有些不一樣了。本來剛剛開始打工度假的時候,我的想法是待完一年就回家,因為攢學費很難,工作也沒有那么順利,但沒有想到,隨著自己去行動,困難會一個個被解決。
我攢到了讀書的錢,不是那種很貴很貴的大學,是類似于國內大專的學校,我可以學習一些技能。被水果包圍我也很享受,我喜歡那種舒適、自然、不用太動腦的生活。就這樣,打工度假簽證轉成了學生簽,我現在正在等待工作簽證。
前兩天,我還想起了一件很久之前的事。那時我剛畢業,還在銀行工作,忘記犯了一個什么錯誤,主任對我說,你的職業生涯不會長久?,F在想想真讓他說中了。其實好多事情我都忘了,總覺得當時的不開心,過去就好了。當時的我,一定想不到幾年后的我會快樂。
03.
不用腦子打工
我在社交媒體上的個人簡介是“不用腦子打工”,因為不用腦子打工,我可以睡一個好覺。不用腦子就用身體,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忙碌一天,下午三四點回來,收拾一下,基本上就有點累了。稍微玩玩手機,躺在床上真的秒睡,那種感覺很爽。
以前我狀態不太好的時候,會很久很久睡不著,每天熬夜到兩三點,有時候還通宵,第二天中午或下午才起床。
很多工作難的不是工作本身, 難的是人際關系,還有你跟人之間那種亂七八糟的事情,白天在工作,晚上好像還在工作,你的腦子會不斷在想這個人說了什么,這個東西怎么樣?沒辦法睡個好覺。

《我的解放日志》
我想要盡量避開這些,把自己的腦子存起來,去學一點很想學的東西。現在我的條件就是“必須我喜歡”,我不會再為所謂的“好找工作”,或者面子,去學我不喜歡但受大眾認可的東西了。人的一生很短暫,要為自己而活,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一點都不要去做。
但跟東西打交道也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工種才能體會到幸福和滿足。很多人在做簡單的手工類工作之前,會有一些期待,覺得這些工作能夠讓自己通過雙手體驗創造的快樂,可簡單往往也意味著重復和乏味。
我的應對方式就是換,不停地換,直到找到自己喜歡的,然后好好做幾年,可能過幾年我也不喜歡了,但那是以后的事情,我可以去學習新的東西。
我曾經做過一個工作,給三文魚打疫苗。三文魚要兩年才能長大,在它們還是小魚苗的時候,需要拿裝著疫苗的針頭往肚子上打一槍。聽上去是不是很有趣?但實際上整個過程非??菰?,我感覺自己的靈魂都被凍住了,能分明地感知到時間在一分一秒過去。
類似的還有在櫻桃廠摘櫻桃,你要站在那里把不好的櫻桃挑出來,生命開始走得很慢,你會很想它趕快結束。我在周記里寫,“太簡單了,比我的腦花紋路還簡單。時間有點難熬,可以非常清晰地感覺到生命在散步”。
但如果是去給海膽掏屎,每一個海膽不一樣,每一坨屎也不一樣,再把它們挑得清爽干凈,就會有意思。還有摘樹莓和藍莓,在海鮮廠開扇貝,都是按量算錢,我會想要多做一點,經常感覺還沒有做多少就已經下班了。

俺陵容在快樂摘藍莓
經過幾年的試探,我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這些有獎勵機制的,像闖關游戲,可以用少一點的時間多賺一點錢。嚴格說來,我的零工前三名分別是摘藍莓、摘樹莓、給海膽掏糞。藍莓好吃又好摘,所以排第一,另外兩個都要稍用一些技巧。
海膽前面已經介紹過了,說說樹莓吧。掌握摘樹莓的方法是需要過程的,注意事項非常多——樹莓有很多刺,得一顆顆擼下來;它很嬌氣,不能捏得太緊,否則就壞了;它的樹枝也比較脆弱,要扶著樹枝摘,不然農場主會很生氣;摘下來的樹莓還分一等果和二等果,要用不同的筐去裝。
我第一年做的時候,摘下來的很少,今年是第三年了,才逐漸成為熟練工種。
總之,沒有百分百好的事情,很多東西都是自己的獨家體驗。包括像跟我一起工作的人,他就可討厭掏屎了,一提到掏屎就想死。樹莓也是,有人一看到就想吐。每個人的感受都太不一樣了,最好的狀態就是找到自己喜歡的、能找到樂趣的東西。
也有人抱著尋找意義和洗滌心靈的心態來到農場,卻發現工作比想象中枯燥,又趕緊離開。
其實我覺得人這一輩子都在做平衡,除了工作以外,你會發現很多其他的事情也沒有意義,但哪怕是像給三文魚打疫苗這種我覺得最沒有意義的工作,仍然是可以完成的。
做事情很重要的一點是沉浸在事情本身。我從來都不會去找意義,給海膽掏糞,是覺得有趣,去摘藍莓,是因為好吃,當然賺錢也是動力之一。我會很具體地描寫感受,但不會渴望通過一個東西解放自己、救贖自己。
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我不需要聽歌打發時間,也不需要放空自己,只是很專注地摘,時間會過得很快。人的大腦真的很神奇,在精神非常集中的時候,反而是放松的?;蛟S,地點和工種都不重要,找到喜歡的事,能讓大腦呼吸,就夠了。
04.
成為“精神富一代”
這幾年來,我最大的改變就是生物鐘,現在我能規律作息,身體變好,基本上沒有生過病。
我圍繞自身的欲望也變少了,經常在二手店買衣服,或者是去看平價大賣場里的清倉款。生活很簡單,沒有什么娛樂,經常自己在家待著,但我很適應這種狀態。
剛到澳洲的時候,我心里想的事情很多,整個人很低沉。朋友都說你怎么不興奮,天天待在家里面睡覺。后來靠著自己一點一點的行動,才慢慢好了起來。
大家都會有焦慮的事,逐漸把消化焦慮的時間縮短就好了。我現在頭一天焦慮,睡一覺起來會好很多。而且我的焦慮開始變得很具體,今年夏天雨水太多,天氣也比較冷,我很擔心我愛的藍莓長不好,這可能是我最近比較大的擔憂。
我原來的焦慮主要是一種虛無感和緊迫感,現在已經很久沒有過了。在很多人的觀念里,我這個年紀應該趕緊結婚、生孩子、買房子什么的,但我沒有這個計劃,這對我來說也不是緊迫的事情。至于虛無感、空虛感就更沒有了,因為干活挺累的,我基本倒頭就睡。

俺陵容下班回家路上
還有最關鍵的,我不會再跟別人做對比了,只是關注自己。
我很討厭一句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很多人會通過對比不如自己的人來獲得一些安慰,但是如果這樣做,也會在“比上不足”那里獲得成倍的暴擊。因為不管是比你好的,還是差的,你要不斷用這種落差來確認自己是安全的,這是很沒有意義的一件事。
擺脫對比的傾向需要一個過程,農場可能幫助我進入了這個過程。比如摘水果,別人摘得快或慢跟我沒有關系,我自己摘,達到想要的目標就可以了;在海鮮廠挑海膽,也是我只要把這一筐挑干凈就很好了。
不要卷別人,可以單純卷自己,卷自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因為你可以時不時給自己一點驚喜,一步一步有收獲。
現在的我能說出來自己擔心的是什么,討厭的是什么,喜歡的是什么,這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緒狀態不好的時候,你知道你不開心,但是好像說不出來具體是哪里不開心,說不出來為什么哭,為什么低落,我以前有過這種狀態,甚至覺得自己永遠都不會好了??鋸埖臅r候,我坐飛機都想要飛機快點爆炸,現在沒有了,能活一天是一天。
但最近最大的一個煩惱也是有的,我想買一輛好一點的車,已經攢了1萬,距離拿下目標車輛還差一半。我今年還想回國,所以要多攢些錢,這就是我最近瘋狂上班的理由。
我經常在周記里寫“成為富一代”,原因就像剛剛說的,我沒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對我自己來說,我賺得已經很多了,覺得自己好像是富一代了。我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少,之前還想要買房子,找一個好的對象,像復仇一樣重新“奪”回屬于我的一切,現在我的想法變了。
可能先于物質,我率先成為了“精神富一代”,不再規劃更多,每天睡一個好覺,就是我最滿足的事情,我能老老實實地過自己比較喜歡的生活。人的欲望是無限膨脹的,永遠沒法滿足,只有看看自己擁有的,把欲望和能力匹配起來,才能過得開心。

《風平浪靜的閑暇》
前幾年因為學費、辦簽證的費用,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我花了很多錢,但現在基本上大頭已經沒了,可以逐漸完成外出的愿望。
今年我的打算是先回中國待一兩個月,再到墨爾本看BLACKPINK的演唱會,接著回來開扇貝,一周只上三天班,度過整個冬天,存到一點錢,去泰國或其他國家待三四個禮拜。然后夏天要來了,我又要去摘水果了。
更遠的未來是說不定的,說不定我去別的地方定居了,或者又愛上其他的東西了。之前我也沒想過會愛上給海膽掏糞,如果有新的喜歡的東西,我會再去嘗試的。還有很多其他的工作我沒有體驗過,有一些很神奇的,像是在下雨天開直升飛機找綿羊,因為綿羊吸水之后很重,自己就起不來了,要幫忙把它們扶正。我還不知道怎么去,可能會嘗試一下。也沒準,之后我學到的東西能讓我在那個領域全職地耕耘。
反正,我已經完全拋開了年齡和身份的限制,覺得好像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了,一點也不害怕。
這里是看理想的新欄目“奇妙人生物語”,每一期邀請一位朋友分享自己不那么按部就班的生活,呈現世界上的自由生命和全新的人生可能。奇妙人生開始了。
采寫:汁兒
監制:貓爺
頭圖:《行騙天下》
以及由受訪者提供
轉載:請微信后臺回復“轉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