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十年醞釀,百位名家助陣,上海中國書法院正式入駐閔行新虹
5月25日,上海中國書法院經過10年的醞釀、協調,終于正式落戶閔行區新虹藝術館。當天,上海中國書法院主辦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海內外書法名家邀請展暨新虹藝術館開館儀式”在新落成的閔行新虹藝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了105位海內外書法名家的精品力作。
上海中國書法院院長周志高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上海中國書法院的成立和“海內外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的推出,也正是為了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當年在上海的囑托和期望——早在2007年6月,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參觀了《海派書法晉京回滬匯報展》后指示:“要把書法藝術打造成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名片之一?!?/u>
中宣部原副部長龔心瀚及閔行區委副書記于勇為上海中國書法院入駐新虹藝術館揭牌。

上海中國書法院執行副院長張耀偉對“澎湃新聞”表示,從中國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陸機《平復帖》,到董其昌,再到近百年來海派書法的輝煌,上海一直是中國書法的重鎮,醞釀十年終于建成的上海中國書法院今后將更加注重書法本體的研究與學術性,并策劃一系列重大學術、教育與展覽活動。

注重學術與“人書俱老”,與閔行區形成雙贏
崛起于清末民初的海派書法,是近現代書法的開端,在書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產生了一個彪炳史冊的大師群體,如趙之謙、吳昌碩、康有為、沈尹默、謝稚柳、白蕉等,上海中國書法院的成立也是這一深厚文脈與傳承的基礎上成立,而在上海中國書法院落戶閔行新虹的同時,由上海市文聯指導、上海中國書法院主辦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海內外書法名家邀請展”也正是為了向書法大師前賢致敬。海派書法是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相對應的,這一展覽也再次體現了開放的格局和國際的眼光,參展的有來自法國、美國、加拿大、日本、新西蘭、馬來西亞等國及中國香港、臺灣的書法名家。國內書法名家包括蘇士澍、張海、鄭曉華、言恭達、白謙慎等,上海書法界名家參展的有陳佩秋、韓天衡、錢茂生、周志高、蕭海春、王偉平、劉小晴、童衍方、林仲興、孫慰祖、吳申耀等,他們或追蹤經典、韻勝度高,或意涉瑰奇、瀟灑郁勃,或碑帖相參、金石兼融,傳承有緒而風格鮮明。上海中國書法院的成立和上海中國畫院形成了書畫并舉、彩墨競秀的海派藝術大格局。

上海中國書法院是由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和上海市文化藝術品鑒促進會共同發起的民非單位,2016年6月在閔行揭牌,成立上海中國書法院的宗旨是“立足上海,面向全國,面向全球,舉辦高端的創作展覽或學術活動,加強書法藝術本體的研究,無愧于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卑ㄑ芯?、傳承、交流、發展、弘揚中國書法藝術,開展書法理論研究,宣傳出版創作和研究成果,開展書法藝術創作展覽,教育培訓,國際交流等。

地位上海虹橋樞紐之北的新虹藝術館(天山西路2965弄)臨河而建,綠樹環繞,作為上海中國書法院的“創、研、展”基地,地處虹橋商務區內,是閔行新虹地區重要的品牌文化項目之一。藝術館分為展覽館和創作館兩部分,集書法藝術創作、書法藝術交流、傳播于一體,依托周邊資源、旨在打造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力的專業書院。
上海中國書法院院長周志高表示,上海中國書法院立足于上海,面向全國與國際,也將為書法界的老專家搭建一個平臺,對體制外的知名書法篆刻家以及知名畫家中書法擅長者以“院士”身份聘請他們加入?!俺闪⑸虾V袊鴷ㄔ哼€有一個背景,當下的文化藝術,有高原,但缺少高峰。那么這個高峰哪里來?當然靠人才去攀登高峰,但書畫界的人才在孫過庭《書譜》里講得很清楚——人書俱老。很多書協中的書法家剛剛七十出頭,就面臨退休,但其實就書法創作而言正在攀登書法高峰的時候,所以我們搭建一個平臺,從某種角度講是為書法藝術人才繼續攀登藝術高峰?!薄斑@次是我們剛剛開始走了第一步。今后不斷要走下去,上海中國書法院將來將在崇明等地建設分院?!?/p>
對于書法院落戶閔行區新虹街道,他認為這是閔行區、新虹街道二級領導和區書協領導對文化重視,這次在新虹藝術館舉辦“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海內外書法名家邀請展”,注重突出改革開放四十年這一主題,邀請的都是海內外書法界一線名家,充分體現上海中國書法院的實力。


上海中國書法院執行副院長張耀偉表示,上海中國書法院從十年前的醞釀到現在一直得到上海市老領導龔學平、胡煒、蔣以任、姜樑等的關心支持,他們與原總政治部副主任童世平、上海機場集團黨委書記張學兵等在這次展覽中也提供了祝賀書法作品,“上海中國書法院終于落地,作為直接參與者,感慨良多,上海中國書法院是民非機構,在運營機制上有著自己的創新,如采用理事會的形式,邀請院士加盟與工作人員多為志愿者的形式,自成立以來,先后與上海市書協聯合舉辦了一系列大展與學術活動。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作為中華民族一種重要的精神符號,它的傳承、發展與中華民族文化復興、核心價值重塑息息相關。從中國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陸機《平復帖》,到董其昌,再到近百年來海派書法的輝煌,上海一直是中國書法復興的重鎮,上海中國書法院今后將更加注重書法本體的研究與學術性,并策劃一系列重大學術、教育與展覽活動,“ 接下來,上海中國書法院會在熱心的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推動下,將組建上海中國書法院的理事會,計劃推進‘董其昌藝術獎’的籌備工作。一個是發掘上海文化之根,另外通過交流,更廣的意義上關照發掘上海書法的根脈,然后再促進整個對外交流,從整個大文化的角度來理解書法,從學術的高度來進行一些運作。上海中國書法院任重道遠,因為它畢竟是用一種新的體制機制,在這個基礎上探索的一種新路子,所以需要更多的文化藝術事業的熱心人士來推波助瀾,來添這一把火。”


知名書法家、上海中國書法院副院長吳申耀認為,上海中國書法院落戶閔行區,是一種雙贏,對提升閔行區與新虹地區的文化地位,意義重大。
閔行區新虹街道黨工委書記曲崢表示,新虹地區作為服務“上?!L三角”地區的“橋頭堡”,在急速的變化中,最缺的是文化內涵上的塑造和提升,“這次新虹藝術館的落成和上海中國書法院的落戶,標志著新虹地區文化領域建設的成果,我們希望借助這個平臺,一方面實現多領域的融合工作、發展,提升社會服務對經濟發展的綜合配套支持能力,形成多功能、綜合性的國際化高品質社區?!?/p>

早在2007年6月,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參觀了《海派書法晉京回滬匯報展》后指示:“要把書法藝術打造成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名片之一。”
在當天的上海中國書法院入駐儀式后,上海中國書法院主辦了結合這一主題的研討會。中國書協理事、中國書法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李士俊表示,上海中國書法院有著全新體制,有理事會,采用志愿者,這為全國書法界提供了一個模范。成立上海中國書法院還有關于“高原與高峰”的認識,書法創作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講究人書俱老,讓七八十歲的書法名家有個“家”更有意義,海派書法在中國書法史的地位無可取代,從文化份量上,上海有著重要性與獨特性,更有自己的優勢,上海中國書法院這個愿景,一定會有非常好的效果。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院長管峻表示,作為書法的研習者,從小受海派書法影響極大,無論是上海的書法名家還是《書法》雜志以及出版的字帖,對求藝之路都有較大幫助,“上海要大發展,作為海派文化的書法不應缺席。上海中國書法院的成立,有各方面的支持,相信上海書法院會越來越有影響力?!?/p>

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書法院院長朱天曙表示,上海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獨特而重要,從晉代陸機的《平復帖》,一直到今天的書法名家,文脈清晰,名家輩出。關于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工作時提出的“要把書法藝術打造成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名片之一”,其中“上海、國際、文化”三個詞中,先說“上?!?,就要說上海的書法,即海派,“海派”作為一種特指的文化現象,既不是地域性名稱,也非任何風格流派所能涵容,它是特定歷史條件下中國文化在上海形成的特殊符號。就書法而言,我認為可以分為“前海派”,是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從趙之謙到吳昌碩等;第二個是海派,代表人物以沈尹默、白蕉、潘伯鷹為代表的帖學大家,以沈先生等發起成立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為標志,在書法界形成一個真正的海派;還有一個階段是“新海派”,改革開放以后出現的著名書法家,如王蘧常、趙冷月等?!罢f到“國際”,去年有一位國家總統到北京語言大學,當時的題詞有一句是“漢字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這句話也就是說漢字書法是全世界喜歡的藝術之一,而上海又是國際交流的主要都市,這方面的地位無可取代。就文化而言,上海圍繞書法來說,不僅書法走在前列,篆刻也處于領先地位,影響深遠,不可替代,還有上海的出版,對傳播推廣研究書法意義深遠。很多名家比如孫慰祖老師對中國早期印章的研究都極有影響。”

知名畫家蕭海春是當今中國畫領域深研傳統的代表人物,書畫同源,他對書法同樣也深研傳統,這次被聘為上海中國書法院院士,他認為,海上書法的巨大優勢正在于文脈與“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氣勢,書法研習首先還是得研究傳統經典,孜孜以求,融入自己的感受與時代的特征,洗發新趣,這樣才會成績斐然,“上海中國書法院的成立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是書法界的盛事,今后通過一系列活動,在文脈傳承與把握時代特征上多花力氣,一定會對中國書法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p>
旅日書法家郭同慶是章草大家王蘧常先生的弟子,他說,海派書法在日本影響極大,他這些年在日本也一直在推廣“蘧草”等書法形式,上海中國書法院以“海納百川”的精神集聚了一批國內外書法名家,今后通過開展一系到學術、展覽、教育等活動,一定會讓海派書法影響更加深遠,他和旅日的書畫界人士將為此多做努力。
與會人員認為,上海文化一直呈現著一種開放的姿態,“海納百川,兼容并蓄”也就成為“海派”文化的精髓,海派書法從根本上說,有著堅實的文脈基礎。上海中國書法院就是沿著前人的文脈繼續向前發展,通過釆取民間、靈活、多渠道的機制,相信一定會推動上海書法的巨大影響力。
據悉,上海中國書法院的海內外名家邀請展將展出至6月26日,其間,部分參展書法家在展覽間將堅持每天在現場導覽并講解。
(本文部分錄音整理 盧仲)



童衍方書法作品
上海中國書法院名家邀請展現場,張耀偉(耀智)書法

郭同慶書法作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