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紀念|愛畫四君子的陳曙亭:不開個展,遇真喜畫者可贈畫兩幅
南通陳曙亭(1901-1980)是一位有著隱士心態的畫家,為高僧印光大師高足,書畫師李苦李,篆刻學陳師曾。他臨終前遺囑,不開個人畫展,不發表作品,遇有真喜歡他作品的人,可贈送兩幅畫作為紀念。前不久,南通書畫界人士因感念其人品與畫藝,專門編印一本了《陳曙亭梅蘭竹菊冊頁》,這本冊頁是陳曙亭先生的第一本畫集,精選了陳曙亭先生各個時期梅蘭竹菊冊頁共十四組56幅佳作。
王個簃先生于九十高齡之際在陳的《盆蘭圖》上題道:“花開香墮遠來風,曙亭遺墨,反復展觀,欽敬萬千。”

在南通近代金石畫壇上,陳曙亭先生是一位個性鮮明的藝術家。從曙亭先生留下來的書畫篆刻作品中,可以領略到其非凡的藝術才華。
藝者,心之跡也。作品是藝術家性情旨趣的外衣。陳曙亭先生剛毅、恢宏的性格也不無自然地流露于他的書畫篆刻之中。
其繪畫,筆墨酣暢恣肆,格高雄強,氣度過人。即便尺素小幅,亦有尋丈之勢。

其書法,上追漢魏,不拘于點畫而重意味情趣,字里行間,樸茂簡漫,古意盎然。
其篆刻,在彈丸之地分朱布白,隨意自在,觸處成春。因勢生法,如漁人蕩槳,浪翻濤涌,益顯出坦達率真的氣度。
品味曙亭先生的書畫篆刻作品,概言之,他不講法而得至法,不在意而得真意,究其底里,其“秘訣”和“絕招”正在于忌熟求生,舍巧取拙。他作畫,無論人物佛像、花卉蔬果、梅蘭竹菊,其構圖、造型、筆墨,皆得一個“拙”字,作書治印,用筆、運刀,也意在一個“拙”字。

陳曙亭書法

這“拙”的作品,確使一些持著作品上的景物“象真的一樣”標準的讀者迷惘,隔膜,難以理會,不易接受。但,這“拙”的作品,卻使更多的同道和愛好者贊美不已,心領神會,拍案叫絕。因為這“拙”既不同于甜媚陋俗的“巧”,也有別于無滋無味的“生”,它是成功要在藝術道路上邁過了由生到熟,然后由熟返生的“拙”,它跟藝術上未能入門,措置失當,破綻百出,刻意做作的“拙”有著天壤之別。它是藝術上返樸歸真,以質為準,以生勝熟,以拙取巧的極高境界,是眾多藝術家苦詣乞求而難以獲得的“拙”。

陳曙亭畫、王個簃題盆蘭

熟后返生,巧而后拙,談何容易。需要藝術家不計成敗與貶褒,我行我素,不討好取悅他人。需要藝術家把跟書畫金石創作上似乎無關聯的古今中外世間萬物的妙諦,成功地“嫁接”“引進”到路越走越窄,面目越變越接近的藝壇里來。更需要棄功名于外的獨立人格精神。正因為如此,曙亭先生作品里那些強烈的“拙”意,是值得敬慕和贊嘆的。
為了表達對陳曙亭先生的敬意,編印這本《陳曙亭梅蘭竹菊冊頁》,并計劃陸續編印陳曙亭先生佛教人物、花卉蔬果、山水、詩文、書法和篆刻專集。編輯此冊,得到陳曙亭先生家屬的信任和支持,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謹向提供藏品的何家干先生、盧成武先生、顧靈先生、陳列利先生、朱銘華先生、陳大翼先生、費澤生先生,撰寫序言的趙鵬先生,致以深深的謝意。
——————————
延伸閱讀
陳曙亭(1901-1980)南通人,書畫篆刻家,為高僧印光大師高足,書畫師李苦李,篆刻學陳師曾,朝鮮詩人金滄江稱其為南通才子。陳曙亭淡泊名利,是一位具有良好心態的畫家。他臨終前遺囑,不開個人畫展,不發表作品,遇有喜歡他作品的人,可送兩幅畫作為紀念。
他一生畫了大量的畫,他的畫以“四君子”與蔬果為多,也畫了相當多的佛象、蟲鳥,他有一幅“籬菊圖”,六尺整紙大,通幅畫滿了菊花,間以籬笆。整個畫面傳達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氣息,據說完成如此大的畫只用了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可見他平日對物態觀察之細,把握之深,筆墨功力之厚。吳昌碩原來是請陳曙亭去當家庭教師,恰陳外出,便請王個簃去了。王個簃對陳曙亭的藝術甚是欽佩,作畫嘗題款“曙亭督畫”、“佩服”等語,曾說:若陳在上海,地位在其之上。王個簃先生于九十高齡之際在陳的《盆蘭圖》上題道:“花開香墮遠來風,曙亭遺墨,反復展觀,欽敬萬千。”
陳曙亭先生少年時即進入張謇創辦的南通翰墨林作學徒,翰墨林由山陰李苦李先生主理業務,是一時文人雅士聚集之地,賓朋不絕。時陳師曾先生任教南通師范,常與當地丹青高手切磋藝事。因此,陳曙亭先生的金石書畫受李苦李、陳師曾兩位影響最大,“濡染寖滛,藝事孟晉,尤以篆刻為師友推重”。
陳曙亭先生皈依印光法師,法號慧昶,年值而立,應印光法師之邀主持蘇州弘化社佛法流通事凡六載,編印佛教書籍。
他交游廣泛,所交皆一時俊杰,除李苦李、陳師曾外,有王一亭、諸貞壯、金滄江、王個簃、費范九、吳待秋、劉公魯、陳邦懷、陳峙西、戴谷蓀、嚴敬子、仇淼之、劉子美、盧心竹、陳竹園、黃稚松、鮑伯詳等。
2000年,陳曙亭先生誕辰一百周年之際,南通市個簃藝術館舉辦了陳曙亭先生唯一一次個人畫展。因條件所限,當時只印了一張簡單的宣傳單頁。
《陳曙亭梅蘭竹菊冊頁》是陳曙亭先生的第一本畫集,精選了陳曙亭先生各個時期梅蘭竹菊冊頁共十四組56幅佳作。畫集以趙鵬介紹陳曙亭畫展的文章為前言。以孫慰賓(恬庵)先生冊頁跋語為結尾。
文湖州與米襄陽,曙亭并題扵太倉桂邨客次
趙鵬所作前言
南通金石書畫受吳昌碩影響至深,其薪傳之功允推李苦李、陳師曾二公,二公皆出自吳門且各有樹立,而陳曙亭先生適嘗從而親炙,法乳之承,固有所自。先生名昀,初名永年,號霞溪、如如居士,南通人。少小習徒于翰墨林印書局,時苦李先生經理局事,其西園因之賓朋不絕,曙亭先生虛心敏學,濡染寖滛,藝事孟晉,尤以篆刻為師友推重。年值而立,乃應印光法師邀往姑蘇,主弘化社佛經流通事閱六載,交游既廣,胸次益宏,其作每參佛理,故所蘊彌厚。繪事以梅蘭竹菊四君子為重,間有山水、花鳥與佛像之為,亦不落凡徑。喜吟詠,詩文概清麗可誦,且與書畫印章互為發明。
先生賦性謙抑,淡泊名利,生平目藝事為自樂之具,非至交而不欲以自彰,和光同塵,一若鬧市之大隱。即世人等閑視之,猶處之泰然,而知之者則彌嘆其悟道之深,宜乎其友陳邦懷、劉子美諸先生傷其逝而不勝惘惘也。
余治地方歷史,每慨夫往昔英髦之士有顯晦之遇,聞諸同仁力謀先生作品展事,因樂為舉所知弁諸首。雖然,朝菌晦朔,蟪蛄春秋,漆園翁早有比況焉。
庚辰春日,后學趙鵬謹撰

孫慰賓(恬庵)先生跋語
水墨四君子畫昉扵唐宋。多由詞人墨客信筆揮灑。寄其孤尚。明清流衍最廣。用筆大都與書法相通。取其秀(趣)逸不求形似也。后此。能手輩出。吾通尤以李晴江先生為杰出。兀傲自喜。名在揚州八怪中。非偶然也。曙亭工鐵筆。嘗問畫法扵山陰苦李翁。得其指授。尤富金石氣。為交游稱許。近以舊作見示。師法不遠。彌見高格。使居通都大邑。奉手名流。飽觀劇跡。融會眾長。所詣殊未可量。然即其所就。再扵莾莾中求之。必更有進乎此者矣。一九七一年中秋。弟孫恬庵奉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