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陽后“進補”,維生素、益生菌銷量倍增,上游企業稱滿產滿銷
“陽康”后的進補需求帶火了益生菌、維生素、蛋白粉等營養保健品。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僅保健品企業旗下產品銷量翻倍、維生素C產品供不應求,多家乳企也在試水益生菌產品。
產業鏈上游也受益行業高景氣,維生素C加工企業表示“客戶需求比較旺盛”,多家益生菌原料上市公司表示“訂單明顯增加”、“銷售趨好”,益生菌產品基本保持“滿產滿銷”。
陽后進補帶動了哪些品類?哪些公司受益?又有哪些公司入局?陽后進補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陽康”進補,維生素、益生菌等保健品走俏
隨著“陽康”人群的增加,一些康復后“進補”類消費品開始走俏。據唯品會數據,近期增強免疫力的產品尤其受關注,2023年1月以來,益生菌銷量同比增長5倍以上,營養保健品牌湯臣倍健銷量同比增長181%,維生素銷量同比增長119%,中醫保健品銷量同比增長165%。
澎湃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連鎖藥房老百姓(603883)證券事務代表,其工作人員表示保健品、維生素、益生菌等產品的銷售“保持比較正常的增速”。
“善存復合維生素、善存益生菌,鈣爾奇等產品的銷量都有明顯增幅。”葛蘭素史克(GSK)分拆后獨立上市的消費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LSE/NYSE:HLN)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旗下多款營養保健類產品受到消費者關注,“我們的中國和海外工廠全力以赴,開足馬力生產,以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赫力昂表示。
據湯臣倍健(300146.SZ)透露,公司旗下“life-space益生菌粉”,主品牌蛋白粉、輔酶Q10天然維生素E軟膠囊、牛初乳加鈣咀嚼片等多款保健食品具有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功能。
湯臣倍健于12月14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由于市場需求激增,目前公司維生素C品類產品供貨緊張。公司已落實相關生產安排,最大限度滿足零售終端消費者需求。
“2022年益生菌品類在成為阿里平臺行業第二大品類,行業景氣度較高。”光大證券1月3日發布的研報曾指出益生菌品類的發展潛力。
上游企業滿產滿銷,稱客戶需求旺盛
為拜耳旗下“力度伸”、健和集團旗下“Swisse”等維生素C泡騰片品牌代工的仙樂健康(300791.SZ)證券事務代表透露,近期片劑類產品的需求確實“比較旺盛”。
澎湃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仙樂健康證代,其表示維生素C泡騰片的一些品牌商反饋稱相關產品賣斷貨,“品牌客戶需求會更高一些,訂單比之前有增加。”
但仙樂健康證代指出,“(進補熱潮)不會持續特別久,我們認為應該還是一個短期的、階段性的需求。”目前,仙樂健康片劑產能“基本上是比較滿”。對于是否會擴大產能,仙樂健康證代表示,會根據產能情況、后續的客戶訂單情況以及公司戰略去考慮。
據仙樂健康2022年半年報,其片劑產品營收約為1.68億元,同比(較上年同期)增長16.31%,毛利率為42.48%。
國內益生菌原料上市龍頭科拓生物(300858.SZ)于1月6日在投資者交流平臺透露,公司自去年12月中旬后食用益生菌訂單明顯增加,目前均處于滿產滿銷狀態。目前公司正在加緊建設呼和浩特和林新廠并且在現有金華工廠增加生產線,以緩解當前市場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科拓生物于2022年12月完成定增,募資約7億元用于擴大食用益生菌制品產能。科拓生物證券事務代表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該工廠預計于2024年下半年落地。
實際上,科拓生物在投資者調研活動中披露,公司的益生菌產品從去年9月以來就基本保持滿銷滿產,2022年度收入依然可以保持高速增長。而在科拓生物的2022年三季報中,其前三季度收入約為2.64億元,同比下滑1.56%。據科拓生物半年報,其食用益生菌制品業務收入5373.09萬元,同比增長90.69%,毛利率為64.06%。
平安證券1月2日發布的研報認為,益生菌行業處于高速發展期,應用領域從乳制品拓展到醫療保健、藥品、化妝品等市場。針對科拓生物,平安證券研報判斷,國產益生菌原料,其作為行業龍頭地位日益顯著,科拓生物下游B端(Business端,即向企業銷售)客戶剛開始放量,益生菌業務高增速將帶動公司整體高增長。
交大昂立(600530.SH)董事會秘書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近期益生菌原料銷售趨好。”據該公司統計,2023年1月以來,益生菌原料市場有明顯增長,特別是國內市場,目前多種菌粉都出現了脫銷情況。昂立益生菌品類前端銷售1月以來也有大幅上升。國內電商及國際跨境電商對單菌和復配菌原料的需求也在急速增長。
“交大昂立一直看好益生菌市場,并不斷在擴容增產,在更多大眾意識到提升自身免疫力重要性后,公司對益生菌市場更加充滿了信心。”展望行業未來發展,交大昂立方面表示,將豐富傳統益生菌原料的復配產品,同時持續關注新興原料的益生菌復配產品。
陽后進補需要注意什么?
陽后“進補”類消費品走俏,但這些營養品、保健品真有宣傳所說的那么神奇?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顧中一向澎湃新聞記者解釋稱,按照國內相關法規,“增強免疫力”本身是保健食品允許宣傳的功能之一,而單純從科學角度來說,這類產品與免疫力的關系還是比較密切的。
“比如說蛋白質,產生抗體,本身就是由蛋白質組成。還有很多人在患病期間可能會有大量的肌肉消耗流失,這時候保證熱量和蛋白質對于身體恢復也是很有益處的。”顧中一補充道。但顧中一也指出,“如果你本身不缺的情況下,額外多補充也沒有什么用。”
顧中一認為,就益生菌而言,除了一些危重癥患者或自身免疫情況較為嚴重的人,益生菌與預防新冠病毒沒有什么直接聯系。但顧中一表示,確實有一些初步研究顯示,部分益生菌對人體是有益的,能對包括腸道或是其他器官的黏膜免疫等帶來一些影響。
近期維生素、益生菌、蛋白粉熱銷,顧中一也提醒稱,盡量別重復食用,此外消費者要認真看使用說明。對于本身有肝腎疾病的消費者,顧中一強調“千萬要小心”,即便是保健成分也可能會對他們帶來危害。
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副主任丁園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陽康”后要注意營養的補充,食物種類應該豐富多樣、葷素搭配,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足量飲水,多喝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康復初期有些人食欲不佳,建議大家少食多餐,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截至1月11日,湯臣倍健(300146.SZ)收跌1.92%,報收23.95元,仙樂健康(300791.SZ)收跌2.59%,報收35.80元,科拓生物(300858.SZ)收漲0.03%,報收35.55元,交大昂立(600530.SH)收跌1.08%,報收3.68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