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橫斷天路會成為第一條國家步道嗎?“草根”力量正努力推動
大橫斷。
這里,有虎跳峽的深幽峽谷。這里,有遍地野花的中甸草原。這里,有讓人忘俗的貢嘎山荷花海。這里,有極富高原特色的太陽河谷……
橫斷天路。
他們,是地理公社團隊和“橫斷軍團”。他們,通過專家和公眾推薦,在全國范圍內征集頂尖戶外好手及風光攝影師,組成20個探索小組,用半年時間地毯式搜索橫斷山美景,并采集圖文及位置的詳細數據。他們,正努力用一年時間,借助民間力量,打造一個為公眾創造價值、彰顯情懷的戶外文化項目,成就戶外旅行經典。
橫斷天路,橫空出世。

匯聚精華景觀的橫斷天路
橫斷山的廣義概念,包括川滇藏部分區域及青甘貴小部分地方,總面積大約133萬平方公里,雖然只占國土面積的1/7,但卻集中了中國最精華的景觀,與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具有天然的重合性。
橫斷山由于特殊的地質地貌和豐富的生物資源,自19世紀末期以來,就不斷吸引西方的科學家和探險家光顧此地。從洛克到中村保,從威爾遜到查爾斯博寧頓,先行者們在這片廣袤的區域進行了不懈的探索。時至今日,受制于地形的崎嶇及交通不便,橫斷山眾多的絕世美景仍然不為人知。
2015年秋天開始,地理公社策劃了一系列深入的考察活動——組建“橫斷軍團”,地毯式搜索橫斷山的獨特景觀資源,并結合文化屬性,將橫斷山分為大約20個區域,深度挖掘每個地區不為人知的絕世美景、風土民情、風物特產……在后期,他們結合地圖提供詳盡路線,力圖全面展現橫斷山的戶外旅行潛力,讓《大橫斷》這本著作成為500萬戶外旅行愛好者的“圣經”。
《橫斷天路》是《大橫斷》的子項目,也是《大橫斷》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中國首條類似于阿巴拉契亞山徑的國家步道路線。
這條線從云南大理出發,縱穿橫斷山腹地,直達甘肅合作市,全長2500公里。在這條線路上,您將穿越虎跳峽,進入俄亞大村,繞行稻城三神山 ,深入雅礱江秘境,并經貢嘎山、亞拉雪山、黨嶺、三奧雪山 ,走過若爾蓋草原,向北直達迭部扎尕那。
地理公社此項目負責人楊浪濤說:“橫斷天路有望成為中國數千萬戶外徒步愛好者的終極夢想。”

橫斷天路會成為國家步道嗎
當四大無人區也開始在戶外人群中耳熟能詳時,愛好者們開始尋找下一個出口:如何開辟一條屬于我們自己的超長距離步道?
歐美國家現存超長步道數量眾多。法國有穿越比利牛斯山脈的866公里的GR10 Trial。阿根廷和智利共有1500公里的Greater Patagonian Trail。
新西蘭有從新西蘭北島最北端的雷因格海角一直延伸到南島最南端布拉夫全程3000公里的Te Araroa Trail。美國擁有3條典型的超長國家級步道:阿巴拉契亞步道(AT),3500公里;太平洋山脊步道(PCT),4286公里;大陸分水嶺步道(CDT),5000公里。
縱觀中國,山脈資源眾多。荒野資源與北美等國家相比,毫不遜色。戶外旅行專家半木認為,隨著橫斷天路進入廣大戶外愛好者的視野,一條長距離國家步道的雛形已顯。
國家步道包含的可能元素特征有長距離性、人文豐富性、景觀可觀性、原生態自然性、連貫性等。半木認為,橫斷天路擁有距離足夠長、生態完整、連貫的南北走向等特點,加上民間在橫斷山區開辟了大量戶外資源,將已經開辟的經典路線串聯起來,為形成國家步道奠定了良好基礎。
按照美國的規范,國家步道劃分為國家景觀步道、國家歷史步道、國家休閑步道以及連接步道,橫斷天路可歸于國家景觀步道的范疇。
橫斷天路這條路線縱跨了云南、四川、甘肅3省,南起大理,北至合作,巧妙地串聯起洛克線、貢嘎環線、雅拉穿越、扎尕那穿越等眾多經典戶外路線。
如此多的“明珠”,再打通其中上千公里未知的徒步路線,把路線和“明珠”連起來,足以支撐起一條國家級步道。當然,要使橫斷天路成為國家步道,它需具備的條件還有:徒步的可體驗性,政府或組織機構的立案支持,與外界連接便利,完善的步道基礎設施,長久且穩定的步道維護和管理等。
我國現已擁有兩套近似的國家步道體系:登山健身步道系統和國家森林步道系統。而橫斷天路與它們的區別在于它是由民間愛好者組織策劃線路,一步步走通后,再自下而上推動其成為國家意義上的步道。
半木呼吁說,橫斷天路要成為我國長距離國家步道,最終還是要讓這條路屬于國家管理,才能最大限度讓它避免淪為商業行為。因此,在橫斷天路的開發中,應該以國家為主導,通過民眾自下而上推動的方式,保持山野的荒野性。
2016年,“橫斷軍團”歷時數月,走通這條2000余公里的路線,將橫斷山脈區域散落的戶外路徑串聯成一條完整的走廊。至此,我國橫斷天路走出了第一步。
橫斷天路國家步道構想的意義
“中國民間志愿者開始了橫斷山脈戶外資源的系統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橫斷天路的步道構想。我認為,民間力量推動國家步道在中國落地是一次有益探索,證明了‘草根’力量的偉大。民間意愿自下而上的表達,是社會進步的佐證。”山東社會科學院教授、旅游專家韓憲平說。
據韓憲平介紹,從大數據的維度看,橫斷山研究近乎空白,成系統的只有一本1987年出版的《橫斷山研究文集》,而橫斷山脈研究會也是日本人所創。
他認為,歐美國家100多年經驗證明,步道系統是保護和恢復生態的綠色基礎設施。此外,寧海登山健身步道從2009年建成啟用至今的實踐證明,步道展延所到之處,發揮出明顯的社會經濟效應,增加了當地農民收入。
荒野并不是作為權宜之計逃避城市的去處。荒野是解救人類精神與發展困境的希望所在。步道的本意是引起世人關注自然生態與人類社會的關系,作為一種基礎設施,提供一個載體、一個通道,方便民眾走進自然,引發對生態環境的關懷。
韓憲平認為,橫斷天路國家步道構想的意義或許正在于此,但絕不局限于此。在他大膽的想象中,橫斷山國家步道系統可以考慮沿江往返迂回(方波樣式的)路線格局,總長可達3000公里,蔚為壯觀。
橫斷天路國家步道、橫斷山俱樂部等將會引發廣泛關注和社會資源投入,應注重運用3S空間大數據技術,創建橫斷山數據庫集群(自然數據、社會數據)。橫斷山研究會應有自己的社交網絡和科考科研組織,展開跨學科合作。
(原題為《橫斷天路 橫空出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