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時祺:跨保復旦,從漢語言文學到國際新聞 | 面面俱到
原創 深度營 深度訓練營 收錄于合集#深度營 179 個 #面面俱到 18 個
/ 面面俱到 /
直到摘取夢想中的那顆星。
時祺,本科就讀于武漢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在保研季中收獲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的offer。從漢語言文學到國際新聞,從珞珈山到五角場,時祺的跨保經歷究竟如何呢?
以下是時祺的自述:

我大一時覺得新聞像一個窗戶,可以帶我了解更多的事情、認識本專業之外的人,后來我去旁聽了學校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兩門課程。一門是《視聽傳播導論》,另外一門是陳銘老師的《即興表演藝術》,正是這兩門課,重建了我對新聞的認知。
旁聽《視聽傳播導論》時是2019年,當時校園開放,老師邀請了很多業界的工作者來學校開展講座,通過這些講座我接觸到了新聞的多種形式。原來除了電視新聞和報紙新聞外,還有無人機新聞、數據新聞、視頻新聞等等。
而在陳銘老師的課上,他說如果決定去做記者,就不得不去了解一些現在看來可能枯燥乏味的東西,比如一些時政知識;如果選擇做調查記者,可能會有人身危險……

我填完系統當天去找陳銘老師要的簽名
這兩堂課重塑了我對新聞的認知。在和自己對話的過程中,我慢慢意識到我或許可以在新聞這條道路上試一試,所以我輔修了新聞學。

我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就得知我們學院的保研率很高,而且在我的人生規劃里,有很大的可能會讀研,于是,保研成了我很重要的一條出路。出于對新聞的熱情,我萌生了跨保新傳的想法。為了保險,我開始考慮做雙線準備——同時準備文學和新聞的儲備知識。
事實上,當時我并不知道跨保的難度如何。對于一個大一的學生而言,它好像是一座被幻想出來的山。和同學聊天時,他問我,你以后要跨保嗎?不等我回答,他接著說道,我覺得跨保很難,除非是本專業第一名,不然那個學校根本就不會看你。聽到這些話,我心里有些受挫。
但我還是想去試一試。在學習新聞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對新聞的興趣遠超文學,而輔修和旁聽的新聞學課程給我打了一層“新聞底”,跨保開始變得愈發“具體”。同時我不敢放棄主修專業的學習,畢竟主修專業的成績好壞才是我能否得到保研資格的關鍵。
而學院跨學科培養的方式也讓我和新傳的聯系更加緊密。我的學年論文的導師選擇了一位教授文藝學的老師。這位老師的研究領域和傳播學有所交叉。后來我和老師一起報了一個文學和傳播學的跨專業的選題,后期寫論文時和傳播學相關系數更大了。
慢慢地,無論有意還是無意、主觀還是客觀,我投入在新聞領域的時間和精力遠超本專業。最初定下的雙線準備也因為我更偏向新聞線而發生偏移。大三,我真正地放棄了文學保研,專心跨保新傳。
明確自己準備新傳專業的保研后,我遇到了新的窘境——我所就讀的學院沒有從文學跨保新傳成功的學長學姐。這意味著無論如何我都將孤軍奮戰,開出一條新的路。我能走到哪里,我的學弟學妹就將擁有怎樣的前人經驗,但我是完全沒有的。
我依靠自己平時積攢的人脈,來獲得一些關于新傳保研的信息。比如去參加新傳學院的保研經驗分享,或是在網上搜索跨保的信息,從各種渠道四拼八湊地為自己去鋪設一條跨保新傳的道路。這條道路非常孤獨,但我苦中作樂地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堂吉訶德式的英雄,去和大風車搏斗。

準備保研的過程同樣遇到了很多困難。我的學院不為學生提供成績排名,而在保研中成績排名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份材料。反復和院領導確認學院不提供成績排名后,在投遞夏令營簡歷時我只能一遍一遍去和高校解釋原因,同時附上綜測排名來試圖證明自己的能力。萬幸的是,在我投遞的八所學校中,共有四所學校向我發出入營通知,其中就包括復旦大學。
但我參加完夏令營后只拿到一個優營候補,壓力很大,常常在宿舍崩潰得直哭。而在沒有拿到夏令營offer之前,我不敢向任何人提起我參加了哪些學校的夏令營。堂吉訶德不畏世俗流言,但我擔心流言蜚語,也害怕尚未塵埃落定,四處張揚會損耗運氣值。
保研季越到最后,壓力越大,外校夏令營已經折戟,寄望本校預推免還可以保底。后來,我去找了新傳學院一位很熟悉的老師,主要問了兩個問題:一是新傳學院保研有沒有可能多考慮本校的學生;二是如果我被保研到本校,能不能當他的學生。
老師回復我說“你實際上比很多新聞院的學生更專業、優秀,你的能力并不弱于他們;如果你來當我的學生,我們本身很熟悉,那么我當然是很樂意的。當然,選擇權還是在你。你可以按自己的計劃做選擇,不必擔憂太多?!?/p>
看到這條消息后,我感動得哭了很久。當時我夏令營顆粒無收,對自身能力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位老師的回復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他的肯定讓我感受到了莫大的善意。

我復旦筆試當天,男朋友為了安撫我早上拍的日出和燕子。據說看到的人會有好運

在保研季即將結束的時候,我收到了第一個offer——來自浙江大學。我以為我的保研季將止步于此,但是收到浙大offer的第二天,也是我參加本校面試的時候,我接到了一個021開頭的電話。
021開頭、上海號碼,我心中警鈴大作,上網查到是復旦大學的招生辦。復旦怎么給我打電話?萬一是補錄的電話呢!萬一不是補錄呢...思慮再三,我回撥了過去,連打兩遍終于打通了。
電話接通,對方問我是否參加了復旦大學的夏令營,又問我是不是候補優營,連答兩次“是”之后,對方說在我的名次之前有同學放棄資格,我候補成功!
聽到這一消息時,我的第一反應——復旦真的要補錄我?我抑制住自己的驚訝,努力把自己的思緒拉回對話中,機械又禮貌地說,謝謝您的告知。我掛斷電話片刻后,情感才回到了我的身體,欣喜開始像洪流一樣涌來。復旦真的補錄我了!我生日許愿時曾經幻想過的這個場景,它今天實現了!

復旦大學招生辦打來的補錄電話
沒多久,中國傳媒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也給我發來了offer。但綜合考慮下來,我還是選擇了復旦。
復旦大學是我在夏令營階段參加的第一所學校,也是我的最優選擇。
一方面不管是專業排名還是地域都非常好;另一方面,因為是參加面試的第一所學校,我覺得那時的我是最真誠的我,而不管我后來有多努力去準備其他學校的面試,那時的我已經是被一些套路“洗禮過、污染過”的我了。
在面試復旦時,沒有人告訴我答題一定要有邏輯、答案要提到老師想的哪些關鍵詞可以高分…復旦的面試官們看到的就是一個純粹的我。不管是我儲備知識是深是淺,都是最真實的。

官網的錄取截圖
從參加復旦大學的夏令營,到以復旦大學作為自己推免的結尾,機緣巧合,整個過程就像回到了最開始的原點。復旦大學選擇了最原始、最真實的我,我選擇了復旦大學,這算是我保研季長途跋涉后的返璞歸真吧。

Q:作為跨專業保研的學生,怎么盡可能地獲取更多的信息?
A:我獲取信息的途徑主要有三個,分別是跨專業保研的學長姐;社交平臺信息;以及社群。
首先,聯系跨保專業的學長姐。這個指的是找到路徑和你一樣的人,比如文學專業跨保到新傳專業的學長姐。和他們建立良好的聯系,他們的經驗會非常豐富,而且這是一條捷徑。但是我其實沒有前輩的經驗,所以我的辦法就是去找到目標專業的同學,聽他們的分享、認識他們的學長姐、閱讀他們微信公眾號推薦的材料等,雖然可能會有點不太適配,但是總體上還是可用的。
第二個途徑是利用社交平臺,如知乎和微信。前期可以在知乎上檢索相關的信息,如什么是保研、跨專業到底能不能保研這些基本的問題大部分可以在知乎找到答案;中后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保研、考研機構。對我有很大幫助的公眾號是【新傳保研小小班】和【新傳保研真經】,這類公眾號有免費的一些經驗分享,同時還有付費服務,如模擬面試、個人規劃等等。
第三個渠道就是社群,微信群或者QQ群。加入和你目標一致的社群,這群中有和你一樣的考生,有時候會分享一些信息像面試順序等等。比如推免的時候,A大和B大的面試時間撞了,我當時發了條朋友圈,恰恰是從這些群中我添加的朋友們,他們在給我留言,給我出主意應該去哪兒。
Q:對于有意向跨專業保研的同學,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A:同學需要提前了解這個專業到底是什么樣子的。認真思考一些問題,比如你想去讀什么專業?學碩還是專碩?是否有一個可靠的收集信息的渠道等等……因為不管之前是怎么做的主修、輔修,跨保相當于在保研之前要重新搭建一個全新的學科體系。
所以對于想要跨專業的同學,我的比較宏觀的建議就是一定要對自己負責,去盡可能多接觸相關的信息,去讓自己的想法更具備可行性。除此之外,可能就是多交朋友,多條人脈,多條路,也多個信息渠道。
如果你真的決定了,那么就下定決心走下去,要有定力,要有勇氣。因為你將走上一個很難回頭的獨木橋。
*以上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郭思航對本文亦有貢獻
原標題:《時祺:跨保復旦,從漢語言文學到國際新聞 | 面面俱到》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