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打造首部西甲題材電視劇,未來還要拍攝環法中國系列賽
過去一年,中國自行車賽事版圖上最多的關注屬于一個“新成員”——環法中國系列賽。
在上海和長沙兩地,有超過5000名騎行愛好者參賽,而上海站的觀賽人數就高達50000人。
借著百年環法的名頭,首屆環法中國系列賽可謂一炮而紅,而在今年這項賽事的規模將進一步升級,11月17日環法職業繞圈賽將在上海浦東舉辦。此外,作為賽事的一個組成部分,環法和西甲聯賽將資源整合,通過影視題材向體育迷呈現。

不賺錢,為什么還要辦賽?
“我們的賽事一直秉承著‘1+M’的概念,1是指職業繞圈賽,是環法頂尖職業選手參加的賽事,M是環法挑戰賽,挑戰賽面對的人群是廣大的騎行愛好者。今年兩個確定的賽事分別在北京和海南,北京的賽事9月23日在懷柔,海南會放在年底?!?/p>
第一時間,賽事主辦方艾德韋宣體育總經理周琦對外通報了2018環法中國系列賽的詳情。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國內體育產業處在大發展的階段,但舉辦體育賽事在諸多業內人看來依然是叫好不叫座的業務。
據悉,以國內深耕多年的環青海湖(2002年開始)、環海南島自行車賽(2006年開始)而言,商業層面也只是打平或者小有盈余,環法中國系列賽的第二年就擴大規模,是否意味著主辦方對此高枕無憂了?

對此,周琦表示:“第一年辦賽之后,無論是第三方的報告還是媒體的價值反饋,其實都略好于我們的預想?!?/p>
此間,艾德韋宣集團董事總經理劉錦耀對于環法中國系列賽的商業模式也做了進一步說明:
“在談商業價值之前,我們作為賽事的引入者,首先考慮的是社會價值,去年辦賽效果顯著、影響力很大,可以說,這個目標已經達成。至于商業層面,目前我們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商業贊助,在這里我可以通報給大家,去年賽事的合作伙伴今年都將繼續合作?!?/p>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鑒于環法的賽事品牌以及中國系列賽的規模,辦賽成本不可謂不高,業內人透露,授權加之各種運營成本迫近數千萬之巨,考慮到國內賽事電視版權的出售還屬于空中樓閣,且自行車賽受限場地票房無從落地,可以說,廣告贊助將承擔極大的市場壓力。
而類比很多賽事贊助商更迭頻繁,環法中國系列賽能夠留住贊助商,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情。

環法和西甲的聯手出擊
當然,環法中國系列賽也絕非只有贊助一條路可走,在已經透露的訊息中,整個自行車運動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主辦方都將涉及。
其中周琦表示,以自行車運動為核心的體育公園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必須感謝政府的支持,在政府的主導下,各地都有體育公園的項目在推進,體育公園中會囊括賽事、賽道運營、培訓等方方面面內容,在上海最快年底就會有一個相關的體育公園面向廣大騎行愛好者。”
除了體育公園,環法也致力于把體育、娛樂和時尚相結合,力推體育娛樂化的產品,落實到具體細節,以體育為主題的電視節目、綜藝節目會是主要發力點。
劉錦耀介紹已經擁有的體育IP中,環法中國系列賽和西甲俱樂部運營是頭部資源,其中與西甲相關的電視節目制作已經敲定,“我們將和芒果娛樂一起合作打造一部西甲電視劇,6月10日開機,預計今年年底會和廣大觀眾見面?!?/p>
“這將是全球第一部西甲授權的電視劇產品,未來在環法上,我們也會有類似的動作?!?/p>
當然,回到賽事本身追根溯源,主辦方還是強調辦好賽事借此推動自行車運動和全民健身是首要。此間,中國自行車手、“環法中國第一人”計成也對“環法落地中國”給予了高度評價。
“對此我感到非常驕傲,打個比方,環法就相當于電影圈的奧斯卡,把這樣的賽事引入中國,大家不出國門就能近距離感受賽事,和環法車手溝通、交流,對于中國自行車運動來說,太需要這樣的契機了?!?/p>
“當年我做運動員時,內心就有一個夢想的種子,希望參加環法賽,躋身自行車運動最頂尖的殿堂。現在對于中國騎行愛好者而言,可能一個夢想的小小種子也會就此埋下?!?/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