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彥宏:預計2027年前一線城市不再需要限購限行,軟件卡脖子一樣要緊

李彥宏 視覺中國 資料圖
“2027年之前,中國一線城市不再需要限購限行,2032年之前,靠交通效率的提升,擁堵問題就基本可以解決。”
1月10日,百度(NASDAQ:BIDU,HKEX: 9888)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百度Create 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做出上述預測。他判斷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標志是深度學習算法,并表示軟件卡脖子一樣要緊。
李彥宏說,他將智能交通看作為一個“智能調度系統”,通過對交通網絡的智能化改造,可以把通行效率提升15%至30%。百度的智能交通方案已經落地全國63個城市,交通運輸部也正式將百度列為交通強國的試點單位。
值得關注的是,在2022年7月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也曾對該話題做出預測。當時,李彥宏表示,4年內一線城市將不再需要限購限行,智能交通有望降低90%的交通事故。
在百度Create 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的演講圍繞“增長”展開,過去一年,人們對“風口”的討論少了一些,對增長的健康度關注更多了,而圍繞“增長”,他對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標志進行了判斷。
李彥宏判斷,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標志是深度學習算法,這個技術能夠帶來的效率提升、驅動的經濟增長比很多人想象的更大。與深度學習相關的重大創新,包括自動駕駛、水電能等領域的智能調度系統,它們的應用會像汽車、互聯網這些發明一樣,產生重大社會影響,是重大創新。“所以,是科技創新驅動了大的增長。”李彥宏說。
那創新本身,又是從何而來呢?李彥宏總結為“反饋驅動創新”。
“創新不是閉門造車,創新,是你有機會進入市場,不斷獲得用戶和客戶的反饋,摸著‘反饋’過河才能實現的。”李彥宏提及,很多時候,事物的實際發展路徑,和最初的設想是大相徑庭的。技術的發展,沒有導航地圖,只有指南針。在方向大致正確的情況下,基于實踐反饋,一步步迭代,才能跑出有價值的創新。
不過,技術戰略,意味著長周期,而長周期不可能一帆風順。
李彥宏也談到,他在2000年1月回國創業的情景。在其創業兩個月后,互聯網泡沫破裂,全世界蒸發了8萬億市值,很多人被困難動搖了信心,選擇放棄、選擇離開。最后,堅持挺過寒冬的人,成就了互聯網發展的黃金十年。“人工智能從今天走向未來的過程中,這樣的起起落落還會發生。積極的方面是,過去一年,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商業應用層面,人工智能都有了方向性的改變。商業應用層面的改變,最具代表性的是自動駕駛。”
李彥宏在會上再次提及自動駕駛在L2之后,率先進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而不是L3,因為L2和L4的事故責任界定都是清楚的,L3的事故責任界定是不清楚的,因此普及需要更長時間。
李彥宏曾在公開場合談及,自動駕駛用科學思維去做,就是“一步登天”,比如,做到L5再去擴大規模進行商業化,再過幾十年都不一定能實現。若用工程思維去做,就是循序漸進,先在部分場景下實現自動駕駛。比如先做到L2,實現在高速上能跟車、變道,在停車場能自動泊車等,再從L2嘗試逐步邁向L3、L4、L5。
從百度披露的信息來看,目前,百度的L4級自動駕駛落地很快,截至去年9月,累計訂單超過了140萬單,在北京、上海等10多個城市運營,并在重慶和武漢開放了全無人商業化運營。
此外,李彥宏提到,百度所做的事情可以分為四層:芯片層、框架層、模型層和應用層。從高端芯片昆侖,到飛槳深度學習框架,再到文心預訓練大模型,各個層面都有關鍵自研技術,每一層之間都有很多反饋,通過不斷獲得反饋,實現端到端優化。這個技術架構,越往下越通用,越往上越專用。更通用,意味著不斷降低行業使用技術的門檻;更專用,則是深入產業去深化應用。
因此,李彥宏也強調了基礎軟件的重要性:“芯片卡脖子很要緊,但軟件卡脖子一樣要緊。必須要把軟件的根扎下去,才能讓創新持續發生,才能讓頂層的商業更加繁榮。”
李彥宏判斷人工智能的商業化還需在黑暗中摸索一段時間。“因為,實體經濟很多領域的數字化改造尚未完成,而數字化本身并未能夠帶來效率的明顯提升。智能化的廣泛滲透還需要時間,智能化對實體經濟的巨大拉升作用還沒有成為廣泛共識。”李彥宏說。
在2021年的百度Create 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表示,未來5年,百度將為社會培養500萬AI人才。截至目前,李彥宏表示百度已為社會培養超過300萬AI人才。
會上,百度發布了一系列新科技成果。如智慧出行領域的“千里眼”與“順風耳”:全行業第一個在手機上實現純軟件方案回聲消除的技術,以及車路一體的BEV自動駕駛感知方案;元宇宙領域的解決方案希壤元宇宙底座MetaStack,它可將動輒半年到一年的開發周期壓縮到最快40天。
百度尚未發布第四季度財報,從其三季度表現來看,百度實現營收325.4億元,同比增長2%,預估317.7億元。“百度核心” (Baidu Core,即搜索服務與交易服務的組合)營收為252億元,同比增長2%。其中,在線營銷收入為187億元,同比下降4%,環比增長10%。
截至1月10日收盤,百度港股跌0.61%,報每股130.600港元,總市值3610億港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