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賽迪智庫|深科技創新的趨勢、行動與啟示
深科技(Deep Tech)最早由經濟學家大衛·羅森博格提出,指建立在獨特的、受保護的或難以復制的科學技術基礎上的顛覆性解決方案。深科技創新著眼于社會問題與未來發展,將對現有行業產生顛覆性深遠影響,是需要較長時間和資金支持方能取得突破的重大技術變革。賽迪研究院科技與標準研究所認為,當前,深科技創新呈現出技術變革走向縱深、產業轉向可持續發展、風險投資趨向高速增長等趨勢,全球投資界競相追逐深科技,歐盟、美國、韓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在不同層面通過出臺法案、資金扶持、成立基金會等方式大力支持本國深科技創新發展。
一、深科技創新呈現出技術變革走向縱深、產業轉向可持續發展、風險投資趨向高速增長三大趨勢
深科技相比非深科技,更多關注開創性、變革性、顛覆性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長期以來,即使在同樣的產業領域,深科技企業獲得的融資也一直高于非深科技企業。二者最大差別在于,非 深科技企業更傾向于利用現有技術開發解決方案,深科技企業不 局限于對現有技術的利用和改進,而是更多聚焦于對基礎性、原 創性和顛覆性科學研究與技術的開發,有極大可能性會創造專屬 的市場或顛覆現有行業,對社會發展具有更重大的影響和深遠意義。總體看,深科技與非深科技最大的區別在于,是否將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研發作為主要關注點和聚焦點。
深科技相比硬科技,更加聚焦社會問題和環境挑戰等重要議題,時間跨度更長、所需資金更多、技術風險更大。硬科技聚焦航空航天、信息技術等攸關國家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更多地關注如何通過科技創新推進社會進步。深科技則主要聚焦可持續發展等社會問題,強調建立從科學技術研究到產業化再到商業化、人與自然共存共生的生態系統,創新成果對既有行業影響更大,同時需要更多的資金、人才等資源投入,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孵化培育,也相應地具備更高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總之,深科技與硬科技并非完全對立,同樣一項技術可能既是深科技也是硬科技,兩者之間既有區別也有聯系。
全球深科技創新正呈現出技術變革走向縱深、產業轉向可持續發展、風險投資趨向高速增長的良好態勢。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的報告《深科技生態破曉而來》顯示,截至2019年10月,全球共有8682家深科技企業,分布于69個國家和地區。 其中,美國有4198家,占比48.4%;中國擁有746家,占比8.6%,超過了德國(455家)、英國(435家)和日本(363家)。 中國深科技企業數量增速明顯快于美國,已成為深科技企業數量第二多的國家。

圖1 全球深科技創新企業地理分布圖。
數據來源:波士頓咨詢公司報告《深科技生態破曉而來》;賽迪智庫整理,2022年11月。
注:該分析基于8682家深科技創新企業,圖中缺失199家企業的地理信息;其中中國包括港澳臺,下同。
從技術變革方向看,深科技創新重點關注光子學和電子學、 生物科技等七大前沿技術領域,技術變革持續走向縱深。在企業研發領域分布方面,深科技企業創新方向主要聚焦于高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區塊鏈、無人機和機器人學、光子學和電 子學、量子計算七大前沿領域。其中,光子學和電子學(2091家)、 生物科技(1546家)領域企業數量最多,區塊鏈(87家)、量子計算(8家)等未來產業領域企業數量較少,技術創新更多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

圖2 全球深科技創新企業7大研發領域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波士頓咨詢公司報告《深科技生態破曉而來》;賽迪智庫整理,2022年11月。
從產業發展趨勢看,深科技創新面向社會發展、環境挑戰和 自然生態等關乎人類未來的議題而努力,不斷轉向可持續發展。深科技創新以問題為導向,專注于解決關乎人類未來與社會發展的長遠性、根本性問題。在新近成立的深科技初創企業中,幾乎全部深科技創新企業都會關注至少一項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比如,有51%的深科技初創企業會關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健康與福祉;有50%的深科技初創企業會關心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目標;可持續城市和社區、負責任消費和生產、氣候行動、經濟增長等目標均有20%以上的深科技初創企業重點關注。
表1 關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深科技初創企業占比

數據來源:波士頓咨詢公司報告《深科技生態破曉而來》;賽迪智庫整理,2022年11月
注:波士頓咨詢公司基于1646家入圍2018年Hello Tomorrow挑戰賽第二輪的初創企業數據分析得出表中數據
從產業投資方向看,深科技創新風險投資額保持高速增長,中國是深科技創新投資增長最快的國家。目前全球深科技創新 風險投資額保持高速增長,年均增幅在22%左右,其中中國增幅達到80%以上,是拉動全球深科技投資增長的火車頭。在中國,人工智能、區塊鏈、光子學和電子學是吸引投資最多的深科技創新領域。
二、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發力深科技創新
在深科技創新加速推進的大背景下,歐盟、美國、韓國、俄羅斯、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在政府與民間層面,通過出臺法案、資金扶持和成立基金會等方式支持本國深科技創新發展。
歐盟走在全球深科技創新政策支持的最前列,引領全球新一 輪深科技創新。2022年7月,歐盟通過了新版《歐洲創新議程》, 旨在吸收450億歐元(約合461億美元)的私人投資,增加歐洲深科技創新企業數量,從而引領新一輪深科技創新浪潮,并促使其向數字化和綠色化轉型,為氣候變化、網絡威脅等社會挑戰問題提供創新型解決方案,支持深科技企業創新發展。
美國通過成立“美國前沿基金”(America’s Frontier Fund) 支持深科技企業持續創新。2022 年6月,美國私人機構和個人自發成立“美國前沿基金”,資助深科技企業創新與技術發展。該基金會成員包括前谷歌CEO和PayPal聯合創始人等,不僅自發提供資金,而且積極爭取來自政府和普通民眾的資金支持,旨在搭建美國政府、產業界、學術界和慈善機構的合作橋梁,共同推動深科技創新。
韓國計劃實施“技術領先創業1000+項目”,支持本國深科技企業技術創新并加速國際化進程。2022年11月3日,韓國中小風險企業部宣布將在環保、能源、機器人、生物健康、量子技術、 網絡安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尖端產業領域篩選并扶持可以進 軍國際市場的深科技企業,5年內投資2萬億韓元(約合102億人民幣),支持1000家以上有技術潛力的創業企業進行技術研發 和技術商業轉化。
俄羅斯國際投資平臺助力本國深科技創業公司拓展海外業務。國際AI和深科技科創項目加速器INTEMA在2022年8月啟動了名為“Go China”的加速項目,邀請中國專家向俄羅斯深科 技初創企業介紹進入中國市場的可選方式,助力俄羅斯深科技創業公司了解中國市場,目前這一加速項目已使60%的入選初創企業吸引到種子輪或A輪投資。
表2 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支持深科技創新的行動實踐

資料來源:賽迪智庫科標所整理,2022年11月
三、啟示與建議
緊跟國際前沿技術發展趨勢,高度重視深科技創新發展。聚焦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方向,抓住深科技創新面向社會發展、環境挑戰等全球性重大議題的關鍵,加大對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計算等深科技創新領域最新進展和技術趨勢的研究預判,準確把握深科技創新領域的技術變革趨勢。定期通過專家研討、企業座談、行業調研等方式,分析和研判深科技創新發展的行業現況和技術動態,及時發現不足與差距,并通過重點領域技術突破、創新成果轉化落地等方式進行解決。
加大對深科技創新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深科技基礎研究水平。借鑒歐盟、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成功做法,出臺促進深科技創新發展的專項行動方案,通過資金支持、稅收減免、政府優先采購、提供交流合作平臺等方式,促進深科技技術創新和企業發展。同時,加強高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深科技創新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和深科技企業聯合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和引領性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革新,從根本上掌握深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和主動權。
優化深科技創新企業融資渠道,持續改善創新創業環境。深科技創新著眼于長期性、根本性和復雜性的社會發展問題,前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和較長時間的研究試驗,資金需求較大且風險較高,因此,應當為深科技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拓寬其股權性、債權性融資渠道,簡化并放寬其上市要求,考慮在上交所科創板、北交所等板塊為深科技企業設置“綠色通道”;積極鼓勵民間資本、風險投資等機構和個人投資入股深科技創新企業,并為深科技企業提供技術人才交流、研究項目合作交流平臺等附加服務。
(作者曹方、張鵬均來自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