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樂視真相:每周上班四天半,未來全靠過去式
樂視很有自知之明。
因為“四天半工作制”,樂視又上了熱搜。

然而,樂視在正面回應中,卻顯得十分低調。
樂視市場部負責人就表示,關于此次工作制的調整,很久以前就在考慮了,包括考慮更靈活的打卡制度。
同時樂視表示:不會降薪,員工正常的薪資福利和獎金都不變。“樂視這家公司比較特殊,員工承受了很多來自外界的壓力,之前很多員工都不敢說在樂視上班。”
樂視方面稱,這一次也并不是想要引領其他互聯網公司或者其他公司去做制度改變,“我們自己知道其實是沒有影響力的,我們只是想做好自己,提升員工的幸福感、認同感。”
這真的是樂視的內心動態嗎?
自2016年底,樂視曝出超百億的資金危機以來,先后經歷了創始人賈躍亭出走、融創管理團隊接手、巨額債務與虧損,樂視整體都處于動蕩之中。
直到去年樂視出圈,外界才突然發現,樂視還在,樂視還活著。

現在大家都在拿著樂視和其他互聯網大廠對比。
過去的一年里,騰訊、阿里、字節、美團、京東、愛奇藝等頭部大廠紛紛爆出裁員消息,到處都喊著開源節流、降本增效。
于是,神仙公司樂視就出圈了。
真相真的如此嗎?
對此,燃財經馬舒葉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樂視不是不裁員,而是裁完了,現在是一個微妙的小生態平衡。
2019年底,撐不下去的樂視一次性裁員50%。
現在,根據樂視此前的聲明,樂視網與樂融致新加起來,不過400余人,很多崗位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裁無可裁。
這種微妙平衡也反應在樂視CEO張巍的內部信中,其宣布經營情況改善,但當前主要營收仍來自于內容業務。

整體來說,樂視已經是個過去式,沒有未來進行時。
內容領域,樂視主要靠吃老本,資金鏈不足以支撐自制和購買。
硬件上盡管年末發布的新款電視依然具有價格屠夫的名頭,但在智能電視上不生產硬件只是組裝的樂視也大體止步于此。
目前樂視或許會如此前“笑談”的那樣模仿新東方,通過自身近期形成的自嘲和樂觀的人設,去依靠自己還算完整的管理流程,去挖掘諸如企業自營的直播帶貨體系。
當然,樂視也想重振雄風。
針對內部信中提到的,對于2023年,樂視需要重點面對的挑戰是提升因此前資金危機受損的消費者信任度問題,為此樂視在2022年推出了“24-24-7-15”的售后標準。

然而,書樂以為,消費者信任問題,有兩條途徑。
其一是在資金和盈利能力上持續漸進性修復。
其二是通過此前“虧損122億”、“迷之樂視”之類的娛樂化操作,逐步形成一種時代需要的樂觀豁達的人設,去用新的產品線和內容線,重新塑造新的信任習慣。
顯然,樂視現在重點在第二條路上做營銷。
在各大廠紛紛裁員的當下,樂視此時發布內部信,并推出4天半工作制,恰恰是通過反差萌的方式,塑造自己作為一個長期低迷狀態下的前互聯網大廠的獨特人設。
一種不用“畢業”之類的降本增效方式苦中作樂的堅韌精神。

但實質上,樂視的狀態一來并不樂觀,二來其模式也難以被互聯網大廠所借鑒。
畢竟樂視今日的“維持會”,是在經歷了多次大震蕩之后的余暉,其曾經的裁員和跌宕比互聯網大廠當下的裁員有過之而不及,只是網民“健忘”,反而容易形成一種并不真實的迷之樂觀的樂視觀感。
當然,整個互聯網行業距離四天半工作制,也十分遙遠。

互聯網行業想要四天半,必須從內卷和同質化的血拼中走出來,唯有擁有自己獨特且穩定的護城河,才能在護城河保護下的城池里自在的修建通天塔,而不是一味的野蠻拓展邊界。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