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澎湃思想周報|哈里王子回憶錄爭議;拉美左翼政治的回潮與困局
哈里王子回憶錄與英國王室形象危機
身為同胞兄弟的王子揮拳相向,年輕的王子吸食多種毒品,神棍傳來已故王妃的“指引”,現任國王的再婚大事被兩位兒子多番力阻未果……所有這些都發生在當今世界上最吸引人眼球的英國王室。從戴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王子的婚姻,再到王妃車禍離世,到近年來哈里王子及其妻子梅根的多次“爆料”,英國王室的負面新聞屢見報端。和大熱的劇集《王冠》不同的是,現實往往更具戲劇性,而且不像劇集有太多可以粉飾周旋的敘事空間。在伊麗莎白二世離世之后,英國王室的形象又隨著哈里王子最新出版的回憶錄而面臨新的挑戰。

當地時間2023年1月6日,英國倫敦,哈里王子即將出版的《Spare》一書的海報被張貼在一家書店的櫥窗里。
英國媒體《衛報》表示該社已經拿到了哈里王子最新出版的回憶錄,這本名為《備胎》(Spare)的回憶錄得名自英國王公貴族圈內的一個通用說法,即長子才是權力、地位與財富的真正繼承人,而像哈里這樣的次子無非是件“備用品”。而在書中,哈里王子更是公開了他和兄長、現在的英國王儲威廉王子之間的肢體沖突:2019年,威廉王子因為對哈里的妻子、美國演員梅根·馬克爾不滿,直言后者是“難以理解且粗魯的”。在哈里王子看來,兄長的表現是十足的王位繼承人之舉,尤其是當他責備哈里為何不能滿足于安心當一個“備胎”而要惹出如此之多不利于王室形象的新聞時。隨后,在二人的激烈對話之后,威廉揪住了弟弟的衣領,一把將他摔在地上,哈里表示這一摔讓他傷及背部,而威廉則挑釁哈里,讓他像兄弟二人小時候爭吵動手一樣,向他反擊;但哈里拒絕了,隨后威廉離開,但又折返回來向弟弟表示歉意。
從現在披露的內容來看,哈里王子對于自己作為“備用品”的介懷乃至怨恨成為了全書最為重要的情感線索。此前他就曾公開表示,父親查爾斯三世在自己出生之后曾向戴安娜王妃高興地說:“太好了,我現在有一個繼承人和一個備用的繼承人了,我的任務達成了。”與這種怨懟之情相伴的是哈里對于母親戴安娜王妃的懷念,甚至表示有一位具有“靈力”的女士向他轉達了來自已故王妃的問候,宣稱戴妃近來一直與哈里王子同在,甚至認同哈里王子與妻子移居美國的選擇,因為那是“她無法過上的生活”,也是她認為“哈里應該擁有的生活方式”。另外,哈里還透露自己與兄長威廉曾力勸父親查爾斯三世不要與卡米拉結婚,但最終仍未能改變父親的心意。
比起戴安娜王妃曾經引發的爭議,如今圍繞英國王室的形象危機,最為關鍵的角色莫過于哈里王子的妻子梅根,作為一名具有非裔血統且曾經有過一段婚姻的美國女性,梅根在自身的領域內自然稱得上是成功人士,但她和哈里的婚姻卻持續不斷地引來爭議,既有從白金漢宮傳出的不和諧音,也有來自英國保守輿論的攻訐。諷刺的是,在她和哈里正式步入婚姻殿堂之前,梅根尚且是英國小報眼中的明星人物,關于她的報道大多是正面的,這也被認為與英國媒體此前對于哈里王子的寬容態度有關。但隨后,有關哈里梅根夫婦鋪張浪費、苛待隨行工作人員、以及舉止行為多不符合王室儀軌的新聞開始見諸報端,更為致命的是不少媒體都將凱特王妃和梅根進行比較,前者的“得體”變成了貶低梅根的工具,也加深了兩對夫婦的裂痕。
此后從哈里梅根陣營傳出的關于英國王室內部“種族歧視”的指控,以及兩人移居美國但與王室在利益往來上又若即若離的紛雜關聯,都讓這對夫妻的形象在輿論場上大為受損。然而,維護王室臉面的輿論卻也一而再地讓“保皇”勢力難堪。近日,知名節目主持人杰里米·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就在其于《太陽報》開設的專欄中痛批梅根,稱希望看到梅根被扒光衣服赤裸地在英國每個地方游街,圍觀民眾紛紛沖著梅根大喊“恥辱”,而他本人則會在此時朝梅根扔去一坨糞便。克拉克森還將他對梅根的恨意與蘇格蘭首席部長斯特金和曾經連續殺害10余名年輕女子的罪犯羅斯·韋斯特(Rose West)相提并論。克拉克森的文章一經登報,《太陽報》便接到了超過6000份投訴,這位向來大嘴巴的主持人被指責帶有厭女情緒且試圖用自己的影響力對一位女性展開公開的霸凌。斯特金本人則在隨后接受采訪時回擊了克拉克森,甚至克拉克森的女兒艾米麗·克拉克森(Emily Clarkson)都公開抨擊父親;但另外一些政界人士還在為克拉克森辯護,稱克拉克森只不過是在化用大熱的電視劇《權力的游戲》中瑟曦皇后游街的段落來表達一些有趣的觀點。
如果關于王室成員的關系以及民眾對待梅根王妃的態度尚且能歸入到流言八卦和王室公關危機的板塊,那么哈里在回憶錄中提到的另外一些內容則更容易引發更廣泛層面的不安。哈里王子曾在2007年底服役于阿富汗前線的英軍部隊,與塔利班武裝組織作戰;隨后,哈里的行蹤遭到媒體公開,不得不于2008年3月份提前結束服役返回英國。在那之后,他又在2011年前往阿富汗服役,并一直在前線受訓和實操駕駛阿帕奇直升飛機作戰。也正是在第二次服役期間,哈里王子于2012年到2013年間駕駛阿帕奇直升機擊斃了25名塔利班武裝分子,這段經歷也被他寫入最新的回憶錄中。不過,他卻用一種頗具爭議的方式將這段經歷轉述出來,宣稱他只是在對付一些“壞人”,在這些壞人去戕害好人之前把他們的性命了結掉,他們只是棋盤上的一些“棋子”。
哈里的說法引起了一些軍隊人士的不安。BBC采訪到了退役上校理查德·肯普(Richard Kemp),后者表示,盡管哈里將塔利班分子稱作需要被剿滅的“壞人”是頗為中肯的,但王子將這些武裝分子比作“棋子”的說法讓他難以茍同。在肯普上校看來,哈里的言論并不能夠完全反映實際狀況,并且有可能為人所用,對英國軍隊的形象造成更大的傷害。肯普更委婉地指出哈里將這段戰場經歷寫進這樣一本怨氣如此之大的書中,很有可能對他本人帶來名譽上的損失,因為哈里在書中幾乎都是在指責英國王室乃至民眾,因此將這段軍旅生涯與其他種種怨氣擺在一起,很容易招致英國軍隊和士兵的反彈,甚至會對王子本人的安全帶來隱患。
盡管國王和王儲目前都表示將不會就哈里引發的最新一輪輿論風波展開評論,但曾為戴安娜王妃作傳的作家安德魯·莫頓(Andrew Morton)斷定哈里的新書必將招來反制。他表示,30年前當他出版關于戴安娜的傳記時,一些國會議員甚至揚言要把他送到倫敦塔關起來,如今哈里大抖王室秘辛丑聞,而王子本人也與家人漸行漸遠,他遇到的輿論危機只多不少。BBC的王室報道記者肖恩·考夫倫(Sean Coughlan)則認為王室不予置評是延續了他們此前面對哈里夫婦在網飛推出的紀錄片時采取的做法,避免王室本身卷入任何誹謗或不利指責中。
但幾個月后,查爾斯三世將會進行加冕典禮,屆時哈里夫婦還會出席嗎?他們又將如何面對威廉王子?考夫倫認為公眾輿論的走向或許仍將是王室權衡如何處置哈里夫婦的判斷標準。而在伊麗莎白二世去世之后,英國王室能否維持過往在安撫民心方面的魅力已經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隨著經濟低迷,歷經前首相特拉斯的火速下臺,以及現任首相蘇納克頗有爭議甚至帶有“何不食肉糜”色彩的爭議言行,王室的形象危機不斷加劇,內部成員負面新聞屢屢成為輿論焦點,在安撫社會民心層面,現在的英國王室或許已經成為負累了,這種危機感的蔓延勢頭,可能不是靠拍一些看似客觀公正、實則溢美粉飾的影視作品就能夠扭轉的了。
拉美左翼政治的回潮與困局
2023年的第一天,盧拉宣誓就職巴西新一任總統,他的前任“熱帶特朗普”博索納羅的混亂統治也就此終結。此前,盧拉曾在2003年至2010年連續擔任兩屆巴西總統,但在2018年因為貪污及洗錢等指控被判入獄。更為戲劇性的是,這場判決事后被認為有失公允,并在2019年經由巴西最高法院裁定將盧拉即刻釋放。而經歷了博索納羅的任期之后,巴西國內社會對立氛圍非常強烈。尋求第三度出任總統的盧拉最終僅以微弱的優勢擊敗謀求連任的博索納羅,后者更是一度拒絕承認落敗,其支持者則在去年10月開始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聲援博索納羅。但最終,博索納羅未能獲得巴西軍方的支持,他力圖推翻選舉結果的舉措也宣告終結,巴西民眾也得以看到民主選舉和政權交接等程序在該國繼續正常運轉,免于回到過往軍政府時期的恐懼。

當地時間2023年1月1日,巴西巴西利亞,巴西新任總統盧拉在國民代表大會就職儀式后,在巴西總統府阿爾沃拉達宮發表就職演說。
已經77歲的盧拉成為了巴西年紀最大的總統,他的回歸也被視作是拉美左翼政治回潮的一大標志。在《雅各賓人》最新的刊文中,盧拉重返執政被稱為全球左翼政治的勝利,這自然是考慮到他的左翼運動出身背景,以及過往執政時期推行經濟改革、擴大社會福利等舉措,將巴西帶到了一個頗為繁榮的時期。他的“零饑餓計劃”對于巴西貧窮家庭的脫困帶來了極大的幫助,而他對于亞馬遜雨林的保護也與繼任者博索納羅形成了鮮明對比。巴西法律規定總統最多只能連任兩屆(但卸任總統重新回歸參選并未被禁止),而憑借他在任時的種種政績,盧拉居然在第二個任期結束之時并未陷入“跛腳”狀態,還能得到超過8成的支持率。
在左翼的《雅各賓人》看來,盧拉目前急需做到的是修復博索納羅帶來的傷害:自后者敗選以來,巴西國內民眾之間的裂痕不斷加劇,暴力沖突和治安事件頻出,這一點也可以在盧拉最終得票率上看出端倪,他的得票率是50.8%,將將過半。這種對立情緒甚至蔓延到了足球場上,一些支持盧拉和左翼政治力量對民眾對于巴西隊頭號球星內馬爾過往對于博索納羅的聲援感到極度不滿,一度在上世紀彌合巴西民眾之間的裂痕的黃色國家隊球衣甚至也都成為了爭議的對象。在就職演說上,盧拉承諾會推行一系列政策以彌補過去四年出現的社會裂痕,他表示新政府會以恢復國家的穩定局面為宗旨,推動政府、工會和商業集團之間的合作,并且會將環境保護重新提上議事日程,爭取建立可持續的增長模式。另外,盧拉也力圖糾正博索納羅過往的一些執政弊端,表態會恢復在博爾索納羅手下被廢除的幾個政府部門(如文化部和婦女部),同時加強槍支管控,增加公共衛生服務的支出,并帶領巴西重返國際外交舞臺。
盧拉的大選對手博索納羅在推翻選舉結果的一系列舉措未果之后,最終由副手代為發表聲明,承認選舉結果并承諾政權的和平交接。此后,博索納羅前往美國佛羅里達州旅居,雖然表態會在1月下旬回國,但博索納羅任期最后面對的一些腐敗案件指控,還是讓人懷疑這位被冠以“熱帶特朗普”名號的前總統會否如特朗普本人一樣面臨司法控訴,并因此選擇避風頭乃至逃亡。但即便博索納羅本人暫時神隱,其四年任期帶來的影響依然存在。《雅各賓人》刊發的這篇由斯坦福大學博士研究生Olavo Passos de Souza撰寫的專文也提到,盧拉上臺之后面對的右翼勢力已經與過往不同。過去,巴西的右翼力量或者保守勢力大多是新自由主義者,但如今在國會也好在民間也罷,盧拉面對的右翼對手大多是經歷博索納羅的統治之后登上政治舞臺的右翼民粹分子。另一篇評論文章則對盧拉重返執政表達了強烈的樂觀情緒,作者Ben Burgis認為,盧拉的重新上臺是全球左翼運動的一劑強心針。
不過,雖然近來拉丁美洲政壇的左翼政治回潮勢頭已經顯現,但較之過去的“粉紅浪潮”,左翼執政、或是頂著“左翼政治”名頭實施統治的情況并非完全毫無可指摘之處。在委內瑞拉,查韋斯的繼任者馬杜羅的改革政策正在一步步地讓這個國家前途走向更為迷茫的方向。《新左派評論》近期發表的一篇題為《殺死老虎》(Killing Tigers)的評論文章就指出,過去十年間委內瑞拉遭受到了拉丁美洲現代歷史上最嚴重的危機,而且這是一場遠未結束的危機。文章宣稱,馬杜羅的改革如果有任何積極面的話,也與統治者宣稱的左翼政治沒有太大的關系。相反,馬杜羅當局采取了一系列自由市場改革,讓這個國家看到了些許生機——在2019年,這位查韋斯的接班人甚至一度廢止了該國的外匯系統。如今,委內瑞拉當局也在經濟發展層面逐步采取變革措施,包括出售國有企業的股份,換取私人資本的入場以激活經濟,另外在進出口貿易中也恢復美元結算。
但經濟自由化會讓本來就深陷危機的委內瑞拉走向另一個危機,即經濟不平等的加劇。一些在企業工作的委內瑞拉人已經率先得到以美元結算工資的待遇,使得他們的購買力大大增強,然而不少政府雇員及其他勞工的工資依然使用本國貨幣玻利瓦爾來結算,這種美元體系的介入迅速拉開了委內瑞拉民眾之間的貧富差距。另外,受制于全球經濟大環境,委內瑞拉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到通貨膨脹的困局之中,彭博社的估算是該國在2022年的通脹率可能達到8%。
當然,馬杜羅政府的改革也讓飽受摧殘的委內瑞拉看到了一線生機。首先,該國非常依仗的石油出口正在恢復,而且與美國的關系也得到了改善,這有利于美國方面結束對于委內瑞拉的經濟制裁。在政局穩定上,一度民望遠超馬杜羅的反對派領袖瓜伊多(Juan Guaido)與現任總統之間的交流通道也不再堵塞。雙方的溝通以及美國對委態度的緩和,對于委內瑞拉的政局穩定來說確實是一個好訊號。但文章最后也不忘提醒,馬杜羅當局目前仍然無意恢復正常的民主選舉,馬杜羅當局不僅鎮壓右翼政治勢力,對于反對政府的左翼政黨也不留情面。因此,哪怕經濟改革初見成效,委內瑞拉的前景依然撲朔迷離。
參考資料:
1、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3/jan/04/prince-harry-william-physical-attack-2019-meghan-spare-book
2、https://www.bbc.com/news/entertainment-arts-64025074
3、https://www.bbc.com/news/live/uk-64183891
4、https://jacobin.com/2023/01/lula-da-silva-brazil-president-jair-bolsonaro-repair
5、https://jacobin.com/2023/01/lula-president-brazil-michael-brooks
6、https://newleftreview.org/sidecar/posts/killing-tigers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