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普|哪些情況可霧化治療?居家霧化要注意什么?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時期,當前又面臨奧密克戎病毒感染風險,很多患者會表現出各種呼吸道癥狀如咳嗽、咳痰及憋喘等。針對這些癥狀,醫生有時會建議患者進行霧化治療。然而,大家對此不太了解或心存疑慮。
1月6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謝國鋼針對常見問題逐一解答。
1.什么是霧化治療?
霧化治療,即霧化吸入治療,是使用霧化裝置將藥物溶液分散成細微的霧狀微粒,隨著自然呼吸將藥物微粒吸入呼吸道及肺部,從而達到呼吸系統局部治療的作用,具有起效快、局部藥物濃度高、用藥量少及全身不良反應少等優點。可根據情況購買霧化裝置,居家進行霧化治療。
2.哪些情況可以采用霧化治療?
哮喘患者:大多數哮喘患者使用定量吸入器和干粉吸入器均能獲得良好控制,但部分病情較重、需要較大劑量藥物治療的患者,以及不能正確使用吸入裝置的患者如嬰幼兒,可考慮采用霧化治療。
慢阻肺患者:對于部分年老體弱、肺功能較差的患者,霧化吸入給藥可能是更佳選擇。
感染后咳嗽:當呼吸道感染特別是病毒感染的急性期癥狀消失后,咳嗽仍然遷延不愈,對于咳嗽嚴重的患者也可考慮使用霧化治療。
急性喉炎:兒童多見,由于聲帶水腫造成聲音嘶啞,咳嗽時發出“空空”的聲音,可伴有呼吸急促。霧化吸入是治療兒童急性喉炎最常用的方案。
3.哪些藥物可用來進行霧化治療?
目前常用的霧化吸入藥物都需要醫生開具處方,居家霧化治療應按醫囑進行,主要有以下幾類:
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
支氣管擴張劑,如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異丙托溴銨;
抗菌藥物,如慶大霉素、妥布霉素、兩性霉素B等;
祛痰藥,如N-乙酰半胱氨酸、鹽酸氨溴索。
4.居家霧化治療有哪些注意事項?
普通感冒和輕癥患者沒有必要使用霧化吸入治療,目前沒有足夠證據證明使用生理鹽水霧化對這些患者有益,因此也不建議單純使用生理鹽水進行霧化吸入。
部分藥物不能在同一容器中混合使用,一定要謹遵醫囑,不要自行增加藥物。
如果要使用多種吸入藥物,原則上按照“支氣管擴張劑—祛痰藥—糖皮質激素”給藥順序分開霧化,且每個藥物間隔幾分鐘,藥液容量一般為2-4毫升。
成人霧化前1小時(兒童霧化前半小時)避免進食,防止霧化過程中因為刺激或孩子哭鬧導致惡心、嘔吐等。霧化治療前后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建議取坐位或半臥位,采取用嘴深吸氣、鼻呼氣的方式進行深呼吸,使藥液充分到達支氣管和肺部。
密切關注霧化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口干、惡心、頻繁咳嗽、心悸、胸悶氣促等,必要時及時停止治療,一般均可緩解。
霧化吸入裝置應專人專用,避免交叉污染。每次使用后,需及時進行清潔并干燥存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