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體動畫遭群嘲?版權方已經賺了9位數
原創 四象工作室 四象工作室

作為此前最受期待的《三體》改編作品之一,《三體》動畫版正式上線后立即創下了B站動畫在線觀看人數新高,讓這個國內頂級IP重回大眾視野,登上多個平臺熱榜。
這些年來,號稱頂級IP的作品很多,甚至幾乎每一部S級的影視動畫都號稱背靠國民IP,小到各種國漫古偶、大到《盜墓筆記》《鬼吹燈》等擁有巨量書粉的作品。但論世界影響力,《三體》才是出圈的TOP級。三體的IP版圖究竟有多大?
文 | 大孟妮 編 | Roxie 圖 | 四象設計部
01
國產頂級IP?三體到底有多火
《三體》出現以前,科幻文學在國內還屬于小眾圈層,而《三體》誕生以后,可以說劉慈欣憑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拉到了世界水平。
《三體》的火爆不言自喻,就算沒有讀過這部作品,也或多或少有所耳聞。近幾年來,《三體》兩個字是當之無愧的“頂流”:不論銷量數據,還是線上熱度,都有拿得出手的絕對實績。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部作品的火爆程度是與二創作品數量呈正比的,這個規律放在《三體》身上同樣成立。
不僅官方的每一次動作都能引發關注,連粉絲“為愛發電”生產的《三體》二創作品也有著不俗佳績。在B站,網友自發產出的《三體》相關作品超過千條,其中一條速讀《三體》原著的視頻,播放量超過1600萬,號稱“鎮站之寶”。

圖源:嗶哩嗶哩網站
動畫番劇《我的三體》最初也是粉絲作品,后因高質量而引起了官方的注意,雙方共同制作了兩部后續,成為《三體》IP官方梯隊的一員。
《三體》動畫上線后,更是僅兩集就創下了1.4億播放量,甚至拉動B站股價暴漲。這是近年飽受追捧的IP海洋中,其他作品饞都饞不來的驚人熱度。
02
三體IP,是如何步步出圈的?
如今的頂級IP《三體》,在2006年還只是一部連載于科幻雜志的文學作品,但它的光芒似乎與生俱來,僅在連載八個月以后,就拿下了中國科幻文學屆的最高獎項銀河獎。
開始連載一年后,《三體》正式出版,此后兩年又接連出版了《三體·黑暗森林》和《三體·死神永生》,并憑借《死神永生》再度摘得銀河獎桂冠。
截至此時,《三體》已經成了科幻迷心中的神作,但《三體》真正登上另一個臺階,還要從“出海”談起。
隨著《三體》三部曲英文版的出版,2015年,《三體》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獎。這個被稱作“科幻文學界的諾貝爾”的獎項,第一次花落華人作家。
一時之間,讀《三體》成了一種風潮,不僅馬化騰、雷軍等國內大佬紛紛被圈粉,扎克伯格、卡梅隆和奧巴馬都表達過對《三體》的喜愛。

然而,在《三體》享譽國際的三年后,“三體”IP仍未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開發,除了一部舞臺劇,僅有一部當時還是粉絲同人的動畫面世。
到了今天,《三體》已經入選2021十大年度國家IP,當我們再談起“三體”二字時,就絕不只是一本小說了。
03
說三體,誰是三體?
《三體》當然是一部優秀的科幻文學作品,但隨著開發形式的多樣化,現在的《三體》,也代表著電視劇、動畫、廣播劇、舞臺劇、展覽甚至周邊產品。
雖然目前正式面世的只有兩部《三體》動畫作品,但無論是國內版的電視劇《三體》,還是網飛版《三體》,每一次發布預告、片花或有新的動態,都能扎扎實實引發一波大眾的關注。

影視化之外,《三體》在IP聯名之路上也并未停歇,合作的品牌從日常食用行到潮玩文創,在各個領域全面開花。
對我們這一代觀眾而言,文學IP的商業化之路并不是什么陌生的事情,其中最熟悉的IP之一就是創造了“魔法世界”的《哈利波特》。
《三體》的商業化之路與《哈利波特》大致相似又有不同,相同之處在于,它們都是從文字走向熒屏,在商業化范圍的涉獵上也有相似之處。
哈利波特跟好利來合作了“海格蛋糕”,三體有“水滴”版奧利奧;哈利波特有院服周邊,三體也跟阿迪達斯合作了《我的三體》聯名服飾;哈利波特的線下園區依托于環球影城,三體也打造了屬于自己的三體時空沉浸展... ...

哈利波特X好利來聯名蛋糕,圖源網絡
但很顯然,無論是在出圈度還是在口碑上,《三體》IP的開發都還落于其后。
受文藝形式的限制,影視作品天然擁有比文學作品更廣闊的市場。哈利波特的IP開發根植于系列電影的成功,后續無論是聯名產品還是自家周邊,都依托于已經深刻于心的電影形象,吸引力強大。
而《三體》則不同,它至今還沒有一部真正的影視化作品,商品聯名和IP開發往往依托于原著。文學作品的特點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象空間,共有記憶點更多是情節、臺詞,而不是人物或道具,這對聯名商品和文創周邊來說都是不小的出圈門檻。

《三體》臺詞向周邊,圖源網絡
對哈利波特IP的商品開發來說,還原電影道具原貌,就有粉絲買單;但對《三體》周邊商品而言,則要先創造出一個物品的樣貌,其次說服讀者這就是書里的原物,才有撬開粉絲錢包的可能。
除此之外,一個IP能走到什么程度,顯然離不開版權方的操作。《哈利波特》版權背后是作者JK羅琳和華納兄弟,而《三體》的背后,則是一家為了《三體》才專門成立的新新公司。
04
“三體”二字,到底值多少錢?
誕生于2006年的《三體》,直到2018年才正式走向改編之路,這十二年里,《三體》并非無人問津,而是陷于版權爭奪的泥淖。
2009年,編劇宋春雨及其丈夫導演張番番以網傳10萬元的超低價格拿下了《三體》版權,此后便開始了電影立項工作。憑借這一IP,二人迅速得到圈內關注,卻因夫婦二人開出的兩則條件,《三體》的電影化一直未能成形。
條件一是電影必須有2億元以上的預算,對于這個量級的IP并不算漫天要價,真正攔住眾人的是條件二:《三體》電影必須由張番番本人當導演,而這位導演并沒有什么知名影視作品。

到了2014年,游族網絡的創始人林奇與作家孔二狗看上了《三體》的商業前景,應下了張番番夫婦的要求,電影版《三體》正式開拍,但由于導演自身實力等原因,這部早已拍完的電影至今未能與觀眾見面。
以一名《三體》讀者的身份來看,電影最終流產或許稱得上好事一樁。
到了2018年,游族終于明白要把《三體》項目做大,必須把版權掐在自己手里,以1.2億的價格從張番番夫婦手里買下《三體》版權,成立三體宇宙公司全權負責IP開發,《三體》的熒幕化之路到這才開始走向正軌。
事情似乎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2020年,一樁“游族投毒案”致使掌舵人林奇死亡。此后坐鎮武漢的《三體》動畫團隊又被疫情波及,網飛版《三體》預告的反響不如人意……《三體》改編之路,仿佛一直在荊棘中前行。
也正因如此,動畫版《三體》的上線稱得上是一樁大事,觀眾的期望很高,隨之而來的褒貶也不少。對于一部科幻作品而言,動畫或許是比真人更適合的呈現形式,而當動畫版效果與預期不符時,帶來的失望自然也就越大,豆瓣評分已跌至6分以下。

《三體》動畫版解析視頻下的觀眾反饋,圖源網絡
雖然《三體》IP開發的口碑不一,但在商業價值上,游族已經依靠現有合作獲得了至少2億元的收益,據媒體統計,已達成協議的合作收益更有約6億元。這些作品上映后的反饋尚不可知,但為版權方帶來的真金白銀,已實打實進了腰包。
在有關《三體》的紛爭和生意之外,反而有兩部同人作品大獲好評,那就是短片《水滴》和動畫番劇《我的三體》。沒有官方背書下的超高預算,卻能贏得觀眾的青睞,或許說明了一件事:制作一部優秀的作品需要什么?有時真的“用真心”就可以。
《三體》究竟是什么?誰也說不清。但每一個愛《三體》的人,心里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三體世界”。
原標題:《三體動畫遭群嘲?版權方已經賺了9位數》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