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單發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強調要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深入扎實推動地方改革工作,使地方改革更好融入國家改革發展大局,促進地方實踐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為梳理和總結地方全面深化改革階段性成果和經驗,“中國改革2022年度案例征集活動”主辦單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經過近半年案例征集和多輪次專家評議,于2023年1月3日發布“中國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單。這些案例從30個省(區、市)各級改革部門推薦的近2000個改革案例中遴選。案例緊緊圍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建等六大改革主線。涉及各領域改革熱點,包括加強黨的領導,以黨建引領各項事業發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等地方創新實踐。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社長、地方改革創新研究院院長潘治宏介紹,中國改革年度案例征集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會議和中央深改委會議精神要求,緊緊圍繞黨中央部署的中心工作和改革任務,通過征集、挖掘、整理地方改革各個領域的優秀案例,深度觀察、梳理和總結地方改革成果和進展,復制推廣基層經驗,為更多的地方提供參考和借鑒,促進政策制定、理論研究和落實實踐等工作,助力地方全面深化改革。2022年度征集和評議工作更加注重程序性和規范性,完善了征集評議制度,對入選案例要求在新時代改革方法論指導下,更加突出改革的專業特點,要求案例探索形成制度創新成果,具有示范引領和推廣價值。此次活動案例的征集數量和入選數量均超出以往,覆蓋的區域和領域范圍更廣,改革實踐更具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特點,體現出越是面對復雜和困難的局面,各地越是發揮出改革關鍵一招的作用,更加注重以問題導向為引領,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以及價值導向綜合應用,以改革辦法解決發展難題,案例呈現的改革質量更為明顯提升,體現出地方改革成果。
“中國改革年度案例征集活動”已連續舉辦14屆,對總結推廣地方改革典型經驗、研究改革、宣傳改革、助力地方改革發揮出積極作用。本次活動在年度200個典型案例基礎上,還將進行最后一輪權威專家評議,推薦“年度改革特別案例”“年度市域改革案例”和“年度縣域改革案例”最終名單,于2023年1月中旬發布。
“中國改革2022年度案例征集活動”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單
(共200個,按行政區劃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1.北京市石景山區:探索城市更新“首鋼模式”打造老工業區綠色轉型樣板
2.北京市通州區:北京城市副中心推動用地功能兼容與建筑復合利用創新改革
3.北京市昌平區:積極探索實踐老舊小區改造“昌盛模式”
4.北京市懷柔區:實施“足不出村”辦政務專項改革
5.北京市平谷區:探索接訴即辦“下交群評”工作法,深化基層治理改革
6.天津市西青區:探索鄉村數字治理新模式
7.天津市北辰區:瑞景街道寶翠花都社區“五常五送”工作法
8.河北省唐山市:推動轉型發展,建設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
9.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資源規范化改革
10.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探索清產核資新路徑,做大農村集體經濟蛋糕
11.河北省邢臺市:推動權責清單制度向鄉鎮(街道)和開發區延伸
12.河北省邢臺市威縣:“威企通”全程辦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13.河北省邢臺市沙河市:土地智能全托管,打造農業發展新模式
14.河北省保定市:探索構建一體化審判權監督制約體系改革
15.河北省承德市:推動河湖長制“有名有責”“有能有效”
16.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17.河北省衡水市:以“交房即交證”為切入點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18.山西省太原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讓文物真正活起來
19.山西省陽泉市:“陽泉記憶·1947”讓工業遺產與時尚創意撞出火花
20.山西省長治市:縱深推進全市基礎教育優質內涵發展
21.山西省晉中市:“五個統一”“三個聚焦”全面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
22.山西省運城市:商事登記“四級”全幫辦,市場主體倍增激活力
23.山西省忻州市:推進融資擔保機構市縣一體化改革
24.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蹄疾步穩推動人口小縣試點改革
25.內蒙古自治區:“五個大起底”行動推動資源要素節約集約利用
26.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促進鄉村振興
27.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開展“五大行動”推動地區高質量發展
28.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創新“六個機制”推動牧區現代化建設
29.遼寧省:大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
30.遼寧省沈陽市:深化醫保按疾病診斷分組(DRG)付費國家示范改革
31.遼寧省沈陽市:沈鼓集團創建“產業戰略自信+國家產業基金協同+市場化機制賦能”混改新模式
32.遼寧省大連金普新區:以改革創新推動園區成為經濟主戰場
33.吉林省長春市長春新區:以智慧法務區為依托,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34.吉林省吉林市樺甸市:創建“淤泥還田”綠色發展新模式
35.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創新制度機制,全力破解“執行難”問題
36.黑龍江?。杭涌焱七M現代種業創新發展
37.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自貿片區積極探索建設向北開放新高地,持續創新釋放改革動能
38.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方正縣:科技賦能糧食安全“黑土地+高科技”種出好大米
39.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國一重集團持續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打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戰
40.黑龍江省大慶市:探索市場化辦法促進完成駐慶央企“三供一業”及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改革
41.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42.上海市浦東新區:率先試點以信用報告代替行政合規證明,提升企業上市服務保障效能
43.上海市浦東新區:率先完善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服務體系
44.上海市黃浦區:牽頭組建長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區高質量發展聯盟
45.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投資建設審批制度改革,跑出發展“加速度”
46.江蘇?。壕劢狗€增長促發展打好資源要素保障“組合拳”
47.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金融+產業+生態” 穩經濟新路徑
48.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以網格化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城市版
49.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以標準化引領縣域高質量發展
50.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下生態與發展“雙優勢”轉化
51.江蘇省吳江區:亨通集團創新黨建引領民營經濟發展新模式
52.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探索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制度
53.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創新“市采通”平臺,探索市場采購貿易改革“常熟模式”
54.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深化“一站式”辦案改革
55.江蘇省淮安市:“老兵綜合調解”模式
56.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探索以土地綜合整治推動鄉村“三生”融合發展路徑
57.江蘇省鎮江市:“紅網工程”激活互聯網行業“黨建密碼”
58.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家庭農場“三大機制”改革
59.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嚴把“五關”強化發展黨員全鏈條監管
60.浙江省: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著力打好經濟穩進提質攻堅戰
61.浙江省寧波市:推進知識產權集成服務改革,提升城市創新發展動能
62.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以黨建引領鄉村片區組團發展模式構建縣域共富共美先行樣板
63.浙江省溫州市龍港市:打造“大部制、扁平化”新型設市模式
64.浙江省溫州市:打造“惠企利民資金直達智控在線”平臺
65.浙江省紹興市“:一碼找訂單”助力外貿逆疫發展
66.浙江省紹興市:紹興黃酒集團數字化改革為歷史經典產業發展賦能
67.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打造科技創新“新昌模式”
68.浙江省湖州市:打造“數智綠金”應用,激活綠色低碳共富金融引擎
69.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深化數字賦能推進不動產智治
70.浙江省衢州市:打造“鄰禮通·三民工程”數字化應用
71.浙江省衢州市:著力碳賬戶體系建設
72.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以“親農在線”構建助農共富新模式
73.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小縣大城”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改革
74.安徽省合肥市:依托安徽創新館建強用好科技大市場
75.安徽省蕪湖市:探索運用市場化方式集聚優質人才資源
76.安徽省蚌埠市:全面推行“一照通”改革
77.安徽省淮南市:創新推進“一站式”辦案中心建設,全力打造公安執法辦案管理新模式
78.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區:市場化方式進行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與綜合治理
79.安徽省黃山市:“小快靈”立法的黃山實踐
80.安徽省宿州市:創新開展市場監管“464”服務行動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81.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區: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養老助餐服務“堵點”
82.安徽省六安市:探索開展“背包式”巡察推動利劍直插基層
83.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集團“圍繞雙百億,再造一個古井”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84.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探索“小田變大田,一村兩作區”改革有效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85.福建省:“黨企新時空·政企直通車”打造服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平臺
86.福建省:創新打造海絲中央法務區,有效提升法治核心競爭力
87.福建省福州市:實施“五大工程” 打造新時代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福州樣板”
88.福建省廈門市:創新鼓浪嶼保護傳承模式,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89.福建省漳州市:全國首創藍碳司法保護與生態治理機制
90.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創新推動園區標準化建設
91.福建省莆田市:創新“三重一賦能”工作機制,實施“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
92.福建省南平市:首創綠色發展集成改革,推動“好風景”走向“好經濟”邁向“好生活”
93.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探索創新科特派制度實踐,科技助力茶產業發展
94.福建省龍巖市:開展全國首例林業碳匯指數綜合保險試點工作
95.福建省寧德市:探索創新農村生產要素流轉融資新模式
96.江西?。阂愿母餅閯恿Τ掷m優化升級營商環境
97.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創新實施森林收儲運營改革
98.江西省宜春市:探索“生態衛士”綜合執法改革
99.江西省吉安市:探索打造農業社會化服務“青原品牌”
100.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進站入群”搭起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立體化平臺
101.江西省新余市:民生領域系統集成改革
102.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創新“黨建引領、五力聚合”鄉村治理模式
103.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村民變“股民”,盤活“兩閑”促增收
104.山東省:縱橫結合推進生態補償制度改革,構建流域上下游治理新格局
105.山東省濟南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濟鋼轉型發展煥發新活力
106.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兩個融合”賦能基層治理,打造“和合稅收生態”
107.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創新居家和社區智慧養老“五七”模式,以人工智能賦能養老產業
108.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加快系統集成改革,構建橫向部門協同、縱向區鎮聯動工作體系
109.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黨建共同體助力鄉村“抱團振興”
110.山東省棗莊市:“一群多鏈、聚鏈成群”蹚出“匠心棗莊”文創產業集群發展新路徑
111.山東省東營市:創新“聯動診療”機制,精準為民營企業紓困解難
112.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創新構建全鏈條康養體系,打造“康養之都”
113.山東省泰安市:“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的“泰安實踐”
114.山東省濱州市:“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閉環融合推動產業發展
115.山東省聊城市:打造寬嚴相濟的稅收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116.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探索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雙領雙全”新模式
117.河南?。阂钥h域綜合改革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動力
118.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探索建立賦“碼”保護企業機制為企業發展減負賦能
119.河南省洛陽市:加快推動市屬國有企業市場化轉型發展
120.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四策并舉”推進返鄉創業
121.河南省鶴壁市:構建政企合作“京東鶴壁模式”
122.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創新推行“民主單元+網格服務”,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南樂樣板”
123.河南省許昌市:探索城鄉融合發展新模式
124.河南省商丘市:堅持以“四個一”工作法推進“三零”平安創建
125.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創新“招才引智”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
126.河南省周口市:系統集成醫療資源,高質量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改革
127.河南省南陽市:創新“四查四促”行動,強產業穩就業促振興
128.湖北?。阂浴皟蓸I融合”激發新動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129.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推進國家數字鄉村試點改革
130.湖北省黃岡市: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健全服務“三農”政務體系
131.湖北省黃岡市:黃商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
132.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四學策略”推動素養課堂出新出彩
133.湖北省恩施州鶴峰縣:積極創建“涉企保證金最優縣市”
134.湖南省:深耕細作“一件事一次辦”,打造企業歡迎、群眾滿意的湖南工作名片
135.湖南省長沙市:湖南湘江新區優化管理體制綜合改革
136.湖南省株洲市:推行“工作項目化”,改革政府行政事務運行模式
137.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創新紅色教育模式,舞活紅色旅游龍頭
138.湖南省衡陽市:以制度機制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139.湖南省岳陽市:探索系統推進國有資源資產資本運作改革
140.湖南省郴州市:“信易貸”助力中小微企業“爬坡過坎”
141.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區:深化“四權一體”河長制執法改革
142.湖南省湘西州: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新機制
143.廣東?。捍罅Πl展跨境電商積聚外貿發展新動能
144.廣東省廣州市:基于大數據開展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改革
145.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全國首批數據經紀人”引領數據要素制度性改革創新
146.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五個聚焦”推動深圳綜合改革試點落地落實
147.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群眾訴求服務“光明模式”
148.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創新構建智能網聯汽車全域開放管理體系
149.廣東省珠海市:全國首部港澳人才跨境執業“小切口”立法
150.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探索“三券”制度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151.廣東省韶關市曲江縣:創新體制改革,深化醫防協同打造醫共體山區樣板
152.廣東省河源市:推進“一庭一品”,探索山區人民法庭改革新路徑
153.廣東省肇慶市:建設省際“睦鄰廊道”增進粵桂一家親
154.廣東省清遠市:以“內循環”形式打造商會改革創新交流平臺
155.廣西自治區桂林市:深化漓江“三統”管理體制改革
156.廣西自治區北海市:探索建立全鏈條、全生命周期重大項目管理推進機制
157.廣西自治區防城港市:創新財稅金融政策措施,打造沿邊金融實踐樣板
158.海南省:構建多元化國際商事糾紛解決工作機制
159.重慶市萬州區:以駐科藥學服務為切入點,深化藥學服務改革
160.重慶市黔江區:創新“五轉”協作機制打造東西部協作樣板
161.重慶市江津區:創新高層次人才評價制度
162.四川?。禾剿鹘洕鷧^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打造區域協作高水平樣板
163.四川?。禾剿鳟a教融合發展新模式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164.四川省成都市:深化政務服務12345熱線系統集成改革
165.四川天府新區:以創新構建指標體系推動公園城市高質量發展
166.四川省自貢市:擦亮“彩燈工匠”品牌,推動產業人才從“工”到“匠”轉變
167.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打造“三說會堂”,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模式
168.四川省綿陽市:深化園區綜合體制改革,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169.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創新營商環境“三度服務”,企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170.四川省樂山市:探索國有資產節約集約利用新路徑
171.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探索“五小五大”情感治理模式,著力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
172.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創新紀檢監察“室組鎮”協作聯動工作法
173.四川省南充市:打好“下、控、提”組合拳,探索公立醫院改革“南充樣本”
174.四川省宜賓市三江新區:聚焦多元化,推廣“便民服務+”
175.四川省廣安市:探索跨區域監督執紀執法聯動新路徑
176.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產業園區化+運營市場化+建設融合化”開辟全域鄉村振興“開江路徑”
177.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推進全國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試點
178.貴州?。骸拔鍣唷狈种么_保扶貧項目資產持續發揮效益
179.貴州省遵義市:創新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制改革
180.貴州省安順市:“三體系”積極探索綠色金融發展
181.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三大體系”打造全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
182.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產業聯合”為鄉村產業插上興旺翅膀
183.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智慧+網格”深度融合推動基層治理改革
184.云南省楚雄州:構建“三位一體”檢驗檢測新格局
185.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左貢縣:實行“七個一體化”管理模式構建縣域緊密型醫共體
186.陜西省西安市:優化開發區運行機制,推動高質量發展裂變釋能
187.陜西西咸新區:建好“秦創原”總窗口,推動創新驅動發展
188.陜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態區: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189.陜西省寶雞市:“四位一體”新型學徒制培訓模式,打通技能人才供給“最后一公里”
190.陜西省咸陽市:深化“黨建引領、法融網格、共治共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191.陜西省咸陽市:強化創新探索,打造政務公開“咸陽模式”
192.陜西省安康市:創新“三多”模式,以高質量檢察建議助力中心工作
193.陜西省商洛市:創新“3456”工作路徑,建設秦嶺山水鄉村
194.甘肅省:破解城鎮住宅歷史遺留“登記難”困局
195.甘肅省蘭州市:推動黃河蘭州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196.甘肅省天水市:“5432”工作法創新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
197.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高質量推進敦煌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
198.甘肅省定西市:建立黨政一體督考機制保障追趕發展
199.青海?。喊邢虬l力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0.寧夏自治區銀川市靈武市:探索建立政府回購兜底機制推動林業規?;l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