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紀念舒伯特逝世190周年,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將在滬登臺
成立于1969年的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是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維也納交響樂團等齊名的維也納四大交響樂團之一。
它是隸屬于奧地利聯邦政府的唯一國家級交響樂團,也是奧地利唯一的廣播交響樂團。樂團所有演出都會在電臺播放,并上傳至網絡,供世界各地的樂迷聆聽,也因此累積出數量龐大的青年粉絲群。
為紀念舒伯特逝世190周年,5月18日,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登臺。在藝術總監科奈留斯·麥斯特帶領下,樂團將上演繹舒伯特《羅莎蒙德序曲》《第九交響曲“偉大”》,以及前蘇聯作曲家卡巴列夫斯基根據舒伯特《f小調幻想曲》改編的《鋼琴與樂隊的幻想曲》,就連返場曲也是舒伯特。
舒伯特是19世紀初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曾被李斯特稱為“前所未有的最富詩意的音樂家”,麥斯特強調,“舒伯特是我們維也納的英雄人物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麥斯特帶領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訪滬的告別演出,今年9月,他將轉赴斯圖加特國家歌劇院、斯圖加特國家管弦樂團任音樂總監。

麥斯特現年38歲,指揮生涯起步于17歲,然而在成為指揮前,他早已把各類古典樂器摸得門清。
兩三歲時,他開始學鋼琴,4歲學大提琴,后來又學了管風琴、羽管鍵琴,16歲那年遇上了圓號……對樂器的熟稔,對他日后成為指揮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麥斯特直言自己崇拜的音樂家挺多,包括很多演員、作家、舞者,只要這個人足夠有才華和想法,能夠啟發他。當然,卡拉揚、阿巴多這樣的指揮家永遠是排在高位的。
尤其是阿巴多。還是學生時,麥斯特就在薩爾茨堡看過他排練馬勒的交響曲,那種和音樂合二為一的投入狀態,至今讓他印象深刻。
這種忘我和投入的狀態也是麥斯特追求的境界,“我每天晚上都希望能做到這樣。我指揮過貝多芬、馬勒、舒伯特、勃拉姆斯、瓦格納的所有作品,每次都會花很多時間準備,可以說,我的半輩子都在指揮。”
2010年,麥斯特被任命為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對維也納風格的展現以及對傳統的繼承,是麥斯特上任后所堅持的,同時,樂團也很注重傳統維也納樂器比如雙簧管的使用,也因此,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錘煉出獨到且高辨識度的音色。
被問及如何與樂隊磨合,麥斯特頗有心得,“這就好比大公司來了新CEO,大家需要互相學習,而不是告訴他們,我來了,你們就得改變一切。同時,你要給他們新的想法,這也是指揮的職責。當然,有些事需要指揮來拍板,但如果沒了樂團,指揮什么也不是。”
指揮之余,麥斯特熱愛運動,跑步、游泳、劃船、爬阿爾卑斯山,運動基本都在室外進行。

對麥斯特來說,親近山河湖海實在太重要了,因為指揮一臺音樂會不光要了解作品,更要了解生活,“如果不了解自然,我就做不出音樂。布魯克納、舒伯特在創作音樂時,都沒有住在和今天一樣的城市里,但他們擁有的自然和我們現在身處的自然環境是一樣的。”
2014年,麥斯特第一次帶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來上海,時隔4年,原班人馬又來了一次。
麥斯特笑說,對歐洲人來說,上海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令人印象深刻,這些在歐洲都沒有,“中國的變化比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快。近些年,這里新建了很多音樂廳,很多廳請了著名建筑師打造,建筑風格很獨特。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了文化發展,大家應該感到自豪,因為其他國家不一定會投這么多錢和精力在音樂廳上。另外,中國觀眾對古典音樂越來越感興趣,越來越熟悉,這也是讓人驚喜的一個變化。”
東藝的這場音樂會,是麥斯特帶領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訪滬的告別演出。今年9月,他將轉赴斯圖加特國家歌劇院、斯圖加特國家管弦樂團任音樂總監,同時和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展開歌劇方面的深度合作。從麥斯特手上接過維也納指揮棒的,是美國女指揮家馬琳·奧爾索普,她也是“音樂之都”維也納迎來的首位女總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