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開工全球最大混合式抽水蓄能項目 ,提升電力供應韌性
在儲能技術圖譜中,抽水蓄能是起步最早、最經濟的儲能手段,具有調峰填谷、調頻調相、緊急事故備用等多種功能,擁有當前電化學儲能容量尚難以達到的系統級調峰規模。作為成熟的電網“調節器”,今年以來國內抽水蓄能迎來核準和建設高峰期。
兩河口混蓄電站總投資約85億元,場址海拔3000米,擬安裝4臺30萬千瓦可逆式機組。與普通抽蓄項目相比,其特殊之處在于身兼數職。依托四川省內最大的水庫——兩河口水電站水庫為上庫,下游銜接梯級水電站牙根一級水電站水庫為下庫,可帶動三倍于混蓄裝機容量的新能源資源開發利用。

兩河口混蓄電站示意圖,以兩河口水電站水庫為上庫
有了兩河口水電站,為何還要建兩河口混蓄電站
兩河口混蓄電站裝機量120萬千瓦,加上已建成的兩河口水電站300萬千瓦裝機作為常規機組,總裝機達420萬千瓦。該項目是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在雅礱江中游開發建設的梯級混合式抽水蓄能項目,被列入《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十五五”重點實施項目。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下半年以來,該項目進度陡然提速。
“兩河口水電站是常規水電,具有多年調節能力,通過兩河口水庫可實現對徑流的蓄豐補枯調節,即存蓄豐水期的水量,使枯水年不枯、年內的枯水期不枯,進而提升下游水電的枯水期出力,從而提高整個雅礱江流域梯級的水能資源利用。但僅依靠兩河口水電站,無法滿足大規模新能源開發的需要?!毖诺a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祁寧春對澎湃新聞介紹說,四川省規劃大規模開發新能源,為此需要更多的具備調節能力的靈活儲能電源,與波動性、間歇性的新能源出力進行日內互補。 兩河口水電站可為350萬千瓦左右的新能源提供調節,而兩河口周邊雅江、道孚、理塘、新龍等四縣的光伏、風電資源超過2000萬千瓦。
憑借抽水、發電“雙向調節” 功能,兩河口混蓄電站能夠進一步與周邊風電、光伏電站的發電特性互補,配套消納相當于自身裝機規模3倍的新能源。
澎湃新聞了解到,通過水風光蓄一體化開發,兩河口混蓄電站和兩河口水電站能將700萬千瓦左右隨機波動的風電和光伏發電調整為平滑、穩定的優質電源。 利用已有水電外送通道實現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打捆送出和跨區域消納,帶動和促進雅礱江流域水風光清潔能源協同集中開發。
根據規劃研究,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總規模超1億千瓦,其中水電約3000萬千瓦、風電、光伏發電超6000萬千瓦、抽水蓄能發電超1000萬千瓦,全部建成后,將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基地之一。
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
今年8月,四川省政府召開抽水蓄能核準開工專題會,確定按照“目標明確、標準不降、程序不減、并行推進”原則加快推進兩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核準工作,確保年內核準開工。12月11日,四川省發改委正式核準該項目。電站建成后以500千伏電壓等級接入四川主網消納。

12月29日,雅礱江兩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儀式
從四川省人民政府12月1日發布的《四川省電源電網發展規劃(2022—2025年)》中可以找到項目提速的原因。《規劃》提出,四川電源多能互補性不強,水風光占比高,“靠天吃飯”特征明顯。為了補短板,該文件提出強化水電主體支撐地位,因地制宜利用常規水電站、水利水庫建設抽水蓄能電站,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
澎湃新聞從業內了解到,抽蓄電站投資大、建設周期長,一座100萬千瓦的常規抽蓄電站建設周期一般需要7-8年?;旌鲜匠樗钅茈娬旧纤畮炖矛F有水庫,具有工程投資小、水庫淹沒損失小、無移民安置、環境影響小、建設周期短等優勢,經濟性更為突出?;煨铍娬炯婢叱樗钅芎蛷搅靼l電功能,電站上水庫有充足的天然徑流補給,既能利用天然徑流承擔常規發電和水能綜合利用等任務,又可增加調峰填谷、事故備用等任務。
從技術原理而言,抽水蓄能電站就像一個“大型蓄電池”:在新能源發電不足、電力短缺時,通過發電的方式為電網補充電力,把儲備的水能轉換為電能,即調峰;在新能源大發、電力充裕時,通過抽水的方式吸納電網富余電力,把相應的電能儲備成水能,即填谷。
隨著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不斷推進,電網控制將更為復雜,風險防控要求更高。
祁寧春表示,兩河口混蓄可憑借快速啟停、快速功率調節特性,隨時響應突發調節需求,承擔系統緊急備用功能,提升電網韌性及安全水平,并助力電力系統更好地適應因風電、光伏的隨機性、波動性造成的系統頻率波動,有效緩解光伏早晚高峰出力陡增陡降造成的快速調節問題。該電站機組運行靈活,負荷跟蹤能力強,是電力系統中理想的調頻、調相電源,可有效提高四川省電力保供能力,優化四川電網電源布局,助力解決電網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考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