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潛伏在外灘“華爾街”

早年的外灘,是銀行林立的“風水地”,資本競逐的“冒險場”,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在這條潛龍伏虎的金融街上,為黨秘密工作的銀行家不勝枚舉,一批堅忍不拔、智勇兼備的“無名英雄”拔節而生。
張承宗:“經濟學霸”掀起救亡前哨戰
由一名普通銀行職員,成長為中共上海地下黨市委書記的張承宗,領導地下工作者長期戰斗在敵人的心臟里,以創建“上海市銀錢業同人業余聯誼會”(簡稱“銀聯”)為契機,開展統一戰線,培養積極分子,宣傳共產黨政策,瓦解國民黨武裝,團結和發動工商金融界及愛國民主人士留守申城迎接解放。

張承宗
張承宗在大學讀的是經濟系,到上海市銀行、辛泰銀行謀職后, 他和弟弟張困齋一起自籌資金出版《石榴》雜志,寓意為“象征一顆顆紅色的心傾向共產黨”,并以筆名撰寫了一系列宣傳抗日救國思想的文章。偶然機會,他訂閱了一份《救國時報》,里面時常夾送紅色宣傳資料,有時多達數十種,他就悄悄把宣傳品夾在銀行儲蓄說明書里,在客戶中廣為散發以擴大影響。

上海市銀錢業業余聯誼會會員證
和衷共濟,組建“銀聯”,堪稱張承宗參與驅動銀錢界群眾性組織的重要手筆。1936年10月,在地下黨的周密部署下,“銀聯”脫穎而出,短短數年間發展會員逾萬人,支持抗戰,救濟難胞,各項活動搞得有聲有色,還輸送了一批優秀骨干奔赴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銀聯”在實際斗爭中以“聯絡感情,交流學識,改良業余生活,提高正當娛樂,增進服務效能,促進銀錢業業務”為宗旨,廣泛團結銀錢業同仁的方式,得到了中共江蘇省委領導的肯定,認為張承宗等人的做法是“黨的白區工作利用合法形式斗爭的一種創造”。
1937年8月,張承宗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在辛泰銀行建立了上海第一個銀行黨支部。之后,他被組織派往根據地配合新四軍開展敵后武裝斗爭,直至抗戰勝利后重返申城,擔任中共上海市地下黨市委書記,為上海的解放和接管做出卓越貢獻。
項克方:“儒雅先生”引燃維權陣地戰
黨組織在中國銀行發展的第一位地下黨員,名叫項克方。20世紀30年代初期,項克方先后在協鑫銀號、中國銀行松江辦事處謀職,積極參加上海市職業界救國會領導下的抗日救亡運動和 “銀聯”推動工作。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后,上海淪為“孤島”,項克方在中共上海地下黨銀業界總支委員會書記張承宗的介紹下入黨,從此,這位外表儒雅、待人謙和的銀行先生成為一顆紅色的“種子”,在銀行界里應外合發展黨員,很快成立了中國銀行地下黨支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項克方與幾位地下黨員以“勤力勤學交朋友”的策略,分別加入由銀行當局舉辦的“英語學習班”“讀書合作社”等社團組織,創辦了《書聲》刊物,以此為掩護開展宣傳推動工作,編織起一條地下黨密切聯系職工群眾的重要紐帶。

項克方(中)作為中共地下黨組織代表接管中國銀行
由于時局動蕩,法幣貶值,銀行職工的收入不增反降,群情激憤,怨聲載道,項克方認為發動群眾與資方進行斗爭的時機已到,經過一番周密部署,采用聯名簽呈的方式遞交中國銀行高層,提出“物價上升,而待遇依舊”,要求增加工資,全行有 40%的職工簽名請愿,迫使資方讓步,初戰告捷。抗戰勝利后,不少滯留“孤島”的銀行老員工背負莫須有的“漢奸”“偽員”罵名而被打入另冊,在“反歧視”“反甄別”的斗爭中,項克方廣泛發動,要求銀行方面承認抗戰期間滯留上海的銀行員工的正式身份和資歷,取消朝不保夕的生活費,發給固定薪金,與資方進行不屈不撓、富有韌性的交鋒,贏得了主動,收獲了民心。

項克方任命書
申城破曉前夜,中行地下黨支部建立了“員工應變互助會”,號召職工群眾竭力守護銀行財產,保存檔案資料,諸如房地產、庫存現金、業務賬簿、人員履歷表等內容,為人民政府接管做好充 分準備。5月27日,先期撤至解放區的項克方隨軍重返外灘23號,聞訊趕來的銀行職工瞬時將營業大廳擠得水泄不通,與他熱烈擁抱,歡慶勝利。只花了不到10天工夫,沐浴著新時代春風的中國銀行就恢復了對外營業。
冀朝鼎:“外灘特工”策動金融秘密戰
他一輩子戰斗在中共隱蔽戰線,他的秘密工作直接由周恩來單線聯系,絕對保密。冀朝鼎——這位1927年入黨、受組織派遣在美國學習生活了20年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當過中共早期領導人鄧中夏的秘書,后來又成了國民政府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孔祥熙的“心腹”,其升騰跌宕的人生履歷,令人驚嘆。

冀朝鼎
1941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的階段。冀朝鼎按捺不住報效祖國的熱忱,經批準回到國內。黨組織考慮到他長期旅居國外,黨員身份從未公開,而且他在國民黨上層人士中有廣泛的社會關系,決定讓他在國民政府中從事地下工作。冀朝鼎在滬上“銀行大咖”陳光甫的介紹下,到孔祥熙手下任職。由于學識淵博、人脈豐富,他很快就得到了孔祥熙的賞識,擔任了平準基金會秘書長、國民政府外匯管理委員會主任及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處長等要職。
抗戰勝利后,冀朝鼎被聘為中央銀行稽核處處長,前往上海接收日、偽金融機構。1946 年,蔣介石繼續擴大內戰,中共駐南京代表團 的大部分成員返回延安。遵照黨的指示,冀朝鼎繼續以合法身份在國民黨營壘中開展隱秘工作。

金圓券
住在孔祥熙的公館,出入燈紅酒綠的場所,冀朝鼎運用形形色色的途徑,為黨提供了重要的經濟金融情報,為解放區購買醫藥器械等緊缺物資牽線搭橋,掩護了許多地下黨人士在滬施展身手,還給國民政府發行金圓券出了“餿主意”,導致其統治迅速覆滅。以至于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在其回憶錄里對冀朝鼎下了切膚痛語:“一個紅色經濟學家,隱藏其共產黨員身份,潛伏在國民政府內部,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國民黨提供各種禍國殃民的經濟政策建議,使其在內戰中喪盡民心,一敗涂地。”

文章選自上海通志館主編:“上海地情普及系列叢書”第三輯,黃沂海著:《驚濤拍岸:上海紅色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 學林出版社,2021年)
編制:喬志遠
審校:戴靜怡
簽發:吳一峻
原標題:《潛伏在外灘“華爾街”》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