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福院士談清病不清毒:既不能得“恐冠癥”也不能得“輕冠癥”
“新形勢下疫情如何防控?陽了怎么辦?”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存濟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高福在“國科在線系列講座”上對疫情防控中大家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講解。
自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施行“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以來,國內疫情防控有了新的形勢和要求。這場及時的學術型科普報告得到國科大師生與社會人士的關切,上萬人線上聆聽了此場報告。
當前疫情新形勢
“新冠一開始是‘乙類甲管’,接下來也將走向‘乙類乙管’,這是我們調整的大方向。我們現在的目標是,清病不清毒。病毒是無法清除的,我們就想辦法讓病癥輕一點,非常關鍵?!?/p>
報告中,高福通過系列權威數據,向大家傳遞著當前不可回避的事實:全球范圍內,新冠病毒三年來不斷變種,其中,變異株奧密克戎仍在流行?!霸诤粑郎掀ぴ鲋硰椭颇芰Ω鼜?,肺部相對較弱;傳染性相對增強;更容易免疫逃逸;重癥率、病死率和長期后遺癥率有所下降……”高福列舉出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株呈現的一系列病理新特點。

高福在講座中。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是狼就要吃羊,這是大的生態。奧密克戎還是個新冠病毒,不能輕敵?!奔炔荒艿谩翱止诎Y”,也不能得“輕冠癥”。作為一名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研究者,高福希望國科大學生能時刻保持一份平衡理性的心態,“向科學要答案”。
截至目前,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數遠低于1918年大流感的死亡人數。無疑,這一進步有賴于全球科學發展和人類非藥物的干預措施,有賴于中國不斷調整的政策措施。中國三年的努力不僅保護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為疫苗和藥物研發贏得了寶貴時間。正如高福受邀在《柳葉刀》發表的文章所總結中國防疫經驗:“科學為基礎,公眾參與,強有力的行政決策?!?/p>
過去和當下的形勢,都在告訴我們:相信科學,科學防控,尤其要防止危害巨大的“信息流行病”“病毒制造陰謀論”“放開之后無癥狀變有癥狀”……直播提問中,高福特別針對這類輿論從專業角度作出科學解答。

高福在講座中。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陽了需要注意什么?
從動態清零到精準防控,高福指出了關鍵:防疫策略動態調整的核心在于要不要管住“傳染源”這一傳染病三要素之一。
“清病不清毒”,這一綜合研判后的方針調整落實在“新十條”的貫徹中:包括重點人群的接種、共存與隔離分層次進行、取消全員核酸檢測、逐漸恢復正常工作與生活秩序……
陽了不再可怕,新形勢下的新挑戰,疫情防控的難度無疑會進一步加大,卻也是一次改變國人觀念的重要契機,一次有望實現醫改和解決醫療擠兌問題的特別機會。
“我們需要意識到‘醫院不是菜市場’,將醫療資源更好地服務于最需要的人群,使得醫院、診所、社區服務中心以及免疫規劃,進一步職責分明。”
高福還分享了近來指導身邊朋友康復的一些方案。
“科學、適量地用藥降低病毒載量以減輕癥狀,關注血氧飽和度,進一步強調了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三大件’的重要性。特別呼吁了疫苗接種的至關重要。”
“疫苗能夠提供四級保護,分別是:防感染、防發病、防傳播、防重癥和死亡。希望大家相信科學,認識到疫苗在防重癥和死亡方面的高效?!爆F在,全球疫苗已有50款獲批使用,多類藥物飽和式研發……高福細數當下科學道路上科學家們的攻堅步履。

高福在講座中。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病毒從哪里來?
“簡單講,人類發現某種新病毒并不等于它剛剛出現,從歷史長河中回望,病毒與人類之間一直在進行著‘貓鼠游戲’。”這也正如高福2018年發表在《細胞》的一篇評論中所言,疫情和病毒的問題其實并不是它“是否會來”而是“何時會來”,基因片段不斷“排列重組”產生的下一個冠狀病毒也許在未知時刻就會“不請自來”,引起新一輪暴發。
高福利用人類與動物之間復雜的種間傳遞圖示,向師生闡釋病毒通過不同片段的交換、更替,最終產生新的變異并感染人群的原因和過程,即跨宿主傳播機制?!叭梭w約有1013個細胞,微生物數量則達1014。早在19世紀,微生物學界的‘老祖宗’路易斯·巴斯德就曾斷言——‘先生們,微生物說了算’?!币蚨祟惖臍v史也是和病原微生物戰斗的歷史。
“向科學要答案”的道路上注定充滿焦慮和困惑。
疫苗與免疫學為什么沒有在中國產生?中國人民經歷了此番困難,可以吸取什么教訓?帶領大家回顧免疫學發展歷程中,高福勉勵國科大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驅腦霧,不唯書,勤思考”,更加深入探索關于病毒溯源的答案,在“術”上解決卡脖子問題,從“學”上解決卡腦子問題,從基礎研究到產品研發,提供科學答案和技術方案。
“生態與人類的健康同呼吸共命運,尊重事實與科學,在自律自治中打造光明未來。”報告結束,一個小時的直播里上萬人次留下了足跡,表達著感受。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帶著包容和韌性,正如這樣一次次思考和探討,我們篤定,最終戰勝疫情的信心。
(原標題為《高福院士談新形勢下疫情防控:清病不清毒,向科學要答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