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非法轉移傾倒危廢案多量大,廣州東莞等7市政府被環境部約談

今年生態環境部首次就非法傾倒危險廢物等固體污染防治工作不到位問題約談相關政府。
5月11日上午,環境部集中約談廣東省廣州、江門、東莞,江蘇省連云港、鹽城,內蒙古自治區包頭,浙江省溫嶺等7市政府,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各市參加約談的負責人,除廣州為分管副市長,鹽城、連云港為代市長其他4市皆為市長參加。
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指出,國務院2016年5月印發的“土十條”明確要求加強工業廢物處置工作,對嚴厲打擊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的行為提出了明確安排,但與大氣、水污染防治相比,固體污染防治近年來相對薄弱,導致暴露出的問題較多。
劉長根說,環境部近期組織系列專項督察,發現廣州等7市在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監管方面問題突出,“希望7市政府務必提高認識,務必全面排查,對本市內相關問題進一步排查,在提高處置能力、監管能力方面下功夫,務必要嚴懲違法犯罪行為,加大打擊力度,務必要壓實責任,形成長效機制。”
劉長根要求7市政府按要求制訂整改方案,在20個工作日內報送環境部,抄報省級政府。
“廣東應反思一下,”華南督察局副局長何向紅說,被約談的7市中廣東占了3市,“廣東應從源頭查起,把源頭摸清,省環保廳和公安廳可成立專案組,因為非法傾倒往往跨區,各方打擊力度、信息溝通還存在問題,應加大打擊力度,將違法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并向社會公開。
廣東環保廳副廳長李暉表示,固體污染防治不是環保部門一家的責任,“土十條”明確,住建、水務等部門應各司其職承擔相應責任。“生活垃圾和固廢垃圾法律規定是住建部門,醫療垃圾‘出門’之前是衛生部門監管,運輸涉及交通部門,環保主抓危廢和工業廢物污染……各市政府應進一步明確責任。”
李暉還呼吁固廢監管應成為環境執法主戰場,避免邊緣化。
廣州一企業為應對督察臨時編造臺賬記錄
根據近期的一系列專項督查以及媒體曝光情況,環境部對7市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
“廣州是我國一線發達城市,近年來加大了環境保護力度,固體廢物總體處置能力基本能夠滿足當地需求,但由于日常監管不到位,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查處不力,導致危險廢物處置企業違法違規問題突出,造成不好的影響。”劉長根說。
劉長根指出,廣州海滔環保公司是全市生活污泥主要處置企業,但處理設施不正常運行,長期非法轉移傾倒污泥,僅今年3月,就向增城區碧桂園陳家林工地非法傾倒未經處理污泥3000多噸,嚴重污染環境。
蓮港船舶清油公司于2017年9月和2018年4月,兩次非法轉移約40噸廢油等危險廢物,甚至為應對督察臨時編造臺賬記錄。
金冶環保處置公司將水淬渣等危險廢物作為一般固體廢物,長期送至水泥廠非法處置。
此外,2017年5月,廣州南方堿業公司將1700多噸白泥非法運至廣西貴港市傾倒;2017年6月,番禺區一首飾廠將產生的危險廢物違規交由私人并非法轉至廣西賀州市處置。
劉長根說,2018年4月督察還發現,廣州市對中央環保督察交辦有關問題整改不力。“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新塘環保工業園廢水污染、在二期用地非法傾倒污泥,以及廣州綠由公司超標排放等問題,均沒有查實情況、整改到位。新塘環保工業園盈隆污水處理廠氨氮排放濃度高達60.3毫克/升,超標5倍,且在線監控數據嚴重失真;廣州綠由公司焚燒熱解爐急冷塔長期不正常運行,不僅煙塵超標排放,而且其他環境問題也十分突出。”
江門危廢處置能力不足
劉長根指出,江門市長優實業公司于2015年10月至今非法轉移危險廢物約2.1萬噸,其中0.45萬噸非法傾倒至陽江市。
“2018年3月,在有關方面查獲該企業向廣西藤縣非法傾倒危險廢物后,江門市仍未引起足夠重視,直至5月3日環境部專項督察時才啟動相關調查。”劉長根說。
鶴山安栢電路板廠沙坪分公司含銅廢液(屬危險廢物)網上申報量遠低于實際產生量,大量含銅廢液去向不明,僅初步查實,該企業就已非法轉移含銅廢液約1400噸。
江門市福恒汽車銷售公司、俊豪陶瓷、嘉俊陶瓷、勵福環保等企業均存在非法轉移或擅自焚燒廢機油或煤焦油等危險廢物問題。
督察還發現,江門市危險廢物處置能力不足,每年約1.5萬噸危險廢物需焚燒或填埋,但目前全市尚無焚燒、填埋設施。
東莞向廣西一飲用水源地傾倒生活垃圾,致當地供水暫停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相關部門提供的情況,2016年9月,東莞市有400噸生活垃圾經由該市廈崗碼頭裝船,運往廣西藤縣潯江河段非法傾倒,傾倒點位于藤縣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內,導致水源超標,不得不暫停供水。
經查實,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東莞市鴻海潤滑油經營部將廢酸油渣等危險廢物,非法運至來賓市境內隨意堆放或挖坑傾倒掩埋。從2016年6月起,東莞市一些企業將大量廢濃硫酸非法轉至沒有處置資質的欽州市天錳公司處理。
劉長根說,今年督察組還發現,東莞市對群眾多次舉報的海滔環保公司非法轉移傾倒污泥問題重視不夠,在沒有深入調查的情況下,即認定群眾舉報不實,導致有關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
連云港灌云、灌南兩縣危廢存量不降反增
2018年3月,環境部督察發現,連云港市針對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不力,針對督察指出的灌云、灌南兩縣化工園區危險廢物貯存量多、環境風險大的問題,江蘇省督察整改方案明確要求在2017年底前減少危險廢物庫存。
但督察發現,兩縣化工園區危險廢物貯存量不降反增,2017年貯存量是2015年的2倍。
“針對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灌云縣紫燕化學公司偷埋危險廢物問題,連云港市調查工作流于表面,直至2018年5月4日生態環境部專項督察才查出該企業非法填埋大量黑色油泥,且區域環境已受到明顯污染。”劉長根說。
督察還發現,華通化學公司將約2.2萬噸化工殘液通過罐車非法轉至無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鹽城銀天源制鎂公司;立本化工、多金化工、天辰化工、潤成峰醫藥化工、利海化工、環海化工、泰樂化學、環達貿易等8家企業將約9000噸危險廢物非法轉至無危險廢物經營資質的江蘇永大新材料科技公司處置,嚴重污染周邊環境;天和化學公司在廠區非法填埋工業固廢,經現場挖掘,填埋區域已受到嚴重污染;亞邦染料、鳳蝶化工、致誠化工、嘉隆化工等企業危險廢物或露天堆存,或超期貯存,甚至滲濾液直排環境。
鹽城對輝豐農業公司查處避重就輕
鹽城市輝豐農業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但長期非法處置和違規貯存危險廢物,群眾對此舉報不斷,甚至通過律師公開致函市委、市政府,要求查處企業違法行為。但鹽城市始終沒有開展深入調查,并多次以群眾舉報不實為由了結案件。
2018年4月,根據群眾舉報,江蘇省環保廳查實該市濱海縣化工園區尚萊特醫藥化工、三甬藥業化學、永太科技、中正生化、世宏化工等5家化工企業以托運園區生活垃圾為名,非法傾倒并填埋化工廢料,并已從該區域挖出化工廢料和受污染土壤近400噸。
“特別是鹽城市對中央環保督察交辦問題查處不力,”劉長根說,2016年7月至8月,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后,先后兩次交辦輝豐農業公司污染問題,但鹽城市在查處過程中避重就輕,僅就企業環境管理情況提出整改要求,未對非法填埋危險廢物等問題開展針對性調查,導致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
包頭未完成督察整改要求
包頭市危險廢物處置中心是內蒙古西部地區最大的危險廢物處置企業,但該企業自2011年建成后一直無法運行,當地未采取有力措施推進整改。
2016年7月,中央環保督察組專門指出這一問題,并要求地方攻堅克難,切實加快問題解決。
為此,內蒙古自治區督察整改方案將其作為重要整改任務,明確要求2017年12月底前完成整改,但截至目前該問題仍未得到解決。
溫嶺市非法掩埋生活垃圾,污染嚴重,影響惡劣
劉長根說,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期間,先后兩次交辦溫嶺市城東街道雞鳴寺廊沿河大量垃圾違規堆放和臭氣擾民問題,溫嶺市雖然及時組織整改,但在未完成垃圾清運,且群眾仍在不斷舉報的情況下,即上報整改辦結,工作不嚴不實。
現場督察發現,在清運垃圾過程中,當地沒有加強協調監管,對企業偷工減料行為查處不力,導致約5000立方米生活垃圾非法就地掩埋,造成環境污染。
約談會上,7市政府負責同志均作了表態發言,表示誠懇接受約談,正視問題,舉一反三,完善機制,確保責任壓實到位,工作落到實處,不斷強化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治理工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